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判案過程中的個人因素探究
作者:王新兵 發布時間:2006-03-16 瀏覽次數:10181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法庭是一個得以體會“正義”、“公道”為何的地方;法官則是那手持天平、陳述天理的神靈。然而法官究竟是如何判決的?在他那嚴肅莊重的法袍后面又有著怎樣的靈魂與情感呢?有人說,在整個判決過程中,我們相信法官也許比相信法律更為重要,法官的個人因素與判決的聯系說不定要勝過法律與判決的聯系。這與我們一直以來對于法官司法的理解似乎有些偏差。在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過程中,當人們將目光投向司法程序、司法制度等機制問題時,司法中的主體和智慧源頭??司法者不應受到冷落。本文將試圖從作為人的法官這個視角入手,解構在判案過程中為什么存在法官的個人因素問題,探討個人因素究竟對司法過程產生了哪些影響,以及將如何體現在他的判案過程之中,并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來保障個人因素作用的積極發揮,抑制其消極作用。
一、法官個人因素影響的原因探析
法社會學的先驅者們告訴立法者,起碼有兩件事是國家權利不可企及的:一是制訂出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并且囊刮人類社會各種各樣社會關系的法律大全;二是保證這部法律大全與社會發展同步而行。1上述缺陷表明,任何既定的法律制度都難免存在缺陷,要以有限之法律,應付社會之無窮事態,就必然要在法律與案件之間加上法官們的個人因素,以消除或減輕制度的剛性所可能產生的不足。就此而言,法官個人因素對司法審判的影響既成為必然,又是一種必要。
(一)從法律的角度看法官的個人因素
無論從法律規則本身,還是從法律的運作及最終司法目的來說,法律都不是一個封閉的邏輯自足體。要將法律適用于大千社會中的不同個案,法官的個人因素就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1、法律規則的相對確定性使法官的參與成為必然
相對穩定的法律給守法者帶來了安全感,但也會由于事物的發展逐漸暴露出它的不適應性,這使得法律在得到安全贊譽之后也必然會遭到一些抱怨。穩定規則對發展事物之局限恰似“刻舟求劍”,事物之舟早已駛向了發展的彼岸,法律依然在新海灘沿著舊規則尋找著自己失落的寶劍。因而,在法律的發展落后于社會的實際情形而立法又來不及作出調整的時候,就必須由法官通過對社會情勢的考慮與衡量,選擇最為適當的解決方法。
同時案件是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沒有辦法進行改變。任何一個案件不可能是為某一個法律而發生的,法律與案件的不完全一致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這時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法官的參與和創造,以填補法律的空缺。有關這一問題,許多國家更是在法典中直接予以承認?!斗▏穹ǖ洹返?SPAN lang=EN-US>4條規定:“裁判官如以法律無規定或規定不明確不完備為理由,不進行審判的,以拒絕審判論罪?!边@一條規定標志著,法官在法律出現空隙時必須作出補充性解釋,從而為解決面臨的問題提供依據。2在這一過程中,法官的個人因素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任何外在價值、觀念都必須先內化為法官的個人觀念才能影響法官的選擇。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真正能起到規制作用的法律是一種個人體悟中的法律。這種個人體悟可能源自法官個人的情感、經歷、偏好和對法律的認識及相應的專業知識。但無論如何,這種個人體悟使得法律從最初的那刻起就無法擺脫法官個人因素的影響。
2、法律事實的個別性離不開法官的個人體認
首先,事實本身與對事實的認知是有實質區別的。事實是客觀唯一的,而面對同樣的對象,不同主體所把握的“事實”常常并不一致。在法庭上,原、被告及其律師,法官、陪審員及公眾即使不帶偏見,對同一案件所認定的“事實”也常常出現極大的反差,以致審案、斷案過程中,“事實”的認定成為最困難的事情。當然最終能起作用的只能是為法官所持有的對事實的認知,即法律事實。法律事實最理想的狀態是契合事實本身,我們所能做到的只能是無限地接近這一狀態。要做到這點,就要依靠法官的修養、個性和經驗了。
其次,法律對于這樣的事實如何解釋和定性也具有個別性。作為中介的法官在引導法律與事實結合的時候,其行為的意義和作用包含了十分豐富的內容,諸如法官對法律的理解,對事實的認識,對公正的追求等等,而這些都與法官的自身經歷、學識、素質密切相關。正是這些理解、認識和追求構成了法律適用的基本過程和方式。
3、“個案正義”的實現需要法官的價值判斷
司法公正最終將落實到個案正義,普遍正義不是剝奪個案正義的理由,而應最終回歸于個案正義。然而,司法的這一特性卻是與法律自身的屬性相矛盾的。法律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不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對一般情況看來是公平正義的法律在對個別情況看來則未必是公平正義,放棄了對“個體情境”的探求,也就從根本上背離了司法的職責。嚴格來說,司法公正于個案公正的實現,法律的“大詞”要落實于生活中的“小我”,橋梁需由法官架起。法官們應運用自己的權利,以其自身的個性和活力自由地補充與充實法律的內容。
