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故里
作者:孟理想 發布時間:2012-06-19 瀏覽次數:1039
小時候,端午節總是在故鄉度過,離得近卻顯得模糊。漸漸長大后,身在異鄉,記憶中的端午節卻愈見清晰。在我的潛意識里,只有遠遠地相隔著,才能叫做故鄉。然而,當布谷鳥的叫聲穿越在天地間時,當粽子的香味彌漫鄉村原野時,我卻想告訴你舌尖上的粽子,還有那些年故鄉的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首先想起的就是母親包的粽子,甜甜的,散發著葦葉、糯米清香的粽子。以前每年的端午,不管我能不能想起這個節日,總是能吃到母親親手包的粽子。家鄉在江蘇的北部,地理上隸屬于華北平原,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廣袤無垠的華北平原上往往都是一片繁忙、緊張的勞作景象,端午前后正是收割麥子、播種水稻秧苗的季節,這個時候地里還能看到些許麥茬的痕跡。粽子的制作是一個細致而有趣的過程,泡米—選用上好的糯米,洗干凈,再用清水泡上大約兩個小時。選棗—買回來的棗洗干凈,挑出里面有些變質的,然后用水泡著。艾草—用來捆綁粽子的艾草。粽葉—摘取河塘里較寬的蘆葦葉,用水洗干凈,放進鍋里,添水至剛沒過葉子為宜,文火加熱,慢慢的陣陣清香就從鍋里飄出來了,煮上一陣,再放入艾葉,使其變的柔軟以備用,撈出來放進盆里。包粽子—挑選較寬的葉子,四到五片,整整齊齊的拼接起來,再從中部稍下點位置折起來,使其成三角型。蒸煮—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添上水,水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基本上沒超過粽子的高度,接下來就燒火,首先用大火,燒開以后再用文火,通常就是在爐灶里放根較粗的樹干,慢慢的燃著,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經過了一晚上的蒸煮,打開鍋蓋,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解開艾草的綁縛,慢慢的剝開粽葉,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粽子了……有時候,會突然想起母親瘦弱的背影和她那雙結滿老繭的雙手,我思緒萬千,粽子里包含了母親對兒女多少的掛念與擔憂,如今我一年往往只能回家一兩次,而她還在一如既往的安慰著我……
端午節,可以說是中國最具文化氣息和浪漫人文情懷的節日。端午吃粽子是傳統,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粽”字本作“糉”,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南朝梁的吳均在《續齊諧記》中寫道:“陰歷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故鄉的端午總是迷失在溫柔的田野里。我很癡迷故鄉的田野,特別是端午時的那一片田野。我喜歡呼吸田野里清新的、濕潤的彌漫著泥土芳香的空氣,便常常跟在父親背后,踩著他的腳印走在田埂上,看著濕濕的泥土從我的腳趾間擠出來。我喜歡聽許多不知名的鳥兒在天際間飛翔、鳴叫。我喜歡田野里空曠、悠遠的感覺,仿佛此刻,我便是田野的主人。到了傍晚,喧鬧的田野一下子寂靜下來,鳥兒也躲得遠遠的,家家戶戶屋頂上升起裊裊的炊煙,偶爾有一兩聲狗吠,懶懶的,只有風輕輕地在田野里散著步。故鄉仿佛進入了遠古時代,進入了夢中的桃花源。
如今,深處遙遠的異鄉,端午的時候也會吃著來自工廠流水線上生產的粽子,可舌尖上卻再沒有了那種深深的感動。那種記憶里、味蕾上故鄉的味道,仿佛已經成為了遙遠的歷史。此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默默的遙祝家鄉的父母,希望你們過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