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訊問全程錄音錄像制度的法治意義及其完善
作者:周曉文 朱益倪 發布時間:2008-01-31 瀏覽次數:1401
[關鍵詞] 全程錄音錄像 偵查訊問 人權 刑事訴訟法
[摘 要] 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錄音錄像制度是最高檢保障人權、貫徹以人為本原則、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具有深遠的法治意義。但是該規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適用范圍過窄,對犯罪嫌疑人的保護不夠全面,尤其是監督措施缺失等,這就使得其效果難以充分發揮。筆者針對該種現狀,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
自
一、訊問全程錄音錄像的法治意義
1、此舉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理念。我國政府于
2、此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程序法哲學理念。程序應為人來服務,它應尊重人的主體地位,順應人的理性發展,保障人的安全、自由、平等和全面進步。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應自始至終惠顧并融匯于程序之中,否則,難免會產生程序對人的奴役,程序對人的反動,程序對主體人的對抗、壓制、扼殺、束縛、乃至程序異化的產生[2]。“人是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人應當成為全部理論的出發點,我們應以“人”為中心考察一切程序的合理性,程序的設置和運行應當貫徹“人”的標準。回顧人類的歷史,最早的公正主要只是一種程序公正,按照龐德的話說,“程序是法治的核心,是法治從法律形態到現實形態的必不可少的環節”。美國著名大法官福蘭克弗特也說:“自由的歷史基本上是奉行程序保障的歷史”,程序在當代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決定了法治和恣意的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3]而且是“國家與公民個人之間的紐帶”。很多人往往是通過程序才認識法律是何物的,最高檢的新規定正是從程序上使得公正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抽象走向具體、從理想規范走向現實適用。
3、此舉體現了對國家刑事偵查權進行必要的約束的理念。現代法治國家為了在刑事訴訟中保障受追訴者的基本人權,抑制國家權力的恣意行使,在刑事訴訟中普遍引入了權力制約機制。一方面確立了司法權對偵查權的制約,表現為刑事偵查程序中的司法抑制機制和審判程序中的司法審查機制,以權力制約權力;另一方面極力提高受追訴者的訴訟地位,增強其與控訴一方相抗衡的能力,以權利制約權力。孟德斯鳩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均容易濫用權力,且其使用權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4]我國檢察機關的獨立偵查權非常廣泛,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都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對如此廣泛的權力如果不進行有效的約束,勢必會滋生腐敗。刑事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屢禁不止的刑訊逼供、誘供等現象可以說與此有著極大的關系。在存在刑訊或變相刑訊的刑事程序中,“罪犯與無辜者之間存在的任何差距,都被意圖查明這一差距的同一種方式所消滅了。”因為“這種方法能保證使強壯的罪犯獲得釋放,并使軟弱的無辜者被定罪處罰。”[5]近三四年來,一批嚴重刑訊逼供的案件被曝光,社會影響惡劣;案件審訊質量,特別是當事人口供質量下滑,當庭翻供的比例逐年提高。司法腐敗不僅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權利,而且直接導致了司法公信力的喪失。司法腐敗現象幾成過街老鼠,但如何約束和規范尚無有效的措施。最高檢的新規定,使得偵查人員的訊問方式得以固定并在法庭上重現,對偵查人員采取非法手段獲取口供產生很大的震懾作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司法腐敗。
二、最高檢的新規定的幾點不足及其完善
最高檢的新規定為有效監督檢察機關的刑偵行為提供了一個透明的平臺,無疑首開了懲治司法腐敗的先河。有了這個透明的程序作保障,正義就以一種看得見的方式得以體現,更加有利于懲治犯罪、打擊腐敗。但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高度考慮,該規定仍有許多值得完善之處,如適用范圍過窄,對犯罪嫌疑人的保護不夠全面,監督措施缺失等。這些不足將會使其效果難以充分發揮,這有賴于將來修訂刑事訴訟法時予以解決。針對這種情況, 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修訂刑事訴訟法,從法律層面上確立刑事案件訊問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原則。