(二)從法官角色看個人因素的必然性
法官自從神圣的圣壇逐漸走向人間,人們已認識到法官只是個凡人,他是自然人、社會人、政治人及職業人等諸種角色的綜合體,當他在進行司法審判時,這些角色都在影響著他的評判與決策,其實施的司法行為正是這些角色相互沖突和妥協的結果。
1、自然人角色
法官是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個體,會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需求、情感、本能。同樣,就自然人的成長而言,它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產物。一句話,法官的自然人特質受制于其生活經歷、家庭氛圍、教育背景等各種因素,而這些因素的綜合形成了每一個法官獨特的人生哲學,并因之影響到其處理案件的活動。雖然法律總是在考慮如何切斷法官與其不正當的個人因素的影響,如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就是防止法官受到利益的引誘或情感的驅使而作出不公的裁決。然而制度何時成為過一種萬無一失的安排?總是在我們一不留意的空隙之處,本性跑了出來。同時,這樣的自然本性有時候對法官的判案是積極的,只有本著這樣的自然之心,法官才可能切實地體貼與案各方的現實疾苦,緩解法律的僵化和機械,作出合乎人心和人性的判決。
2、社會人角色
人作為社會性生存的動物,無法抹煞身上沾染的社會屬性,法官亦同。法官總是生活在特定時空的社會共同體之中,因此特定的社會文化氛圍對法官也會提出相應的角色期待。傳統的文化觀念、倫理價值積淀為法官的價值觀和個性心理,支配其行為。同時,法官的審判過程及其結果又不得不接受各種價值觀念的評判,只有符合社會主導價值觀念的裁判行為和判決才能具有較高的社會接受度。來自于社會文化的角色期待包含以下基本要求:尊重既定的社會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參照有關的習俗、倫理規范來確定和實現具體案件中的正義;審判結果不得與普遍的文化心理相悖離。在這里,法官必須遵循特定社會的習俗、倫理規范和價值觀念等,關注社會公眾對其審判結果的普遍贊同。
3、政治人角色
法官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體之一,負有忠于憲法和法律的政治責任,同時,其所持有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對于司法行為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正如美國總統羅斯福所言,“法官”從其擔任公共職位以及負有的責任而言,應當是一個“政治家”。3雖然這是從廣義的“政治家”而言,但是,法官為政治結構中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確也是事實。并且,就政治本身的內容而言,所謂政治家也并非對某一特定黨派、任務的忠誠,而是以社會公共職位的角色,來為推舉、信任他們的人民服務。同樣,政治人的法官定位,也使得法官的任命上具有相應的政治色彩,這一點在美國法官的任命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梢?,無論如何宣稱法官在政治傾向上的中立地位,其作為一個生活于政治社會的成員,且作為國家公共權力系統中擁有權利的政治主體之一,必然有其政治立場和偏向,這樣的立場和偏向也必然在其現實的審判活動中體現出來。
4、司法者角色
作為司法者,法官不能僅僅局限于自身的自然、社會和政治角色,其所擔負的解決糾紛,維護正義、操作法律和事實的職責要求他以一個職業者的身份出現,具體說來,法官要在其職業行為中體現出自主性、制度性、職業性、公共性。
作為一個具有自主性的司法者,法官在與法律的關系中處于主體性的地位,法官有權根據自己對于法律和事實的理解獨立地解決案件。這里的自主性一方面體現為法官脫離了法律喉舌的尷尬而成為法律意義的解釋者,另一方面體現為法官排除了來自政黨、社會和他人的干涉而處于自主地審理案件的地位。
法官雖排除了來自其他方面的不正當干涉,但法官的行為仍然只能在制度下進行,法官不能逾越此范圍。法官的事實認定、法官的價值補充、法官的自由裁量都有著制度的限度,這些制度限制分別以法律原則、法律規范體現出來。正是制度性法官的角色定位,使得司法腐敗和濫用職權的不法行為受到遏制,也在形式上保證了民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法官的職業性意味著法官身處一定的職業共同體中,有著統一的職業規則和職業操守。職業共同體成員之間的職業共識和相互之間的認同感造成了這一群體的相對封閉性。這種封閉性使得其成員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和品位,也增強了法官的自尊感,并內含著對于自身公正、廉明形象的維護。
法官是社會公共的一員,處于公共權力系統的位置。這種公共性一方面體現法官在判案過程中對于社會普遍流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吸收和采納??其自己身處其中,也是公共的一員,這些觀念已經內化為其自己的觀念。另一方面體現在社會公眾以一種社會輿論的方式對于法官行為的監督和評價,會對法官的司法行為起到一定的修正和引導作用,并無損法官的職業自主性。
以上有關法官“自然人”、“社會人”、“政治人”和“司法者”的角色定位,恰恰表示法官作為個人的復雜性所在。正是這些角色的復合,才使得法官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現實存在,并使得法官作出既合乎法律,又合乎現實和人性的判決值得期待。
