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解釋的釋義及語境分析

 

法律解釋根據(jù)解釋主體及效力的不同,可作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法律解釋可以包括任何主體對法律的認識和理解,這種解釋沒有規(guī)范而固定的形式,沒有法律約束力。廣義的法律解釋主體有三類:一是廣大公眾,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解讀;二是法律職業(yè)者,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中實際運用法律時進行理解;三是法學研究者,他們在法學研究中批判地進行解讀。公眾的日常解讀相對于法律職業(yè)者和法學研究者的認識和理解其關聯(lián)度相對較低。狹義的法律解釋主體是特定的,即有權機關,解釋是有法律約束力的,而且法律解釋的對象也是特定的,即已經(jīng)發(fā)布實施的現(xiàn)行法律規(guī)范。據(jù)此,我們在主語缺失的情況下,到底應該用"法律解釋"更貼切呢,還是用"解釋法律"更妥當?筆者認為后者似乎更符合語言邏輯,且符合我國當前多元解釋主體共存的狀態(tài)。對目前學界十余種關于法律解釋的定義進行分析,概括起來看,它們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解釋主體,包括立法者、司法者、法學家、公民等;(2)解釋對象,包括法律條文、法律規(guī)范、法律事實等;(3)解釋的功能,包括說明法律的含義,完善和補充法律漏洞,揭示法律的意義,說明如何具體適用法律等;(4)解釋的場景,包括法律適用、法律實施、具體解釋、抽象解釋、事后解釋、事前解釋等。(1)下面我們主要以立法解釋與司法解釋為例來分析。

 

首先看立法解釋,立法機關解釋的對象是制定法,即現(xiàn)行的法律規(guī)范,解釋的動因就是澄清法律涵義、自我補充和完善,解釋的功能便是說明、補充與完善法律。然而立法機關解釋法律的行為,有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嫌疑,受到了來自于權力分立者的質疑。正如謝暉教授所指出的:"立法者是法律的作者,他最清楚立法的動機和背景,因而對立法中的譴詞造句、法言法語在客觀上具有解釋權。然而,法律文本不是普通的供人們欣賞的文學藝術作品,而是與政治權力的享有、行使和社會權利的分配、處分不可分割的規(guī)范文本。在此意義上講,法律文本的出世,雖然不意味著立法者的死亡,但至少立法者應自我謙抑,自覺地走向解釋的旁觀者。否則,立法權力就會失去必要的制約,立法者就會走向霸權。"如果立法機關掌有法律解釋權,那么人們就會認為它的解釋難免帶有各種隨意性,法律就會成為任其轉動的魔方,這不僅不利于維持法律的穩(wěn)定性,而且還會干擾正常的司法活動。實踐證明,如果我們不澄清解釋權的問題,就不能有效排除這種合理懷疑。

 

其次來看司法解釋,司法機關對法律解釋的對象可分為對法律規(guī)范的解釋和對法律事實的解釋,解釋的動因是準確地對接抽象法律規(guī)范與具體案件事實,解釋的功能在于明確法律規(guī)范適用的具體情況。這種解釋通常在與一個特定法律事實或者一個具體案件相對接的時候出現(xiàn),它使相關的抽象法律規(guī)范轉為具體的現(xiàn)實應用性。因此,有法律適用才會有解釋法律的需要和可能,法律的各種缺陷也只有在法律被適用的時候才能暴露出來,才有解釋的必要,沒有法律適用,再完善或再粗糙的法律都沒有生命,也沒有實踐意義,更不存在法律解釋。這就是說,法律解釋與法律適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或者可以說法律解釋就是法律適用的必然結果。

 

至于我們慣常提到的另外一種法律解釋---行政解釋,即行政機關作為法律解釋權的主體。但這種解釋無論是在法律實踐中還是在法學理論中都不多見,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解釋體制中倒是強調了行政機關的法律解釋權,出現(xiàn)了所謂的行政解釋。我國關于行政解釋的含義同樣是模糊的。一種觀點認為,行政解釋是國家行政機關對它本身制定的法律規(guī)范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所作的解釋;另一種觀點認為,行政解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依法行使職權時,對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所作的解釋。我們這里所說的行政解釋指的是后一種觀點。    縱觀以上這三種解釋,一個不容置疑的現(xiàn)實是,多年來作為法律解釋權的法定享有者---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法律解釋非常有限,倒是立法法中沒有明確賦權,法律上處于次要地位的最高司法機關,尤其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解釋數(shù)量甚多,作用頗重。這種立法規(guī)定與現(xiàn)實狀況的沖突,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到底是誰錯置了他們的地位?

