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刑事法官的慈母情懷
作者:陳 璇 發布時間:2004-05-21 瀏覽次數:8295
“不要把這些孩子當罪犯看,他們的可塑性還很強……”這是如皋市人民法院少年合議庭審判長陳曉慶對同事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二十年的法官生涯,造就了她沉穩、干練的性格,她以母親特有的細膩、溫柔,使得一個個扭曲的靈魂得到矯正,使一顆顆失落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一些失足的少年來信時親切地稱她“法官媽媽”。這里擷取的僅是陳曉慶法官生涯中的幾朵浪花,從中我們可以窺見這位刑事法官的慈母情懷。
最好的生日禮物
張華生活在農村,家境十分貧寒。望子成龍的父母舉債數萬元送兒子到城里一所技工學校讀書,指望他能學有所成,不再重復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想他卻為了追求物質享受,盜竊他人財物而被逮捕,也因此被學校開除。
消息傳到張家,猶如晴天霹靂,老實巴交的父母怎么也沒想到,平時并不討嫌的兒子竟會做出這樣的事,覺得自己在鄉鄰面前丟盡臉面。幾近絕望的父母在接到法院的出庭通知時,竟表示沒有這個不知羞恥的兒子,拒絕出庭;看守所內的張華雖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悔悟,卻因為家人的劇烈反應而情緒低落,甚至萌生了死的念頭。得知這一情況后,陳曉慶到看守所會見了張華,了解了他真實的想法后,決定親自做做張華父母的思想工作。
張華的家在離城四十多公里外的農村,因為道路狹小,汽車只能停靠在村邊的小路上。經過數次問詢,步行近半個小時后,陳曉慶才找到張華的家。又等了近兩個小時后,張華父母才打工回來。介紹身份后,悲傷的張華父母邊哭邊說:“是他犯的罪,你們去找他,我們沒有這個兒子……” “不管怎么說,他是你們的兒子,”被拒之門外的陳曉慶并不氣餒,為了高墻內那顆祈盼親情的心靈,平時并不饒舌的她喋喋不休起來,“張華從小到大一直是個乖巧的孩子,一次他爸爸生病了,他連夜從城里趕回家,只為送爸爸愛吃的點心;他還是孩子,而且他也知道自己錯了,對不起你們,我想你們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現在只有你們的愛才能挽救他,畢竟他還是孩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們不接受他,他可能會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固執的張華父母被陳曉慶的真誠所感動,他們握著陳曉慶的手:“陳法官,謝謝你!相信有您的教育,小華一定會改好。請放心,開庭我們一定會去!”
時至傍晚,陳曉慶的手機一次又一次響起,此時,同事們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家中親朋好友正等著為她慶祝生日。趕回城里已是晚上八點,同事們想張羅一份生日禮物,陳曉慶擺擺手:“張華父母態度的轉變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來自高墻內的祝福
每逢新年,陳曉慶總能收到幾張來自江蘇省少管所的明信片。雖然只有聊聊幾字,卻捎來了數百里外那個特殊群體最誠摯的祝福。
到少管所進行回訪,是陳曉慶每年的必修課之一。每次出發前,她還會特地到家境困難、父母沒錢去看望孩子的幾家走走,聽聽他們對孩子的期望,記下他們對孩子的囑咐,替他們捎去親情的問候。細心的她還總不忘帶上幾幅反映家鄉巨變的照片和報刊雜志,鼓勵孩子們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到家鄉,參加家鄉的建設,鼓勵孩子們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要做一個有文化、有技術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被社會所接納。每次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她象到學校看孩子的媽媽一樣,問問少管所生活、學習情況,聊聊今后的打算,談談對人生的看法;變得更加成熟的少年犯們爭相向她匯報他們在改造中如何立了功、得了幾個嘉獎,交談中不少孩子都流下悔恨的淚水。他們說:陳法官不僅僅給我們帶來文化生活用品,也給我們帶來希望和重新做人的勇氣。看守所管教這樣評價:每一次你們走后,孩子們都會懂事不少,情緒也開朗許多,勞動、學習的勁頭更足了。每次從少管所回來,陳曉慶總會“羅嗦”幾天:某某孩子變懂事了,哪個孩子長高了,哪個孩子減刑了……同事們總是戲稱她擁有“少管所情結”。
法官媽媽,謝謝你
周星曾是一名重點高中的尖子生,因為學習好,老師寵愛,家長放心,不知不覺中放松了對他的管教。貪玩、對什么事都充滿好奇、新鮮感的他,結交了幾個社會不良青年。在這些不良青年的唆使下,他開始通過向低年級同學敲詐錢財,尋找做“大哥”的感覺。離高考僅剩半年時,案發了。
接到案件后,陳曉慶陷入深深的思考:一個好苗子,上大學很有希望,可不能因為這件事而毀了這個孩子的前程。于是在如何開庭、如何進行法庭教育以及如何針對周星的特點對其進行感化教育等方面,合議庭集思廣益,并借鑒兄弟法院的經驗,“圓桌審”的念頭在陳曉慶腦海中萌發了。在如皋法院的第一場“圓桌審”中,原準備接受一場嚴厲審判的周星,因為與公訴人、審判人員、辯護人之間距離的拉近,戒備心理逐步清除,陳曉慶和婦聯干部陪審員聲情并茂的感化教育,使周星的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撼,他聲淚俱下地表示一定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在作出免予刑處的判決后,陳曉慶又與學校取得聯系,讓周星重新回到學校復習迎考。高考前陳曉慶又多次打電話給周星,要他放下思想負擔,輕松復習。“黑色的七月”過后,周星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開學之前,周星專程來法院與陳曉慶辭行,深情地說:“法官媽媽,謝謝您!”
