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假日司法“不打烊”
作者:戴 琳 澄 研 發布時間:2012-07-03 瀏覽次數:998
今年是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推行“假日法庭”的第十個年頭。至今,“假日法庭”共辦理各類案件超過6000件,提供法律咨詢、法制講座等法律服務300余場,受益群眾超過5萬人次;利用假日進行送達、保全的案件更是不計其數;每年“假日法庭”審結的案件調撤率可達90%左右……這一個個數字無不凝結著法官們放棄休息、為民司法的情懷。
便利于民
“我們經常聽到當事人說,工作日來法院應訴向單位請假很難,有時雖請下了假,但被扣發考勤獎金。”江陰法院濱江法庭庭長任方亮介紹說,“所以從2003年開始,我們萌發了設立‘假日法庭’的想法,利用節假日或者晚上開庭,為當事人提供便利。”
為朋友擔保借款的朱忠良因朋友逾期不還款成為被告。案件審理中,朱忠良表示自己定居上海,工作日不便出庭。
濱江法庭法官與朱忠良溝通,詢問其星期六能否出庭參加調解。朱忠良得知法庭周末也開庭,很是驚訝。
4月21日,當朱忠良從上海風塵仆仆來到法庭時,法官、書記員早已整裝待發。隨后,雙方當事人順利達成了調解協議。
據了解,江陰法院在全面推出“假日法庭”后受到當事人普遍歡迎,很多當事人主動提出將案件放在“假日法庭”處理。
為了規范工作程序、方便當事人訴訟,“假日法庭”相應的一系列制度隨之出臺:只要當事人提出申請且理由正當,即可預約在晚上或周六、周日開庭、調解;每逢長假期間,法庭均安排2名干警值班,負責法律咨詢、調處簡易糾紛等工作;遇緊急情況,當即審查立案,對具備條件的適用速裁程序立即開庭審理、當庭裁判。
這項舉措便民效果明顯,很快在全院得到推廣。如今江陰法院6個人民法庭已全部實施“假日法庭”制度,并根據自身實際加以改進。
便于化解矛盾
“法官星期天還特地為了我母親的贍養費到家里來調解,我們應該積極配合才對。”前幾日,一起贍養案件的被告被承辦法官工作態度打動,經法官調解后,主動將贍養款交到了老母親手中。
“‘假日法庭’制度實施以來,雖然工作量加大,但我們的付出得到了百姓認同,對于案件的處理會更有利。”西石橋法庭法官陳教智對此深有感觸。
對于法官們來說,節假日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做深做細做透當事人的思想工作,而且方便法官發動當事人的親朋好友、地方組織等協助辦案。
今年5月6日下午,陳教智在結束與江陰某公司的交談后,終于松了口氣,嘆道:周末的工作總算沒白費。
原來,南通一家商貿公司向江陰某公司定做了價值近千萬元的貨物,可是江陰公司在約定的時間內只加工了部分貨物,卻要求南通公司在交貨時付全款。雙方因此產生糾紛。
這筆買賣涉及的單據就有400多張,貨物加工工序繁瑣、價款計算復雜,雙方爭議又大,除去開庭審理,陳教智花了好幾個周末的時間,與雙方當事人坐下來協商,每次一談都要耗去一整天的時間。直到5月6日,雙方終于達成調解協議。
奉獻“法制盛宴”
“張法官啊,實在沒想到你們居然大中午的也會來我們這辦案,實在沒啥好說。”
“李大叔,你有所不知,這是咱長涇法庭的周末法庭在起作用呢。”
以上對話發生在村民李大叔看護的魚塘邊。
2011年底,失蹤20年的妻子突然回到已55歲的李大叔身邊,起訴離婚。法庭送來傳票,要李大叔到庭應訴,可是看護魚塘的工作讓他半刻也離不了,他發起了愁。辦理該案的長涇法庭法官張幸偉得知后,爽快地答應李大叔,當天中午就過去處理。
于是,便出現了中午法官和原、被告蹲在魚塘邊說事、當事人手中還端著飯碗的景象。當天的調解驚動了魚塘的老板和其他員工,還有住在附近的村民們,他們都端著飯碗來了。
李大叔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最終被調離。張幸偉對李大叔妻子不負責任、不顧家庭的行為進行了一番教育,又對李大叔說,“這么多年妻子不回,你完全可以公告離婚”。
“法官,這什么公告離婚我們哪懂,要早知道,早勸老李離了。”一村民摞下飯碗說。
“是啊,你們法官這個點來這里辦案,我們都能聽聽,長長見識,比去法庭聽開庭方便多啦。”又一圍觀村民說。
“我們有‘假日法庭’,專門在節假日、休息時間辦案,有巡回法庭,專門到家門口來開庭,你們來聽就是了。”張幸偉笑著說道。
巡回審判是基層法庭常見的便民審判方式。將法庭開到社區服務中心乃至村口地頭,不僅方便了群眾旁聽,而且是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途徑。
從2006年起,江陰法院進一步拓展“假日法庭”工作空間,將預約立案、法制宣傳、回訪當事人等越來越多的便民舉措涵蓋其中。其中“假日法庭”與巡回審判制度相結合,利用假日進行巡回審判,有效提升了庭審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如今在江陰法院,具有標志意義的“假日法庭”活動被法官們賦予新的內涵,除審判執行、法律服務外,黨員法官扶貧幫困、走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也成為工作內容。“假日法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