 

二、法律解釋權的界定

 

法律解釋權是一種釋明權。釋明,即解釋以使之清楚明白,這是法律解釋權的本質所在。一是釋明適用于具體案件的法律規(guī)范的意義,即明確法律的適用情況。二是釋明案件事實的法律意義,即說明案件的法律事實。法律事實的解釋,就是在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上探尋事實的法律意義,依照法律規(guī)范的標準進行衡量,某一事實和法律的關聯(lián)度如何,是否有法律意義,產(chǎn)生、變更或消滅了哪些法律關系。這樣,才能將事實與法律結合在一起,從而合法有效的解決具體案件。那么,誰來擔此重任?唯有連接抽象與具體,法律與事實的司法機關。

 

研究法律解釋問題必須關注司法實踐。事實上,法律解釋與法律適用是相并行的,旨在彌合法律的一般性與案件的個別性之間差異的活動,是提高法官司法技能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法律解釋活動的始末來看,立法機關是法律的制定者,根據(jù)解釋學原理,作品一但完成,作者便"死了",不能再對作品進行解釋。司法機關是適用法律的主體,是法律生命化的使者,法律解釋權自然應當由司法主體來行使。正如陳金釗教授所言:"所謂法律解釋權,就是司法主體在案件審理中對各種形式的法源以及事實的法律意義進行闡釋說明的權力。把法律解釋權界定為司法主體行使的權力,就意味著它屬于司法權的組成部分。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學理論在談論法律解釋時往往只研究法官的解釋活動,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理論最終也把法律解釋活動落腳到研究法院和法官的解釋上,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從司法權這一角度來說,任何司法活動都必然包含著法律解釋,所以司法主體在其審判過程中必然要行使法律解釋權,司法權本身就包含著法律解釋權。"由此可見,法律解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將法律生活化,進而實現(xiàn)法的生命意義。(2)法律解釋來源于司法實踐,是司法機關適用法律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附帶品。法律解釋權應當屬司法權的范疇,由司法機關行使。

 

三、我國法律解釋權配置的歷史及現(xiàn)狀

 

中國古代就有法律解釋。例如197512月從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簡(簡稱秦簡)中的《法律問答》。秦簡是研究秦代法律的重要資料,《法律問答》共有竹簡210,主要內(nèi)容是對秦代刑法有關條文的解釋。

 

從漢代起,"律學"開始興起,它是以儒家學說對以刑律為主的成文法進行解釋的注釋法學。晉代張斐是較出名律家之一,他曾任晉武帝時的明法櫞(即解釋法律的屬官),對晉代刑律作了很多注釋,其中有的相當簡明扼要。例如,他認為,"知而犯之謂之故意"、"不意誤犯謂之過失"等等。東晉后,對法律的私家注釋逐漸由官方注釋所取代。公元652,唐大臣長孫無忌等人奉詔編寫《唐律疏議》一書,對《唐律》作了權威性的解釋,與唐律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這是官方注釋的典范。(3

 

民國時期北洋政府最高審判機關大理院發(fā)布判例和解釋例。國民黨政府時由最高法院發(fā)布判例、司法院解釋憲法并統(tǒng)一解釋法律。新中國成立后, 1954年憲法首先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法律解釋權的制度,其第31條關于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的規(guī)定中,設定了法律解釋的職權。緊接著195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法律解釋問題的決議》、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以下簡稱1981年《決議》)、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及20003月通過的《立法法》都重申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權。而1981年《決議》還規(guī)定:凡屬于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于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決定。不屬于審判和檢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國務院及主管部門進行解釋。19797月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1983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33條規(guī)定凡屬于在審判工作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因此,雖然我國有學者對于這些法律、決議之間的效力問題存在不同的疑議,但國內(nèi)教科書上普遍認為我國的法律解釋體系包含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這些解釋權分別由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常委),司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和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主管部門)來行使,立法解釋居于權威地位。

 

由上可見,我國法律解釋制度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由"私家解釋""官方解釋"的過程,"官方解釋",法律解釋權一度由法院掌握,其后又改為立法機關,直至發(fā)展到今天的立法、行政、司法機關共同享有。

 