一句“法官媽媽”,不僅道出周星的心聲,也是所有經如皋法院少年合議庭判決過的孩子的心聲。因為少年合議庭的出色工作,2003年如皋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榮譽已成為過去,陳曉慶所在的少年合議庭仍在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默默奉獻著,為爭創國家優秀青少年維權崗而努力著。 (文中未成年人的姓名系化名)
最好的生日禮物
張華生活在農村,家境十分貧寒。望子成龍的父母舉債數萬元送兒子到城里一所技工學校讀書,指望他能學有所成,不再重復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想他卻為了追求物質享受,盜竊他人財物而被逮捕,也因此被學校開除。
消息傳到張家,猶如晴天霹靂,老實巴交的父母怎么也沒想到,平時并不討嫌的兒子竟會做出這樣的事,覺得自己在鄉鄰面前丟盡臉面。幾近絕望的父母在接到法院的出庭通知時,竟表示沒有這個不知羞恥的兒子,拒絕出庭;看守所內的張華雖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悔悟,卻因為家人的劇烈反應而情緒低落,甚至萌生了死的念頭。得知這一情況后,陳曉慶到看守所會見了張華,了解了他真實的想法后,決定親自做做張華父母的思想工作。
張華的家在離城四十多公里外的農村,因為道路狹小,汽車只能停靠在村邊的小路上。經過數次問詢,步行近半個小時后,陳曉慶才找到張華的家。又等了近兩個小時后,張華父母才打工回來。介紹身份后,悲傷的張華父母邊哭邊說:“是他犯的罪,你們去找他,我們沒有這個兒子……” “不管怎么說,他是你們的兒子,”被拒之門外的陳曉慶并不氣餒,為了高墻內那顆祈盼親情的心靈,平時并不饒舌的她喋喋不休起來,“張華從小到大一直是個乖巧的孩子,一次他爸爸生病了,他連夜從城里趕回家,只為送爸爸愛吃的點心;他還是孩子,而且他也知道自己錯了,對不起你們,我想你們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現在只有你們的愛才能挽救他,畢竟他還是孩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們不接受他,他可能會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固執的張華父母被陳曉慶的真誠所感動,他們握著陳曉慶的手:“陳法官,謝謝你!相信有您的教育,小華一定會改好。請放心,開庭我們一定會去!”
時至傍晚,陳曉慶的手機一次又一次響起,此時,同事們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家中親朋好友正等著為她慶祝生日。趕回城里已是晚上八點,同事們想張羅一份生日禮物,陳曉慶擺擺手:“張華父母態度的轉變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來自高墻內的祝福
每逢新年,陳曉慶總能收到幾張來自江蘇省少管所的明信片。雖然只有聊聊幾字,卻捎來了數百里外那個特殊群體最誠摯的祝福。
到少管所進行回訪,是陳曉慶每年的必修課之一。每次出發前,她還會特地到家境困難、父母沒錢去看望孩子的幾家走走,聽聽他們對孩子的期望,記下他們對孩子的囑咐,替他們捎去親情的問候。細心的她還總不忘帶上幾幅反映家鄉巨變的照片和報刊雜志,鼓勵孩子們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到家鄉,參加家鄉的建設,鼓勵孩子們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要做一個有文化、有技術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被社會所接納。每次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她象到學校看孩子的媽媽一樣,問問少管所生活、學習情況,聊聊今后的打算,談談對人生的看法;變得更加成熟的少年犯們爭相向她匯報他們在改造中如何立了功、得了幾個嘉獎,交談中不少孩子都流下悔恨的淚水。他們說:陳法官不僅僅給我們帶來文化生活用品,也給我們帶來希望和重新做人的勇氣。看守所管教這樣評價:每一次你們走后,孩子們都會懂事不少,情緒也開朗許多,勞動、學習的勁頭更足了。每次從少管所回來,陳曉慶總會“羅嗦”幾天:某某孩子變懂事了,哪個孩子長高了,哪個孩子減刑了……同事們總是戲稱她擁有“少管所情結”。
法官媽媽,謝謝你
周星曾是一名重點高中的尖子生,因為學習好,老師寵愛,家長放心,不知不覺中放松了對他的管教。貪玩、對什么事都充滿好奇、新鮮感的他,結交了幾個社會不良青年。在這些不良青年的唆使下,他開始通過向低年級同學敲詐錢財,尋找做“大哥”的感覺。離高考僅剩半年時,案發了。
接到案件后,陳曉慶陷入深深的思考:一個好苗子,上大學很有希望,可不能因為這件事而毀了這個孩子的前程。于是在如何開庭、如何進行法庭教育以及如何針對周星的特點對其進行感化教育等方面,合議庭集思廣益,并借鑒兄弟法院的經驗,“圓桌審”的念頭在陳曉慶腦海中萌發了。在如皋法院的第一場“圓桌審”中,原準備接受一場嚴厲審判的周星,因為與公訴人、審判人員、辯護人之間距離的拉近,戒備心理逐步清除,陳曉慶和婦聯干部陪審員聲情并茂的感化教育,使周星的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撼,他聲淚俱下地表示一定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在作出免予刑處的判決后,陳曉慶又與學校取得聯系,讓周星重新回到學校復習迎考。高考前陳曉慶又多次打電話給周星,要他放下思想負擔,輕松復習。“黑色的七月”過后,周星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開學之前,周星專程來法院與陳曉慶辭行,深情地說:“法官媽媽,謝謝您!”
一句“法官媽媽”,不僅道出周星的心聲,也是所有經如皋法院少年合議庭判決過的孩子的心聲。因為少年合議庭的出色工作,2003年如皋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榮譽已成為過去,陳曉慶所在的少年合議庭仍在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默默奉獻著,為爭創國家優秀青少年維權崗而努力著。 (文中未成年人的姓名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