偵查訊問錄音錄像是指刑事案件的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 用全程錄音錄像的方式把整個審訊過程全部錄下, 隨卷移送, 以利審判機關判斷證據真偽及其合法性來源的一種技術偵查手段。其特點: 一是具有完整性, 它能將訊問的整個過程客觀、真實、全面地記錄下來, 從而彌補因記錄人員的個人因素導致的記錄詞不達意或不全的缺陷; 二是具有形象直觀性, 它可以直觀地展示訊問時的聲音形象特征、被訊問者的體貌特征和精神狀態等, 從而既能使偵查人員不敢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 又能把證據固定住, 以防犯罪嫌疑人翻供; 三是具有再現性, 它在訊問結束后可以通過特定設備播放整個訊問過程, 既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又能保障偵查人員不被惡意投訴。[6]該手段在英、美等國家已被廣泛采用, 而我國目前僅在檢察機關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中采用,數量占絕對多數的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卻并未采用。這顯然不利于平等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權利。為了進一步強化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筆者建議由全國人大修訂刑事訴訟法,規定除涉及國家秘密等案件外,所有刑事案件的訊問過程均實行全程錄音錄像制度。如此規定,一方面能夠規范偵查訊問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于促進各級偵查機關全面加強犯罪偵查能力建設,著力提高犯罪偵查水平,盡快實現辦案模式的徹底轉變[7]。
2、賦予受訊問者申訴權
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中,最關鍵的就是資料的公正性。首要難題就是如何防止對應當錄音錄像的訊問環節沒有錄音錄像或者違反程序進行錄音錄像的情形?筆者以為,應該賦予受訊問者向特定的機關或者第三人反映并得到及時回復的權利。[8]在我國目前的法制環境下,可以考慮在檢察機關內部成立一個由紀檢、監察人員組成的專門部門監督錄音錄像活動,并接受受訊問者的申訴。受訊問者對其答復決定不服的,還應該賦予其向上一級檢察機關提起申訴的權利。這樣,通過檢察系統的內部監督,能夠更好地防止全程錄音錄像過程中的違規行為,切實保障受訊問者的權利。將來修訂刑事訴訟法時,可以考慮將該種制度設計延伸適用到公安等偵查機關,通過偵查機關上下級的內部監督機制使全程錄音錄像制度能夠真正發揮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3、重新界定全程的內涵
按照最高檢的新規定,全程是指被訊問人員進入訊問場所一直到核對訊問筆錄、簽字按手印的整個過程。[9]但實踐中很多不規范行為都是在訊問室以外發生的,偵查人員完全可以先把受訊問者打服后再帶入訊問室。因此如果要真正解決刑訊逼供這個問題,應該將訊問全程界定為受訊問者因接受訊問而被帶入檢察院起直到訊問結束被帶出檢察院止的整個過程,目的是讓檢察機關的整個訊問過程都在陽光下操作。
4、實行訊錄機關分離,并賦予律師全程監督權
訊問犯罪嫌疑人采取全程錄音錄像制度是檢察機關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實行該制度,首要前提是錄音錄像部門的中立。即使技術操作完全規范,人們也可能對錄音錄像人員的身份進行質疑,在一個機關內部怎么會有完全中立的機構呢?因此僅僅檢察機關內部技術人員和辦案人員的分離是遠遠不夠的,有必要引進外部監督機制,實行訊錄分離。筆者以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規定訊問都必須在正式的羈押場所進行,由看守所錄音,檢察院訊問,律師在場監督。當然這樣的操作規則不是最高檢的內部規定所能解決的,這就有待日后全國人大在修訂刑事訴訟法時予以考慮。
5、檢法協調,細化規則,切實解決法律適用問題
目前,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對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尚未作出規定,檢察機關的操作依據僅僅是最高檢作出的《人民檢察院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的規定(試行)》。訊問同步錄音錄像資料在何種情況下應該在法庭上當庭播放,涉及國家秘密的錄音錄像資料怎樣質證,觀看人員應當限制在什么范圍,是否該案所有訊問同步錄音錄像資料都需要播放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由最高檢與最高院協調,達成共識,共同作出明確規定。同時最高檢應該將該規定進行細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只有把這些相關法律適用問題解決好,才能防止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在運行中發生爭議,造成不良后果。[10]
總之,全程錄音錄像制度是一把雙刃劍,只有規范紀律制度、完善監督措施才能使之不致于流于形式,我們應該從權力的制約和權利的保障這一對關系著手,在約束公權力、增加私權利等方面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參考文獻
[1]陳衛東: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調研報告[M],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P176
[2]房保國:程序:以人為本[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03.3
[3]季衛東:法律程序的意義[M],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印,P1
[4]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冊)[M],商務印書館,1985
[5]趙雪敏:刑事偵查程序中權力制約機制的比較研究[J],法學文獻數據庫,2002.01.01
[6]黃中寧, 盧瑩瑩:偵查訊問錄音錄像制度探微[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11
[7]王振川:堅定不移地實行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J],人民檢察 2007.8
[8]姚健:偵查訊問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保障問題探析[J],中州學刊2004.9,P208
[9]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技術工作流程(試行),人民檢察,2007.1
[10]同[7]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