(三)從生活維度看法官的個人因素
1、法律的生活因素
法律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法律的最終源泉在于生活,是生活的縮影。案件事實從根本上來說也不過是生活在特定場合的再現。
2、法官對生活的解讀與介入
作為法律與生活的中介,法官必須先了解法律,并通過其生活體驗,才能真實地認定案件事實,實現法律與生活的最好結合。
法官的司法過程就是將抽象的法律條文運用到活生生的生活現實中來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法官只有具備足夠的社會經驗和閱歷,才能對人生和社會有深刻的領悟和理解,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法律評價。同時,法律無形中與社會大眾之間會產生思考方式上的鴻溝,法官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個鴻溝,其司法判斷更易與社會大眾產生親和力,使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調整更為自然。這一點在認定罪與非罪的界限、確定具體量刑幅度等方面表現著特別明顯。如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僅憑一個抽象的社會危害性標準是無法認定的,只能為法官提供一個判斷方向,法官只能借助于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社會經驗來考慮這個問題。在確定具體的量刑幅度時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量刑幅度與行為危害性之間并不存在一個像數學對數表那樣的對應關系,法律規范在這里也只能提供一個思考方向,法官憑借自己所具有的正常社會經驗來進行選擇,作出判斷。
同時,只有一個懂得生活的法官才能真正懷有一種人文關懷,才會認真地對待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才會把當事人真正看作為一個有價值、有人格、有尊嚴的人,而不是將其看作司法權運行過程中一個消極的、被動的客體。因為糾紛的出現可理解為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且處于不穩定狀態,訴訟請求表明了當事人對這種現實生活的否定以及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作為一個法官應認識到這一點,并在判斷結論中對此作出積極的回應,即對當事人的正當追求以及實現這種追求的正當途徑與合理方式給予堅定的尊重、支持和保障。
二、法官個人因素的影響過程分析
(一)影響司法的法官個人因素之類型
根據影響因素的來源不同,筆者將其分為三類:
1、自然因素
這種影響因素是與法官的自然人角色相對應的。這些因素以法官的自然屬性和生理條件為產生基礎,是法官身上最為本能的一種因素,如沖動、欲望、個性氣質、生理特點等等。
對于財富、地位、情感等各方面欲望是人之常情。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論說白了,也就是將人的欲望劃分了等級。在法官的判案過程中,欲望與理智一直是相互糾纏和抑制著的,理智將欲望限制在一個可接受的健康的范圍內,欲望則蠢蠢欲動地總是試圖突破理智的界限。一旦欲望突破了理智的關口,則物欲橫流,貪贓枉法的情況在所難免。反之,在理智范圍內,欲望往往引導法官作出合乎人性和人情的判決。關于法官的個性氣質會對審判產生怎樣的影響,曾有人對法官的氣質做過以下的分類:情感沖動型、經驗偏見型、利他求償型、溫和精細型和桀驁自尊型。
情感沖動型法官的情緒易于被沖突事實、沖突主體的言辭行為以及公眾輿論所感染,并由此形成強烈的憎恨或同情、關切的心態。強烈的情感多數情況下能使法律內含的正義鮮明地體現在沖突的解決過程之中,但這類法官易先入為主,往往把情感宣泄在審判行為的適用以及裁判結果之中。經驗偏見型法官往往習慣于運用直覺去處理沖突,并且直覺判斷和行為越是有效,就越能強化法官的經驗偏見,這類法官往往固執于自己的見解和判斷,并常帶有忽視程序規范要求的傾向。利他求償型法官往往希望并積極運用審判手段幫助沖突主體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獲得某種積極利益或減輕某種處罰,但同時希望得到受益者的感激、贊譽或其他倫理性的補償。這類法官容易放棄原則而取悅于沖突主體,并且法官對回報的預期又制約著審判手段的選擇運用,從而難免使程序失于公正。溫和精細型法官對訴諸于自己審判的沖突很少滲入自己的情感。這類法官都有一種職業性的遲鈍,且這種遲鈍也能對沖突主體的對抗情緒形成感染,產生某種緩沖作用。這類法官易于發現沖突事實的細節和沖突主體情感的細微變化,并具有勸導說服沖突主體的耐心,但往往審判行為遲緩,優柔寡斷。桀驁自尊型法官往往注重行為對個人尊嚴的影響,律己意識較強,包括對自己在庭審中的儀態、儀表的講究,但這類法官過于計較沖突主體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言辭對自己的不遜,更注重沖突主體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對自己意見的尊重。4
當然,對法官的個性氣質作任何歸類都是有缺陷的,任何法官通常都兼具幾種類型。但通過這種描繪可看出,法官的個性氣質影響和制約法官的行為。