四、我國現(xiàn)行法律解釋權配置存在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對解釋權的配置在正確實施和彌補立法缺漏等方面發(fā)揮了較為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在:

 

首先, 1981年《決議》欠缺合憲性與合法性。我國司法解釋權和行政解釋權的法律依據(jù)源于1981年《決議》,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只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并沒有涉及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因此, 1981年《決議》擴大了《憲法》所確定的法律解釋主體的范圍。2000年《立法法》仍舊只承認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依據(jù)后法優(yōu)于先法原則, 1981年《決議》中相關規(guī)定的效力至少值得質疑。而且,即便是各機構組織法中,也只有1983年修訂的《法院組織法》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有權解釋法律, 1983年修訂的《檢察院組織法》中就并無檢察解釋的規(guī)定。如依后法優(yōu)于前法的原則,1983年新法生效以后的檢察解釋已于法無依。甚至有學者認為,根據(jù)最近的有關決定,中國法律解釋體制中的"檢察解釋"已經(jīng)被取消。

 

其次,立法解釋與司法解釋地位與作用的倒置性。根據(jù)我國法律解釋體系設計的意圖,立法解釋應該在整個法律解釋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但現(xiàn)實情況卻并非如此。這主要表現(xiàn)在司法解釋的過渡膨脹和立法解釋的萎靡。據(jù)統(tǒng)計,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和憲法頒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進行過一些立法解釋。但由于在1996年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法律解釋沒有使用明確的"解釋"文件,因此,對哪些屬于法律解釋的理解不盡一致。經(jīng)過甄別,確認的有21件應屬于法律解釋(4,而我國的司法解釋則非?;钴S。司法解釋的主體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jù)統(tǒng)計,目前有效的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的解釋約有2000多件,其中最高院的解釋約占了2/3。雖然量上的比較不一定說明全部的問題,但是過分的倒置性,的確已使得法律解釋中立法解釋的地位變得微乎其微,如果不對整個法律解釋體系的理論進行重新的構架,則很可能造成現(xiàn)實與理論的脫節(jié),從而使我國法律解釋體系的發(fā)展缺乏理論指導而走入誤區(q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法律規(guī)定的模糊性導致了實踐中司法解釋的混亂。我國司法解釋的數(shù)量雖然龐大,但也相當混亂,這種局面應該說與我國對法律解釋權配置的規(guī)定不無關系。因為我國的憲法和立法法都將法律解釋權賦予了人大常委會,為了確保立法機關在解釋法律方面的權威地位, 1981年《決議》和1983年修訂的《法院組織法》中只是簡單地規(guī)定了"凡屬于法院審判過程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就是這條簡單而又模糊的規(guī)定導致了實踐中司法解釋的混亂。這種混亂主要表現(xiàn)為兩方面。

 

一方面,何為"審判過程中"?何為"具體應用"?"審判過程"是指法院的整個審判工作還是某一具體案件的審判過程?"具體應用"是指某一部法律在審判領域的應用,還是某一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對于這些問題盡管頗有爭議,但事實上,最高人民法院的理解和做法是:凡屬于法律應用于審判工作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都有權解釋。出于這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幾乎沒有幾個是直接針對具體案件審判過程中的法律應用問題的,絕大多數(shù)屬于既不是在法律適用過程中也非針對具體案件,而是就普遍應用法律問題作出系統(tǒng)的具有規(guī)范性的抽象解釋,其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個準立法形式的規(guī)范性文件,在內(nèi)容上也不是針對某一條款或某一法律用語的說明,一般來說看不出它是在"解釋",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立法性文件。我國最高人解釋每每受到這樣那樣的指責,其原因和理由概源于此。

 

