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近年來,江蘇省沛縣法院堅持抓學習、帶隊伍、強素質、樹形象,大力加強隊伍建設,走科技強院之路,率先成為全面建成省、市、縣三級聯網的縣級法院,基本實現了辦公無紙化、信息網絡化、管理流程化,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評為省先進法院,大屯法庭評為全國十家法庭。

沛縣地處蘇北四省交界,各類案件多發地區,尤其是《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實施以來,民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均呈上升趨勢。針對這種情況,院黨組提出創學習型法院,建高素質隊伍,不斷加強人才培訓,提高工作效率,以適應形勢的發展,構建和諧沛縣。

為創建學習型法院,自2004年以來,他們從實際出發,先后建立了科學合理的學習教育計劃、完善考核、激勵和保障機制。四年來,投入50余萬元,購置了100多臺電腦,增添十多家報刊雜志,3000多冊法學資料,解決了法官和其他人員的學費等問題。截止目前,全院本科學歷的人員比例由200373%提高到94%  人通過了全國統一司法考試。

該院不僅注重從學習到素質的提高,更注重從知識到實際能力的轉變。為了盡快提高法官整體素質,他們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開展庭審觀摩,爭當調解能手辦案能手撰寫裁判文書能手,審判業務調研等多項活動,他們在注重法律知識、司法技能提高的同時,更注重政治覺悟的提高。適時組織法官到徐州參觀淮海烈士紀念塔,在塔前舉行莊嚴的宣誓儀式。請老黨員、老模范、老法官來院作報告,三秋四夏,組織干警深入到農村,參加勞動,體察民情,增強人民意識。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里,一由《大風歌》千古絕唱。該院從挖掘繼承和宏揚漢文化入手,專門成立了漢文化與法院建設專題討論研小組。先后撰寫了《漢代法制》、《劉邦與法》等十多篇論文,還把每年5月定為文化活動月,增強了法院文化的感染力和滲透力,逐漸形成了從心憂天下司法為民,恪守法官職業準則的法院特色文化。

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法官、干警的素質顯著提高。被譽為莊戶的貼心人的民一庭法官周長民,巧解“0.5“12之謎到干戈化玉帛,兄弟情誼在名聲大震。2007年僅一年,他一人結案229起,清及標的近千萬元,被徐州中院授予優秀法官。她使老誥命變成牛蒡王的立案庭副庭長胡光俠,1985年是徐州第四毛紡廠的一名職工,招干考取沛縣法院后,努力學習,進步很快。20年風雨,用她那柔弱的雙肩承擔起法律的尊嚴。因工作需要,組織上從立案庭調她做信訪工作,非但毫無怨言,且把信訪工作看作是法庭工作的前哨,用一懷熱茶溫暖了多少上訪者的心,被省高院評為人民滿意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