2、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是法官作為社會人的存在而導致的影響因素。如法官的生活經歷、教育背景等。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體,因此考察個人行為,社會化視角是一個必要和有效的途徑。作為法官,從最初的呀呀學語到他能夠坐在法庭上明辨是非,這其中的每一步都會寫在他的判決書中。法官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他的社會化過程都是判決書中沒有寫明的判決理由。
3、其他綜合性因素
這些因素無法簡單地歸類為自然性或社會性,而是兩者的結合,暫且稱其為其他綜合性因素。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法官的偏見和價值觀。偏見的來源途徑有很多,如性別、種族、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社會地位、政治派別、宗教信仰等等。其中每一種偏見均有可能導致法官審理案件的偏差。
(二)法官個人因素對司法的影響之表現
上述的每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法官審判的理由,悄悄地通過法官的心靈流淌到法官的筆尖。每個法官在向司法正義邁進時都沒有想到自己正接近那個真實的、內心固守的“本我”,因為,這正是來自于他們個人的生活體驗、直覺、個人價值、偏好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如果將審判作為爭議解決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來看,就不能忽略法官的獨特體驗和感受?!?SUP>5真正的司法過程以一種我們都不曾留意的方式鋪展著它的圖景。
1、個人因素對司法的影響過程
在審判過程的每一階段,我們都能夠看到法官個人因素的背影,可以說,法官個人因素的作用貫穿于審判的全過程。法官審案時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事實的認知和認定問題。在審判活動中,作為客觀存在的事實不能自行說話(自證),而一定要通過當事人或其他人的陳述被人們了解。審判案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讓與事件無關的人(法官)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和人們的敘述查證案件真實情況的過程。因為時間的流逝、當事人記憶的模糊、證據的無法收集等諸多客觀原因,百分之百的重現事實幾乎是不可能的。訴訟中最終認定的事實,一方面是當事人的承認,另一方面是法官的判斷。法官對于事實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證據的采信,而這正是一個滲透個人因素的過程。在事實確定后,如何認定這個事實的法律意義是法官面對的又一個問題。而同一證據可能因為判斷的法官不同而出現相異的價值。其能力、學識、知識經驗、操守、年齡等都會對法官個人判斷有所影響。
對于一個事實已經確定了的案件,法官要選擇適用什么法律及對該法律如何解釋,這同樣是一個法官的個人因素發揮作用的過程。法官作為法律條文的解釋者,“不可能完全投身于文本中去尋找原意。解釋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偏見會影響到文本的含義,即所謂‘我注六經’??梢哉f理解的過程包括兩種經驗世界,一種是理解者的經驗世界,即理解者的現實世界,另一種是由文本構成的世界?!?SUP>6此時,法官必須運用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使其落實到現實案件之中去。這樣的過程正是法官個人的價值觀、個性和偏見的寫照。在量刑時,法律僅給出一個幅度范圍,法官是給予量刑幅度內的最低刑罰還是最高刑罰,往往要看法官對被告的態度,是同情、厭惡還是憎恨,這就又與法官的個人因素有關了。因此,可以說:“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詳細說明和解釋其真正意義和作用,就是一紙空文。”7
法律作為一種人類理性的構建物,不可能周全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的有限性無法對照生活的無限多樣性,因此無法預料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所有案件。這可能會產生兩種狀況,一種情況是對于某些特定的案情來說,直接援引現有的法律規定有可能會導致不公平,另一種情況是對于有些新出現的情況,并無法律規定予以調整。此時,就是法官的個人因素發揮改造功能的時候了。法官需要援引公平正義觀念、法理學學說、社會的風俗習慣、流行價值觀、政治政策等作為糾偏和補漏的依據。8法官如何取舍這么多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觀點來判決案件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是更多地依賴法官個人對它們的認識和體驗,這又是一個個人因素的問題。
2、個人因素對司法的影響方式
