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七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但由于“判決確定之日”含義的不確定、不具體,導致司法實踐中緩刑考驗期起算時間的混亂。近年來,隨著緩刑適用率的穩步攀升,正確理解“判決確定之日”、統一緩刑考驗的起算時間顯得越發迫切。

 

一、“判決確定之日”含義不明確

 

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那么何為“判決確定之日”呢?法律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含義的不明確是司法實踐適用混亂的首要原因。

 

首先,“判決確定之日”的表述不嚴謹。從產生法律意義的角度來看,判決宣布、判決送達、判決生效、判決執行均可以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而判決確定卻并不意味著一定法律后果的產生。況且,如果判決宣布、判決送達、判決生效、判決執行能夠概括判決可以引起的所有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意義的話,那么“判決確定”一詞的使用本身就是多余。立法者應盡量摒棄這種不明確、不嚴謹的用詞。

 

其次,“判決確定之日”的表述有歧義。從字面含義上來看,不同的斷句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含義。判決確定之日可以理解為“判決確定”之日即是指判決結果確定的那一日,也是司法實踐中通常所理解的“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同時,“判決確定之日”也可以理解為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書上明確寫明的日期。但由于基層法院一審判決后,可能因被告人上訴或檢察院抗訴而引起二審程序,所以一審判決無法確定緩刑的起始和終止日期,而通常是在判決書的最后用括號備注“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二、緩刑考驗期限應從交付執行時起算

 

(一)司法實踐的混亂

 

由于法律規定的不明確,司法實踐中對緩刑考驗期的起算時間全靠法官的“自由裁量“。實踐中的起算方式有以下幾種:

 

1、從判決生效時起算。這種觀點認為,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即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因為“確定”的意思就是不可更改,而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后才是不可更改的,所以緩刑考驗期應從判決生效時起算。

 

2、從宣判時起算。這種觀點認為,判決一經宣判,其內容就已經確定,非經法定程序不能更改,故從宣判之日,緩刑考驗期就已確定,排除了判決生效時間的不確定性,可以體現判決的嚴肅性和確定性。

 

3、從交付執行時起算。這種觀點認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規定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而緩刑是刑罰的執行方式,所以緩刑考驗期應從交付考察機關之日起算。同時認為,從交付執行時計算,也有利于維護法律的統一性。

 

(二)緩刑考驗期限應從交付執行時起算

 

對于前兩種觀點,筆者不敢茍同。第1種觀點認為緩刑考驗期應當從判決發生法律效力時計算,這種觀點的缺陷在于:首先,有違法的統一性。我國刑法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明確規定為從判決執行之日計算,如果緩刑從判決發生法律效力時計算,明顯與之沖突。其次,導致實踐中的混亂。如果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緩刑考驗期,那么在判決生效后交付執行前的時間就計算在緩刑考驗期之內,這不符合法的嚴謹特征,且明顯縮短了犯罪分子應當履行的緩刑考驗期。

 

2種觀點認為應當從宣判時起算,這種觀點的缺陷在于:首先,宣判時起算沒有執行依據。緩刑實質上是對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執行方式,而執行須有執行的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規定:“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宣判時,判決并未發生法律效力,所以從宣判時起算沒有執行依據。其次,宣判只是法院將判決結果告知被告人,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有可能上訴,如果從宣判時就開始計算緩刑考驗期,那么被告人一旦上訴,緩刑考驗期的計算又將面臨新的問題,即是從二審宣判時計算還是從一審宣判時計算,這將又產生新的不確定因素。

 

故筆者同意第3種觀點,緩刑考驗期應從交付執行時起算。理由如下:第一、符合刑法的統一性。我國刑法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明確規定為從判決執行之日計算,所以,對于緩刑考驗期限從交付執行時起算有利于維護刑法的統一性。第二、緩刑是執行制度,當然應從交付執行時起算。對于緩刑是裁量制度還是執行制度,學界一直眾說紛紜。筆者認為,我國刑法對于緩刑的規定主要側重于對緩刑執行機關、執行期限、執行方式等方面,反映緩刑是對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特殊的執行方式。作為一種刑罰的執行方式,當然應從交付執行時計算執行期間。第三、從交付執行時起算,有助于緩刑考察期限的確定。交付執行時間比宣判時間及判決生效時間更為明確和簡單,更易于期限的計算。

 

三、緩刑執行前羈押期間應折抵緩刑考驗期

 

對于緩刑執行前的羈押期間應否折抵緩刑考驗期的問題,因為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一般不予折抵。但從理論上探討,筆者認為,緩刑執行前的羈押期間應當折抵緩刑考驗期。

 

首先,從法的精神來看,刑罰的目的是懲罰、威懾和教育、引導相結合,懲罰只是威懾的手段,引導和教育才是目的。既然懲罰不是主要的,那么對于主觀惡性不大、社會危害性較小的罪犯,將其緩刑執行前的羈押期間折抵緩刑考驗期符合法的精神,體現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其次,羈押期間折抵緩刑考驗期有利于維護刑法的統一性。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可以折抵刑期一日;對于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可以折抵刑期二日。所以,從刑法的統一性出發,緩刑考驗期應仿照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折抵,緩刑執行前的羈押期間應該折抵緩刑考驗期。

 

再次,羈押期間折抵緩刑考驗期有利于保障罪犯的合法權益。

 

緩刑是對于罪行較輕的行為的一種懲罰手段,相對于實刑來說,行為人的社會危害性和主觀惡性更小,如果允許被判處實刑的罪犯其刑罰執行前的羈押期間可以折抵刑期,而判處緩刑的罪犯其刑罰執行前的羈押期間卻不能折抵緩刑考驗期,則明顯不利于維護其合法權益,不利于鼓勵其積極服刑改造。

 

關于折抵的方式,筆者認為應參照管制刑的折抵方法,規定緩刑執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應折抵緩刑考驗期二日。

 

四、再審改判緩刑起算時間的確定

 

對于再審判決為緩刑的,緩刑考驗期從何時開始計算的問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理論和實踐中爭議較大,有的認為應從原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有的認為應當從再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認為,再審改判為緩刑的,緩刑考驗期應從再審判決生效后交付執行時起計算,但之前已經經過的刑期應區別不同的情況予以相應折抵。

 

1、原審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實刑且刑期已經執行的,再審改判為拘役、有期徒刑緩刑的,緩刑考驗期應從再審判決生效后交付執行時起算,但緩刑執行前已經執行的實刑的刑期,經過的刑期一日折抵緩刑考驗期二日。

 

2、原判決為拘役、有期徒刑緩刑,再審改判仍是拘役、有期徒刑緩刑的,緩刑考驗期起算時間應從再審判決生效后交付執行時起算,但應當扣除之前已經經過的緩刑考驗期,經過的刑期一日折抵緩刑考驗期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