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月中虛有桂,天上滿夸蘭。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詩人忘芍藥,釋子愧梅檀。

 

好酬青玉案,稱貯碧水盤。譬要連城與,珠堪十斛判。

 

始知來苑囿,全勝在林巒。若將桃李并,更覺效顰難。

 

                                    ----摘自白居易《牡丹》

 

掐指細算,從少年時代的離家求學到如今的他鄉工作,原來我竟有五年不曾在家鄉度過了。記憶中的狹窄道路早已變了模樣,稀稀落落的樓房也已成片拔起,但我記憶中不變的又有什么呢?

 

我想也只有牡丹了。

 

牡丹是別人眼中家鄉的標志,更是家鄉人心中的驕傲,“洛陽地脈最相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四、五月份,正是牡丹花怒放的好季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股腦的涌入洛城,都只為一睹花王的容顏。想起朋友們曾經問我,花會期間的牡丹花盛況究竟是什么樣的?我竟啞言,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搪塞“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不是不想回答,我其實并未感受過真正的牡丹花會。每逢花會,要么在外地,要么懶得出門,便每每與其擦肩而過,現在想來,不無遺憾。

 

雖沒身臨其境,但牡丹的傳說、牡丹的詩詞我卻是耳熟能詳,關于牡丹的圖片也存了不少,耀紫、嫣紅……,碩大艷麗的花朵幾乎覆蓋了電腦的各個角落。我想,對一個出門在外的游子來說,牡丹所代表并不僅僅是層層疊疊、鮮艷欲滴的花朵,更是記憶中家鄉的樣子,看到它就會情不自禁想起家鄉來。

 

這是一種故鄉情結。記憶往往會與故鄉最深刻的事物相聯系,在腦海中刻下烙印,從而對其產生精神上的依賴。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像北京四合院、天津大麻花、南京長江大橋等等。從更深的層面來說,這些被依賴的事物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對人刻在骨子里的影響也只有當地人才感受得到。就像落葉歸根教給我們的道理是一樣的。對我來說,除了父母親人朋友,我所能記得的也只有這聞名海外的牡丹了。

 

牡丹花寓意“富貴、吉祥”,“國花”的稱謂更是讓它將富貴演繹到了極致。詩人李正曾以“國色”、“天香”封贊牡丹,“國色天香”便也成了牡丹的又一雅號。古時皇宮后院、權貴大臣們的花園里總是少不了幾盆牡丹,仿佛沒有牡丹就顯現不出他們的高貴和榮耀。所以,古代的權貴之婦、名門之女服飾多以裝綴“牡丹”圖案為莊重。由此可見牡丹高不可攀的姿態。

 

現如今,牡丹也成為洛陽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通過嫁接培育新技術,牡丹的品種逐漸增多,多元化特征凸顯,如今的國花園、牡丹公園、王城公園等公園里的牡丹品種之多令人咂舌,盆景等牡丹藝術也早已遠銷海外,正如徐凝《牡丹詩》中所言“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又是一年花會時?;ò戬B疊的牡丹花盛開時,花團錦簇,就仿佛是一張花海樣式的地毯在地面延伸開來,延伸到游人的腳下,也一直延伸到了游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