法官的個人因素主要以兩種方式對其司法活動產生影響:有意識的方式和無意識的方式。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法官往往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怎么做等等,他往往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行為向導,并且能夠較為輕易地擺布自己的想法。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法官對于自己為什么這么做往往沒有什么清醒的認識,而是處于一種不知不覺的狀態,影響法官行為的因素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左右著法官的選擇。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這是因為法官對于社會意識的妥協往往停留在有意識的層面,卻無法觸及那連自己都不能覺察到的無意識層面,而無意識又是如此頑固地發揮著作用。因此,當法官自以為循著社會大眾公認的價值標準作出公正的判決時,無意識卻又竊笑著將法官拉回自己的軌道。那么,是什么促使法官作出抑制自己的偏私而去迎合大眾的選擇呢?仍然是無意識。由于無意識是這樣一種無法覺察無法意識的東西,一旦被意識到了,它便已成為一種有意識而不再是無意識了,因此,當法官的無意識與社會意識發生沖突時,有意識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此時能夠對無意識起到說服和糾正作用的,往往只是無意識自己。
三、法官個人因素的影響功能探析
如果說法律是一座天平,那法官的個人因素就是那使天平常保平衡的砝碼。具體說來,法官的個人因素促進了法律發展、防止了法律的僵化,有利于法律與生活的貼近,從而使法律更好地人性化,真正實現司法公正。
1、促進法律發展
當社會發展使現實狀況發生巨大變化,原有法律完全不適應甚至阻礙這種變化時,進行改革變法是必要的。當現實狀況只是發生一些細微變化時,沒必要以犧牲法律的穩定性為代價。此時,為彌補這種法律脫離社會發展的不足,在保持法律穩定性的前提下加入人的靈活因素,由具有能動性的個人賦予法律以新的理解。法官可通過其個人因素的作用使舊法律煥發出新的活力,使得法律既保持穩定,又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相應地得到發展??梢哉f是法官個人因素的作用使法律的穩定性和常保發展這矛盾的兩方面得以兼顧和融合。
2、防止法律的僵化
社會生活是千變萬化、無限可能的,理性設計的法律條文必然不可能完全符合社會的真實生活。這時如仍局限于法律條文的靜止和詳細規定而不懂變通,必然會使一大部分社會糾紛游離于法律的調整范圍之外。因此,需要我們跳出法律條文僵化規定的小圈圈,站到一個更為宏觀和整體的高度,把握住法律的精神要旨和價值取向,更為靈活和現實地解決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糾紛。這樣的任務無疑再次落到了法官的身上,法官的個人因素再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官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價值觀來選擇具體適用的法律條文,當法律條文與具體現實無法契合時,法官根據法律的精神和價值加以填補,最終使社會生活在法律的規制下有序地進行。法律文本中大量的法律原則的規定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也確實為法官個人因素作用的發揮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3、使法律與社會生活更為貼近
法律畢竟只是一種制度設計,在綱目條款之下,其機械的冰冷面孔難以與鮮活靈動的現實世界相契合。由于法官個人因素的介入,使法律得到了與現實生活“親密接觸”的機會。法律原本就應該是生活的縮影,然而“高居廟堂之上”久了,難免會 “超凡脫俗”起來。是法官將法律拉回塵世,用自己經歷的“人間煙火”讓已“縮水”的法律生活重新滋潤充實起來。法官將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填入抽象枯澀的法律條文之中,從而也使法律的現實意義真正得到彰顯。法律與社會生活的貼近,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法官將“社會需求”融入案件判決的過程中,因而使公眾輿論、社會價值觀念及案件解決的社會效果等因素納入司法的考量之中。9
4、使法律更加人性化
法律一旦脫離了立法者,就成了一個“死”的東西,無法自我言說,必須通過一個好的司法者才能使它“活”過來。司法者只有站在人的立場上,才能切實地體會到當事人真正的需要,了解到作為人的當事人,怎樣的安排才是對他們最好,感受到當事人除了物質上生理上的需求,還有作為人的尊嚴要求和情感要求,這些都是單純的法條所無法給予的。如婚姻家庭方面的糾紛,就最難僅憑法律條文來解決,因為它牽涉到太多的情感、人性及社會因素,這些不是單單幾個法條所能覆蓋的,必須加入法官這一人的因素,才能將有關人的問題處理妥帖。因此,一部好法律只有加上一個好法官才算完全;而對于一部壞法律,也許只有一個好法官才能使它變得可以容忍。
5、更好地達到司法公正
法律的規定已在那里,現實的案情不可能依照法律規定去設計。那么,對于具體案件來說,什么是公正、應適用哪個法律規定來處理才產生公正的后果、以及具體應怎樣處理才能達到公正,這些都是留待法官解決的問題。法官根據自己的經歷、感受、信念去體會案情,理解法律,在各個要素之間進行利益取舍和價值衡量,最終作出一個忠于自己內心的判決,將法律公正實現為個案公正。有時候,如果僅僅程序化地適用現有法律規定可能會帶來現實的具體的不公平,法官甚至需要排除那導致不公的法律規定的適用,而援引更高的法律原則或重新法律解釋來達到實質的個案公正??梢哉f,靜態的法律條文自身是無所謂公正與否的,而真正的公正,最終都是靠法官來實現的,一個好的法官,會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理解公正,從而達到真實的公正。
