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兒都是些離婚、贍養、小糾紛,你判誰輸了,誰贏了,總有不高興的,還不一定能執行得了,我給他們講道理、做工作,事兒了了,人和了,大家都明白了,不就結了?” 當有人問賈汪塔山法庭的法官王道強是怎樣理解訴訟調解時,他如是說。

這塊兒的老百姓都認識他,知道他是位調解能手,別看他平時不怎么言語,一到辦案的時候,他可有的是招兒。 

夜調解,縫合父女親情

張亮夫婦因家庭瑣事鬧著要離婚,高老漢害怕與女婿合伙購買收割機的錢要不回來,把女兒、女婿告上法庭,要求退還合伙款2萬元。女兒、女婿收到應訴材料后抵觸情緒很大,拒不參加開庭??粗概P系告急,小夫妻感情更加惡化,高老漢既著急、又傷心。開庭當日下午,毛毛細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高老漢在法庭遲遲不肯離去,王道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下班后去找二被告。晚上雨下得更急了,王道強帶著書記員小王與高老漢經過10多公里鄉村小路的奔波終于找到了二被告。通過苦口婆心的規勸、入情入理的分析,王法官的真誠終于使父女的誤會得到了消除,接著,王法官又做女婿的工作,最終夫妻言歸于好,高老漢看到小夫妻和好,第二天愉快地到法院撤訴了。

深析法,消除公媳隔閡

賈汪區汴塘鎮的張某之夫帶鄰居有夫之婦離家出走4年杳無音信,張某靠在附近打工維持生活。2005年張某的公公朱某60年代分的自留地被征用,補償款11710元被朱某領取,張某認為自留地多年來一直由自己耕種,補償款應歸自己所有,為此與朱某發生糾紛。面對83歲的老人和希望丈夫早日歸來的兒媳,王道強法官多次找雙方談心,從法律和政策規定著手做雙方思想工作。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補償款中的2000元青苗補償費歸張某所有;朱某為兒媳調換2.5畝承包田。后張某自愿將2000元留作對朱某的贍養費用,雙方消除了隔閡。

巧送達,夫妻好聚好散

菜某與丈夫高某于20043月發生糾紛,從此回了娘家。20053月,菜某要求與高某離婚,雙方在庭上發生激烈爭執,法院調解無效后判決不準離婚,但菜某仍然堅持在娘家生活。20067月,菜某再次起訴離婚。法庭先后采取郵寄送達、直接送達等方式,均因高某不在家未能送達成功。王道強斷定高某并未外出,而是在逃避,于是晚飯后,王道強帶著書記員小王前往高某住處。高某沒想到這時候法官會上門找自己,躲避不及不得不邀請法官進屋相見。王道強與高某進行了深入交流,耐心聽取了高某的意見和建議,得知高某已被這次婚姻弄的筋疲力盡,生活的狼狽不堪,但是仍不愿“便宜”了原告。憑多年的審判經驗,王道強知道雙方已無和好可能,而離婚對雙方家庭均有好處,于是轉而做高某的思想工作,讓其面對現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高某被王法官一行的良苦用心所感動,答應次日到庭與菜某協商。第二天,雙方來到法庭,在王道強主持下,雙方達成離婚協議。

11年的審判經歷中,王道強所辦的1000多民事案件中,有70%都是用調解形式結案的。而且,他辦的案子中沒有一個當事人上訪的。 

這位11年沉浸在最基層的調解能手,不像那些專家學者,有一套又一套高深的理論,也從來不說那些系統的論述,他用一杯熱水、一絲耐心、一句暖人體貼的話、一個個實實在在踏在黃土地上的足印,真正構造出來一個個其樂融融的小環境,讓真正的和諧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