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轉型期,“跌倒老人該不該扶”這一本不該成為問題的問題猶如幽靈般一直困擾著全社會,至今未能找到治本之策。毫無疑問,社會的主流價值是“鼓勵扶”,但現實卻演變為“不敢扶”、“不愿扶”,直接折射出當代中國道德滑坡的嚴峻事實。

 

這既是社會大環境使然,又是個人利弊權衡的結果。作為民眾了解社會的窗口,媒體一方面斥責和反思跌倒老人無人扶的尷尬,另一方面又竭力渲染攙扶老人面臨巨額索賠的風險。所謂風險,本質就意味著不確定性。為了最終明確一個確定性的結論,攙扶者首先得耗費大量精心,甚至遭遇誤解、指責,而一旦因做好事背負巨額賠償更是得不償失。

 

法院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化解糾紛的主要途徑。在因攙扶老人引發矛盾中,往往由于雙方分歧較大,最終必須通過法院予以解決。可以看到,在所有類似問題的處理中,法院往往直接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具體的時空環境中,法官面臨的無非是兩種情形:一是侵權人致使老人跌倒謊稱攙扶被冤;另一種是老人自己摔倒卻有意訛詐。這都是在人性扭曲下極端自私、丑陋甚至是罪惡的行徑,考驗著法官的智慧與擔當。

 

法官斷案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在民事訴訟中要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等舉證規則。但由于技術、法制觀念、舉證能力等因素影響,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法庭還原的事實與糾紛發生的客觀事實不可能完全雷同,有可能出現老人被撞無法舉證、攙扶老人被冤無法說清的情形。

 

本應按證據說話,但法官面臨著很大的考核壓力。片面強調調解可能對當事人進行無限期協調致使案件久拖不決。更突出的問題是,在一般觀念中,老年人屬于弱勢群體,理應受到法律的特殊關懷和照顧,一旦其訴求得不到滿足很可能引發上訪等惡劣后果。所以,法官無論從情感或理性的角度均容易傾向于老人的利益而選擇“和稀泥”的策略:在事實未清的前提下總希望雙方都承擔適當責任,即使判決,也利用公平原則等平衡雙方利益,減少自身風險。這就是被公眾所詬病的“濫用公平”、“不當同情”。

 

韓非子認為“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但對于“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問題片面強調賞罰是不能奏效的。作為道德問題,不可能通過國家強制性懲罰來規范,而作為人人皆可為的舉手之勞,獎勵也不現實。

 

人皆有惻隱之心,且社會文明到達一定的階段,公眾的需求也在上升。不管是出于良心或是表現需要,對絕大多數民眾而言,并不是“不想扶”,癥結就在于“扶不起”。故而,最佳策略便是引導,誠如孔子所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證據是案件的生命,事實是處理的依據,在沒有證據和事實的支撐下一廂情愿地在是與否兩個沒有任何交集的選項中平衡利益只會給公眾造成沒有規矩更沒有公理可言的印象,對道德滑坡推波助瀾甚至就是始作俑者。

 

因此,法官就得具備一種“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精神,堅持能動司法現場走訪調查證據,最大限度還原事實真相并嚴格遵循舉證規則依法辦案,堅決杜絕憑感情、感覺或是義氣辦事。唯有在同一套規則體系下公平對待每一方當事人,方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不正義的存在并逐步引導和改進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