綜上所述,雖然歷史上對于法官個人因素的功能眾說紛紜,但筆者認為,從整體上來說,應給予法官個人因素的作用以正面評價。它從根本上填補了法律這一框架構造的理性設計圖天生的不足,使法律真正地帶有了人的氣息,是法律的價值目標得以實現的必要途徑,也是法律不斷向前發展的有力動力。那法官們憑借自己的感覺、好惡和價值觀來審判是否一定會滋生法庭的任性和不公呢?情況并沒有那么糟。我們在談論個人價值的時候,總是將其視為與社會價值對立的東西,而實際上,所謂社會價值本身就是指社會上大多數人共同擁有的一種想法和觀念,我們沒有理由將法官想象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怪物。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人,社會普遍的意識、觀念早已潤物細無聲地潛入了他的心靈。一般來說,一個正常成長,正常生活的人,其個人的價值觀是不會與社會價值發生太大沖突的。
四、法官個人因素的制度保障考量
服從法律是法官的職責,過分強調法官的個人因素作用會導致法律虛無主義。那問題就是如何在法官個人因素的作用和法律的規范作用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兩著都不至于過于偏頗而造成對社會的危害。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也是本文的一個結論性問題。
(一)承認法官個人因素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我們只要承認法官是人而不是神,就應該承認他的認識必然是有限的,必然會受到他的出身、教育、經歷以及個性、偏見的影響,這無關乎道德或倫理,這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和成長規律所造成的,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和否認。對于法官來說,一個再忠于職守的法官都不能逃脫這種來自人性的影響??無論這種個人因素的影響是好是壞,這是由法律的特點和人的特點決定的。既然如此,我們只能采取承認的態度并正視這樣的現實,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對待法官的個人因素。
(二)法官個人因素的消極作用不容忽視
雖然我們給予了法官個人因素的影響以積極正面的評價,但這并不表示法官的個人因素不會產生消極的作用。一旦法官的個人因素過度膨脹和擴張,甚至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限制,那么,這對于社會來說,無疑將是一場噩夢?!胺ü傧M毩⒕拖駥W者希望得到確定的學術職位一樣。法官不想成為有權勢者的仆人。但如果獨立性僅僅意味著法官按照他們的意愿來決定案件而不受其他官員的壓力,這樣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并不顯然會以公眾利益為重;人民也許僅僅是換了一套暴政而已?!?SUP>10美國法官波斯納的這段話,深刻地道出了一個不受制度制約下的法官可能給人民所帶來的災難。過分夸大法官個人因素的作用還有可能造成法官審判中過分依賴自己的感覺、情緒和偏見,消減了法律的客觀性和穩定性,造成法律可預測程度的降低。同樣的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審理有可能會得出不同的判決,這會混亂法律對人們行為的指引作用,也會造成法律權威性的下降。
(三)用制度安排來保障個人因素作用的積極發揮
既然法官個人因素對司法過程的影響既無法否認又無法回避,那我們就只有正視它并積極地引導它。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來保障和發揚法官個人因素的積極作用,抑制其消極影響自然是題中之意。
1、強化個人因素積極作用的制度安排
這方面的制度主要意在提高法官自身的素質及保證其個人因素發揮作用能有一個合適的土壤和環境。主要包括司法獨立制度、法官的教育和選拔制度、建立法律職業共同體,判決理由公開制度等。
①司法獨立制度。司法獨立旨在防止法官的審判受到來自外界的非法干涉,使法院審判真正成為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為法官個人因素作用發揮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國外,通常已沒有人去談論司法獨立是否包含法官獨立,因為這是不言而喻的,屬于社會常識。然而,我國司法獨立是指“人民法院作為一個整體在行使審判權時的獨立,而不是審判員的獨立審判,也不是合議庭獨立審判。”11這種詮釋與觀念的直接危害是造就了司法中先定后審、庭審流于形式以及“人情案”、“關系案”等違法現象的大量出現,并由此導致了社會對法官之尊重與信任的下降,民眾對司法公正的信仰發生危機。實際上,司法獨立原則中包含著法院獨立審判與法官獨立審判兩個基本內容。其中法院獨立審判是法官獨立審判的基礎和前提,而法官獨立審判是法院獨立審判的目的。法官作為審判權的直接行使者,作為具體案件的承辦者,其獨立審判直接關系到審判過程與結果的公正性,并進而影響到司法獨立原則的最終目的??司法公正的切實實現。也只有在法官獨立的前提下,其個人因素積極作用的發揮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因此,我們無論是在觀念上還是在以后的制度調整與改革中,都應吸收法官獨立這一重要的理念與精神。有鑒于此,我國在制度改革上也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法官的獨立審判,如:實現法院預算和編制獨立、建立法官的身份保障制度、改革法院內部的司法管理體制,賦予法官特殊的權利與地位等等。