另一方面, 1981年《決議》中規(guī)定"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那就意味著只有最高院享有法律解釋權。但是,我們知道各級人民法院在裁判文書中,于認定事實之后判定結論之前,都有"本院認為"一語,針對本案案件事實就如何適用法律及其理由進行分析和闡述,其實這也是在審判過程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如果各級人民法院不享有解釋權,那這個判決結果是怎么出來的呢?實踐中,法官無權解釋帶來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法官裁判文書說理不充分,這其實與我國不承認法官有權解釋法律從而導致法官不敢大膽闡述對法律的理解和解釋不無關系。二是法官在選擇法律特別是在相互沖突的法律之間作出選擇時將會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一方面選擇法律必須識別兩個法律是否存在沖突,而進行這種識別的前提是法官必須對法律進行理解和作出解釋,但這種解釋權是不被承認的;另一方面,當法官認為兩個法律有沖突時,這個解釋還不是沖突是否存在的最終結論,必須逐級請示。這除了造成案件在曠日持久地等待中耗費當事人的精力和大量的司法資源之外,還培養(yǎng)了法官的依賴性,"請示"成了最大的本事。偶有法官大膽獨立一回,卻為自己的獨立判斷和解釋斷送了政治前程。三是二審法官對上訴案件進行法律審時,無法把握一審法官對他所適用的法律進行解釋的思維方式、推理過程以及價值取向,這給二審法官準確實際地進行法律審出了一個大難題。法律審應該是二審法官對一審法官適用法律的選擇和理由、對法律的理解和解釋結合本案具體情況的審查。由于一審法官并未對其如何理解法律進行解釋,所以其結果只能是所謂的法律審成了二審法官拋開一審法律適用的重新解釋,從而失去了"審查"的意義。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當前法律解釋權的配置方式盡管起過積極作用,但存在的問題也非常明顯,已經(jīng)難以適應我國當前法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對我國法律解釋權的配置進行改革非常必要。

 

五、完善我國法律解釋權的配置的建議

 

我們應當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fā),把我國的法律解釋權配置得符合科學和法治的要求,充分實現(xiàn)法律解釋的功能?;诖?span lang="EN-US">,參照其它國家和地區(qū)法律解釋權的配置狀況,我們在我國應當由誰來解釋法律的問題上談一些設想。

 

()制定法律解釋法,統(tǒng)一規(guī)范法律解釋活動

 

如前文所言,我國的法律解釋主體過于泛濫,它們的解釋權限、解釋的效力等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造成這一局面固然有我們對法律解釋的認識不足、我國法制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等諸多的原因,但我國沒有一部統(tǒng)一的法律對法律解釋活動進行專門的規(guī)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F(xiàn)行有效的涉及法律解釋的規(guī)范性文件中,除《決議》外,還有《憲法》(全國人大1982年通過)、《立法法》(全國人大2000年通過)、《人民法院組織法》(全國人大1979年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1983年修訂)、《關于行政法規(guī)解釋權限和程序問題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1993年發(fā)布)、《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工作暫行規(guī)定》(最高人民檢察院1996年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司法解釋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通過)等。從制定主體看,這些規(guī)范性文件有立法機關制定的,也有行政機關制定的,還有司法機關制定的。從層次性和效力等級看,這些規(guī)范性文件既有根本法,也有普通法,還有法律解釋和其它性質的規(guī)范性文件,效力等級不一。從內(nèi)容看,這些規(guī)范性文件并不協(xié)調,用語也不統(tǒng)一。這些規(guī)范性文件似乎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完善了我國的法律解釋體,實際上則是我國法律解釋體制混亂的一個根源。因為它們不僅加劇了各部門在法律解釋活動中"各自為政"的局面,嚴重違背法無二解的原理,而且在為不同主體所擁有的法律解釋權制造"法律根據(jù)"。為了消除這種局面,我們需要制定統(tǒng)一的法律解釋法。

 

制定法律解釋法是規(guī)范法律解釋活動的現(xiàn)實需要。我們需要用立法手段配置法律解釋權,規(guī)范法律解釋活動,維護法制的統(tǒng)一。制定專門的法律解釋法,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實踐中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它將涉及一國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和法律術語的含義統(tǒng)一化和規(guī)范化,有利于構造一個體系完整、結構嚴密的法律解釋體制。《牛津法律指南》一書認為,英國制定的《解釋法》(Interpretation Act),18371889、1978年數(shù)度進行修改,即英國解釋法至少制定于1837年以前。Reed Dickerson著《Legislative Draft-ing》及G.G.Thornton著《Legislative Draftion》均認為1850年制定的著名的Brougham's Act是現(xiàn)代解釋法的先驅。1954年北愛爾蘭制定《解釋法》,加拿大制定1967-68年《解釋法》。美國也有解釋法。香港制定有《詮釋和一般條款條例》。1983,聯(lián)邦秘書處(The Commenwealth Secretariat)公布了一個模范解釋法案(a model Interpretation bill)1984,西澳大利亞(Western Australia)頒布了一個相似于上述規(guī)范的《解釋法》。我們可以參照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解釋法,結合我國法律解釋的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弊端,制定專門的法律解釋法,明確法律解釋權的主體、法律解釋的原則、方法、效力等問題,建立協(xié)調、完備、統(tǒng)一的法律解釋體制。

