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解開千千結-記淮安清河法院民二庭女法官張紅梅
作者:朱桂前 發布時間:2007-04-23 瀏覽次數:3430
如今,全國民商事案件收案數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在清河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卻年年有上升。為什么?關鍵是他們在定紛止爭的方法上做了大文章。在這個集體里有方方面面的先進,其中有一個善做調解工作的高手,2006年辦理民商事案件89件,居全市同行個人辦案數中名列前茅,其中調解、撤訴結案的78件,調撤率87.6%,居全院第一,她的名字叫張紅梅。她調解的高招是什么呢?原來只是六個字:耐心、細心、熱心。 耐 心
面對當事人的傾訴,張紅梅總是耐心聽,很快理清案件事實,從增強親和力上下功夫,增進法官與雙方當事人在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縮小法官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距離。原告淮安市某廣告裝飾公司與被告市某廣告公司間合同糾紛案,雙方協議約定,共同承辦一個展示會,共同出資、利潤共分。對外開展工作和宣傳,以雙方名義進行,而當展示會開幕時,原告拿到畫冊后得知,被告注明為獨家承辦,未注明原告參與了展示會。為此,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矛盾已不可調和,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賠償10萬元,并在當地報紙上公開道歉。調解過程中,張紅梅讓當事人把“委屈”盡情宣泄出來,在聽的過程中了解當事人的不滿,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她針對被告的違約行為和整個合作中不妥的做法進行了批評,釋明了法律的相關規定,隨后,雙方當事人在張紅梅主持下達成了調解協議,由被告一次性賠償原告損失6萬元,原告放棄要求被告登報致歉的請求,雙方并握手言和,當庭履行了調解協議,取得了較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
細 心
作為女法官,張紅梅不僅有男性的魄力和果敢,更有高于一般女性的細心。針對在審理過程中所形成的疑問,張紅梅總能進行細心的詢問,問清產生糾紛的真正原因、起訴的真正目的及對解決糾紛的意見。審時度勢引導當事人形成解決糾紛的意向及方案。如原告蘇州某汽配公司與被告淮安某汽修廠貨款糾紛案,被告無法人資格,且層層轉包,現在的承包人不承認未承包汽修廠期間的欠賬。如果案件判決,將牽涉到很多的法律關系,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爭議。由于張紅梅細心的從當事人的開辦單位、取貨、付款、事實經過、爭議焦點等方面尋找解決糾紛的突破口。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她盡量做到最大限度地維護、平衡當事人的利益,讓受到損失的一方得到合理的補償,最終,在法庭主持調解下,由開辦單位付款,原告拿回了貨款37000元,使當事人達成一個雙方都容易接受的調解方案,從而實現雙贏。
熱 心
為了在做好案件調解工作,張紅梅總是針對案件矛盾和雙方分歧,熱心地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緩和緊張關系,營造互諒互讓的良好氛圍。原告南京某公司與被告淮安某公司貨款糾紛案件,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但雙方事實上存在長期供貨關系。因雙方對貨款數額及產品引發爭議,淮安某公司拒付貨款,多次發生爭執,110多次出警,后原告南京某公司訴至法院。張紅梅沒有因為被告是本地人而偏袒,而是正確引導她們從法律的角度分析自己的“功過是非”,指出雙方存在的不足,引導她們誠實守信,切實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從維護良好的合作關系、促進今后業務合作的良性發展等角度出發做調解工作。最終,經三個多小時雙方對賬,被告當庭給付了7萬元的貨款,原告將部份不合格的產品拿走,促使當事人自愿達成了調解協議,使雙方業務合作關系得以維持。
張紅梅以法官司法為民的責任,用耐心、細心和熱心化解著經濟流通領域中的糾紛,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努力讓雙方當事人滿意,為社會播下了和諧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