② 法官的教育和選拔制度。法官應有高水平的法律、法學修養和良好的倫理道德素質,這是法官正確行使審判權的必備條件。如果法官缺乏法律方面的專業訓練,審案時就難以正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這樣的獨立審判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如果法官不具備良好的倫理道德素質,他們在審理案件時就可能發生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行為,所謂司法獨立反而成了法官濫用職權的工具。正規的法律教育不光系統地傳授了法律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了法律感和公平感,同時,法官還應該是些受過通才訓練的人。
③ 建立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官群體是一個封閉性的團體,系統的法學訓練、鐵面無私的資格考試、特殊的服飾或標志、固定的儀式、嚴格的紀律、優厚的待遇等等,一切都為了維持這種共同體的牢固。同時,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存在形成了一個場域,其成員在這樣一個氛圍之中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保證了這一群體的素質穩步提升,知識不斷更新。
④司法判決理由公開制度。從我國目前制作的判決書中,我們看不到法官的心理過程,看不到判決中的各種權衡和爭論,只能看到毫無感情的法條和法律程序。實際上,“法官之所以有資格判決輸贏,是因為他們能夠提供判決理由。”12公開判決書中的判決理由,使法官的自由心證正當化。將法官判決過程中是如何考慮的,他考慮了哪些因素,權衡了怎樣的利弊,最終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是什么,有沒有道理等內容公之于眾。既給予了法官個人因素以發揮積極作用的空間,又可以將這樣的行為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在保障法官個人因素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有效地抑制了司法濫權和司法腐敗,防止了個人因素消極作用的產生。
2、抑制個人因素消極作用的制度安排
這樣的制度有很多,如合議庭制度、陪審制度、回避制度、審級制度和高薪制度等等。
①合議庭制度。在合議庭制度中,由多名法官共同決定案情認定和判決的作出。不同法官的不同背景和經歷導致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利益取舍,這些差別在他們共同的審判活動中相互平衡和制約,個人的一些過于偏激或不恰當的價值觀和見解受到抑制,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之中,他們共同承認的往往是來自共同社會生活的價值,這種價值被多方平衡后不會過多的背離社會普遍的認識,于是一種合乎大眾理解和社會普遍價值觀的公正判決由此產生。
②陪審制度。陪審制度的設立,將各種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人吸收到法庭審判中來。他們的多樣性帶來了生活的多樣性,避免了法官的單一生活內容導致的對案件的偏頗認識。一個人的生活體驗總是有限的,再博學的法官也不可能經歷各種人生,而說不定他所缺乏的經歷和認識正是審判某個案件的關鍵。陪審團制度的建立,就是將各種生活知識和價值觀點都引入法庭,用多人的價值取向來平衡法官個人的價值觀與偏見,防止司法暴政。
③回避制度?;乇苤贫雀浅鲇趯Ψü僮匀槐灸艿南麡O作用的防范。一定的親密關系會影響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判斷,法官出于一種人性的本能對于與自己有親密關系的人存在好感或過于袒護。這種親密關系有時是天生的,如血緣關系,有時則是后天形成的,如因經常接觸而形成的朋友關系或因存在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戰友關系”,當事人甚至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來建立這樣的關系,如向法官請客送禮,幫助法官解決某些問題從而建立起與法官的親密關系。對于這種親密關系所導致的法官在判案中的偏頗,有些我們可以指責,有些則不能強人所難。中國古代有“親親相為隱”的制度,這正是考慮到人對于親情的正常態度,對一個人為了社會大的正義而違背感情破壞親密關系的要求只能是道德上的,卻不應成為法律的強制內容。因此,為了兼顧社會正義和人性本能,回避制度的出現是必要的。這種制度將與當事人一方存在親密關系的法官排除在個案的審判之外,既保證了司法公正,又顧及了該法官的感情,將來自于親密關系的個人因素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有效地加以遏制。
④審級制度。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司法體系內部的一種制度上的制約還是需要的。審級制度的設立,通過上級法院擁有的改變判決的權力來防止法官的擅斷給當事人造成的不公和損害。法官因其個人因素的消極影響作出的不公判決并不是終局性的,當事人依然有扭轉不公的機會。同時,法官因身陷自己的個人因素而無法給出客觀公正的判決,上級法院卻不會在同一點陷入同樣的錯誤,而當上級法院又同時擁有改變這種錯誤的權力時,最起碼在這一點上下級法官個人因素的消極作用被排除,我們離公正也更進了一步。
