且說武松打“蒼蠅”
作者:周云飛 發布時間:2014-09-11 瀏覽次數:2408
武松打虎,是《水滸傳》為我們塑造的經典英雄形象,國人婦孺皆知,而說武松打“蒼蠅”,可能讓人有點莫名其妙。然而,《水滸傳》這部書,之所以能被稱為經典,就在于它能常讀常新。在我國反腐敗斗爭處于新的歷史時期,結合習總書記關于“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形象比喻,我們再來閱讀《水滸傳》,就會發現武松可不光是打虎的英雄,而且也是個打“蒼蠅”的圈內朋友。
何謂“老虎”,何謂“蒼蠅”,按照習總書記的比喻,那些位高權重卻又禍國殃民的大腐敗分子,就是“老虎”;而那些漁肉基層百姓,干擾民眾生活的黑官污吏,就是“蒼蠅”。
面對欺男霸女的西門慶,武松為了替兄報仇,在搜集了人證、物證、上公堂、告官府卻無效后,他自力救濟,進行了“審判”和“執法”,手刃了這個與官府狼狽為奸的“西門大官人”,主持了公道,也為讀者出了一口“鳥氣”。面對欺行霸市、官商勾結的蔣門神、張團練,武松快活林醉打蔣門神,為結義兄弟施恩收回了地盤。面對老奸巨滑、欲謀害自己的所謂“恩公”張都監,武松識破真相后“血濺鴛鴦樓樓”,留下了“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威名。一個景陽崗的打虎英雄,面對這些不折不扣的“蒼蠅”,被逼無奈,大開殺戒,直至逼上梁山、落草為寇。此結局對于武松來說也許是其個人的性格使然,但在水滸英雄群體108將中,類似出身草根底層、有相同類似經歷的卻也不在少數,故從社會群體的角度來看,武松打“蒼蠅”的結局,又未嘗不是歷史的宿命。
縱使時空相隔千年,然也無庸諱言,作為社會機體的組成部分,當今官場上,正邪之間的矛盾與斗爭,仍無處不有、無時不在,歪風邪氣也不可能被徹底清除干凈;那么,如何讓每一個社會底層成員,不再為“蒼蠅”所害,特別是讓當今武松的“粉絲”們,不再因此陷入絕望之境,而仍能保有對生活和前途的希望,從而走出歷史宿命的怪圈,值得我們好好深思。竊以為,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貫徹“八項規定”精神,狠剎“四風”,已取得初步成效,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再輔之以法治手段,制度化、常態化地“打老虎”、“拍蒼蠅”;輔之以新聞輿論媒體等的監督和民情社意的暢通表達;多管齊下,形成合力,那么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朗朗乾坤,就不僅僅只是個夢想,而將是實實在在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