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時,我讀過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傷仲永》,很憐惜方仲永這個幼時天資聰穎的神童,由于沒有繼續學習,以致成年后竟成為默默無聞的庸人。“聰明靠學習,天才靠積累”,“只有學而知之,沒有生而知之”……古往今來,許多名言警句都說明了同一個問題:人類需要學習,知識才能與生俱有、一成不變的,前進與退步取決于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在一定客觀條件下,事情的成與敗、好與壞是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事在人為。

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干的,人是第一生產力。古人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在晚年已完全喪失了聽覺,按理說,一個生活在無聲世界中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從事音樂創作的。但是,貝多芬沒有在雙耳失聰的逆境中倒下,幾經努力,終于譜寫了不朽的名作??《命運交響曲》。試想,如果他像方仲永那樣不再學習,不再努力奮斗,那么就不會有《命運交響曲》這樣有口皆碑的傳世佳作了。人的成功,都是努力學習奮斗而來的,貝多芬、張海迪,他們原來都是普通、平凡的人,努力學習使他們成功了。這難道不說明事在人為嗎?

兩手兩肩,勝過老天。事在人為,人定勝天。一造梳廠推銷員招聘廣告稱:“誰若能給和尚賣梳子,以每月3000之高薪聘用,并按所推銷產品的多與少給予提成。”條件雖然苛刻了點兒聽起來似乎荒唐,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有兩個人揭榜前來應聘。廠方給每個人500把梳子,派往寺廟。兩人各奔東西,其中一個沒過幾天,土頭灰臉跑了回來。梳子沒有賣出一把不說,讓和尚罵了回來,還差點兒挨揍,未能圓其美夢。另一個則不然,他動了一番頭腦和心計,深思熟慮后,到寺廟給方丈出了個點子:“以‘此梳乃神物,驅走人之晦氣’之說,給前來燒香拜佛的游客每人發一把,貴廟香火定會旺盛。”老方丈半信半疑試了幾天。果然,香客一天比一天增多,爭著搶著要梳子,出乎方丈意料之外。不到三天,所帶來的梳子發個凈光,還與該廟簽定了常年供貨合同。回來一交差,經理欣喜若狂……故事真也好,假也罷,給人以一種啟示: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而沒有做不到的事,事在人為。

事在人為的例子,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俯拾皆是。日前回老家,看到農村種養業發展迅速,使我對“事在人為”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是嗎?同樣的天地,同樣的自然條件,同樣的家庭狀況,享受同樣的扶持政策……,只是因為付出的努力和方式不同,結果大相徑庭:有的發家致富,過上了現代富裕生活,有的成了資產上百萬的農場主,有的在致富路上才剛剛起步,有的還沒有解決溫飽。關鍵在于參與者是否付出了艱辛,是否選準了方向,是否敢于在競爭的大潮中拼搏,是否懂得如何去發揮自己的長處。

飽食終日,碌碌無為的例子也不鮮見。有些國家干部忙碌了幾十載,甚至一輩子,沒有做出一件值得驕傲和回憶的得意之事,悲矣!在詩人臧克家的筆下,這些人雖然活著,但他已經“死”了。原因很簡單,這些人不探究工作,不琢磨事情,不務事實,無所事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活得倒比誰都逍遙自在,身在府中坐,心在漫天游。遇到難題,或者信心不足,便使“金蟬脫殼”之計,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打退堂鼓。久而久之,養成好逸懶做之惡習,一身“清白”,一事無成。

路在人走,業在人創,事在人為。人不為則業不舉,人不強則業不興。世上沒有過不去“火焰”,只要想作,一定有所作為。倘若有給禿頭和尚賣梳子的精神和計謀,別說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肯定會把份內的工作做好,那就不至于走到給自己的人生交白卷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