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淮安大地漸漸退出“燒烤模式”,天氣漸變涼爽。一月來,新投入使用的清河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在高溫天連續運行,改造后的效果如何?能否為群眾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務?

 

帶著這些疑問,812日上午,筆者前往清河法院,一探究竟。

 

訴訟立案—讓心情輕松又明亮

 

820分,筆者提前10分鐘走進訴訟服務大廳,第一感覺是這里的空間變大了,色彩變亮了。

 

大廳里二排休息桌椅干凈整潔,書架上擺放著各類訴訟指南和報刊雜志;便民服務箱里的老花鏡、速效救心丸以及鐵架上掛著的雨傘,飲水機里隨時備有可供飲用的開水……,這些個性化布置處處彰顯人性關懷。

 

“早啊。”筆者和窗口前的李娜打了聲招乎。據李娜說,她們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崗,推辭半小時下班,中午有人值班,只要大廳還有人在辦理業務,保證不下班。

 

這個大廳共有9個服務窗口,柜臺上方安裝了LED顯示屏,表明各窗口的服務項目。服務窗口后面的墻面上,高掛象征著清河法院服務精神的八個大字——“司法有限、服務無限”。

 

盧正蘇院長介紹,這次改造歷時二個月,目的是給群眾提供“一攬子”服務,讓群眾打起官司更加方便、舒適,感受到應有的尊嚴。

 

831分,一個年約30歲的小伙子在導訴人員的引導下走向3號窗口。

   

“小伙子,今天你是來起訴的?”“是的。”“怎么樣,你這是第一次來嗎?”“對。”“你對今天所辦理的事項滿意嗎?”“滿意滿意,服務好、環境美、效率高,剛才我就給了一個‘滿意’的評價。”

 

據立案庭林曉軍庭長介紹,大廳分為立案審查區、便民服務區及信訪接待區,設有立案審查、排期開庭、司法救助、庭審點播、值班導訴、遠程接訪等多個窗口。

 

庭審點播——讓“可視化”成為常態

 

95分,便民服務區的一個大屏幕前圍坐著幾個人,屏幕上的審判長敲響法槌宣布開庭,緊接著公訴人宣讀起訴書。林曉軍說,這里是庭審點播區,正在播放的是一起故意傷害刑事案件的庭審。筆者發現,剛才立案的小伙子也坐在椅子上觀看。

 

隨著工作人員不斷切換審判席、公訴席、被告席的畫面,小伙子打開了話匣子。

 

“這個開庭是現場直播嗎?”“是的,這是我們法院新開設的庭審直播系統。”“我開庭那天,別人也能通過這個屏幕看到嗎?”“當然可以看到,只要是符合公開審理的案件都可以在這里直播。”“那我得看看,也算是實習實習了。”

 

看完刑事案件的庭審直播,在小張的要求下,工作人員又播放了一起合同糾紛庭審錄相,對于播放的內容,小張不時向工作人員請教,并和大家一起討論。

 

“今天的收獲真大,庭審直播讓我了解了開庭的基本程序,更增添我打贏官司的信心。”小張感慨。

 

林曉軍介紹,現在26個審判法庭和窗口全部實現可視化”,新區法庭的庭審視頻也能實現直播,目前三臺直播設備已接受36人現場點播,播出時間近30小時,200余名群眾進行了觀看。為了方便群眾查詢案件,大廳還設置4臺電腦,當事人可憑案件查詢密碼、身份證件查詢案件審理進度或各類電子檔案。

 

“寬敞、整潔、有序的辦公環境,各類便民設施和極具親和力的一張張笑臉,讓人倍感溫馨,也體現出清河法院司法的更加公開、透明,群眾是滿意的。”前來立案的區人大代表、律師潘虹如是說。

 

訴訪分離——讓來訪者不走彎路

 

庭審直播結束,已經10點半了。走過院長接待室的門口,看見房間里坐著四五個人。

 

原來今天是周二,是院長接待日。

 

林曉軍介紹,今天的排班領導是高嵩副院長,為了不打擾工作,筆者直接來到旁邊的視頻遠程信訪接待室。

 

“我們法院遠程視頻接訪室配備了專用電腦、視頻和音頻設備,采用高質量攝像頭和語音話筒提取來訪群眾和接待人員的音視頻信號,保證高質高效互送交流,實現了來訪群眾在家門口與遠程接訪人員“面對面”談話。”林曉軍說道。

 

林曉軍還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清河法院對訴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合理搭配,既有審判經驗豐富、善做群眾工作的“老”法官,也有熱心服務、充滿朝氣的年輕干警,他們分工不分家,人人都是信訪接待員、法律咨詢員。

 

1135分,高嵩送走了最后一拔當事人,才有機會出來說句話,高嵩介紹,他今天共接待7批來訪者,其中2件均已明確告之處理途徑,有4件進行了現場會辦、轉辦,還有1件已約好下午去現場調查核實。
  

“我們國家建立訴訪分離制度,可以減少上訪群眾的負擔,也減少了行政資源和司法的浪費,案件質量要終身負責,這對辦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嵩說。

 

1155分,不知不覺中已過了飯點時間,“下班了啊。”,筆者與窗后還在忙碌的工作人員打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