⑤高薪養廉制度。很多國家都有高薪養廉制度,它是建立在對于人逐利本能的承認基礎上的。用波斯納的經濟學理論來分析,就是說,若人們為講道德而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小的,卻能因此而得到極大的贊譽,那誰不愿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對于法官來說亦是如此,當法官的物質水平豐富到不會為外來的物質刺激所動時,或法官若受到外來物質的誘惑則他所失去的要比他能得到的多時,法官的廉潔奉公會得到更大的保障,法官的個人因素也較少會偏向“利”這一邊。職業特征排除了法官從所有其他途徑中獲得收益的可能。因此,給予法官高薪是必要的。具體說來,物質待遇與法官行為的關系應有一個均衡點:其上限應當同法官的清廉形象以及法官可以在社會中得到的其他報償相適應;其下限又應保持法官較為優裕、足以養廉、與其職業階層和實際勞動狀況相適應的薪金水平。同時,法官的薪金水平又應與其在審判中的地位、社會威望等因素相一致。13
以上這些制度僅是出于筆者目前不成熟的和有限的考慮,希望這些措施能夠保障一個相對獨立的、廉潔的、有能力的法官階層的形成和發展,并使之在社會上樹立非常高的聲望。也希望有一天,法官們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制度和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個人魄力,使我們的司法公正在他們那里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
五、結語
作為人的法官,在司法審判中面臨著怎樣的誘惑與激勵,選擇與放棄,他們可能怎么做,他們應該怎么做,他們會怎么做?這些都是本課題試圖解決的問題。作為集自然人、社會人、政治人、司法者諸多角色于一身的法官,他所作出的每一個判決都是一次自我陳說。法官的個人因素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影響著其審判行為,這是無法否認、無法避免的事實。這樣的影響,推動著法律不斷走向人性化和生活化,幫助身邊每一個小小的正義得以實現。同時,在了解了法官的個人因素將會對其審判行為產生如此影響之后,如何借助這樣的影響來完善我們的司法體制,更好地實現公平正義無疑成為題中之義。本文中給出了這方面的一些建議,但面對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無限可能的司法實踐,這些有限的建議仍顯得蒼白和簡單。如何建立一套公正的司法體制,還有更多的課題留待我們解決。制度設計的可能性是很多的,因而我們有著廣闊的發掘空間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因而,筆者的努力只希望能成為更多的人對此進行研討挖掘的起點。
注釋:
1、郭華成著:《法律解釋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
2、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條規定表示了立法者的自負,即認為他們所指定的法典不可能出現遺漏。參見孔祥俊著:《民商法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頁。
3、轉引自[美]查爾斯?A?比爾德著:《美國政府與政治》(上冊),朱曾汶譯,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60-61頁。
4、詳見柴發邦主編:《體制改革與完善訴訟制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134頁。
5、井濤著:《法律適用的和諧與歸一》,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頁。
6、陳金釗著:《法律解釋學簡論》,發表于《法學論壇》雜志2000年第1期,第27頁。
7、[美]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著:《聯邦黨人文集》,程逢如、在漢、舒遜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111-112頁。
8、[美]波斯納著:《超越法律》,蘇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頁。
9、參見胡玉鴻著:《利益衡量與社會需求??訴訟過程的動態分析之一》,載《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第36頁。
10、[美]波斯納著:《法理學問題》,蘇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8頁。
11、王懷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頁。
12、方流芳著:《羅伊判例中的法律問題》,載梁治平編:《法律解釋問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頁。
13、參見柴發邦主編:《體制改革與完善訴訟制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