 

制定法律解釋法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客觀需要。法治社會要求國家機關的一切權力的運行都必須有法律依據(jù),且其行使不得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限度?!稇椃ā?、《立法法》、《決議》等涉及到的關于法律解釋的規(guī)定雖然可以算作是有關機關行使法律解釋權的法律依據(jù),但這種體制的弊端前文已經(jīng)述及,跟不上法治建設的要求了。而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的法律解釋規(guī)則顯然不能成為其行使法律解釋權的依據(jù)和準則,也不能成為要求其它組織和有關人員尊重和遵守其法律解釋的憑據(jù)。必須由具有較高層次法律效力的規(guī)范性文件作出明確的統(tǒng)一的授權,法律解釋權主體的解釋才是合法有效的,才能得到認可和尊重。而這種規(guī)范性文件不管叫什么名稱,其實質上只能是法律解釋法。那些制定專門法律解釋法的國家和地區(qū)也是法治發(fā)展水平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qū)。在我國當前加強法治建設的大背景下,通過制定法律解釋法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已經(jīng)成為一種客觀需要。

 

()明確賦予司法機關法律解釋權

 

法律解釋是對法律的意義所作的說明,只有在法律的意義不明確時才能產(chǎn)生,但法律只有在同具體的案件事實相結合時才會暴露其僵化性、模糊性、不周延性等缺點。所以,法律只有在適用過程中,在被應用于具體案件時才需要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我國的立法機關,其任務是向社會輸出規(guī)則。它所輸出的規(guī)則應當是明確的、肯定的、沒有模糊性的規(guī)則,否則它就不會使之成為法律。盡管法律必定會有缺陷,但在立法機關看來它應當是完美的,它的缺陷是在實施過程中逐步暴露的,在法律產(chǎn)生那一刻不可能被發(fā)現(xiàn)。因此,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立法機關而非法律實施機關,從理論上說不可能發(fā)現(xiàn)法律的缺陷和進行法律解釋活動。即使法律在適用中暴露的缺陷反饋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說明,這種說明也只能是新的立法或者補充性立法,而不能被認為是立法機關的解釋。這樣看來,我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法律是不妥的,我們應當取消立法解釋。

 

法律制定出來就要被執(zhí)行。各種行政執(zhí)法機關是執(zhí)行法律的主體,它們具體應用法律的時候必然會發(fā)現(xiàn)法律的各種缺陷,因而也需要對法律進行解釋,這也是我國法律解釋體制中出現(xiàn)行政解釋的原因。由于我國立法水平相對較低,而我國當前又處在巨大的社會變革時期,制定的法律往往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法律解釋任務顯得很重要。在所有的法律當中,行政法占相當大的比重,它們的缺陷需要行政主體在執(zhí)法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并且通過行政解釋進行完善。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承認行政機關的法律解釋權,當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出現(xiàn)對行政法的不同理解時,將會使行政主體難以完成其管理任務。以上這些理由說明,行政解釋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行政機關應當享有法律解釋權。事實上這種認識是站不住腳的,理由有三點:

 

其一,行政機關行使的是行政權,是按照法律規(guī)定去分配社會資源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如果它享有法律解釋權,則可能會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去解釋法律和行使權力,就難以保證其執(zhí)法的公正性。

 

其二,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依法受監(jiān)督的,不僅要受到公民和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更要受到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當公民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不服而申請法律救濟時,一般會引起司法審查。如果行政機關享有法律解釋權,會使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無法進行,導致行政權的專橫。"如果以行政解釋為核心,不僅會違反行政法治的原理,也會使行政機關借助最終的行政法律解釋權而失去法律約束。"5 

 

其三,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行政權的行使具有單方意志性和效力先定性。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對法律的理解發(fā)生分歧時,即使行政主體不享有法律解釋權,也能保障行政管理活動正常進行。

 

以上三點說明,行政主體享有法律解釋權存在很大弊端,而剝奪行政主體的法律解釋權則不會影響行政主體正常的管理活動。如果行政機關解釋的是它自己制定的要求下級機關或者公民遵照執(zhí)行的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這種解釋在一定意義上是可以成立的,但這種解釋權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從終極意義上說,行政機關不能擁有法律解釋權,我們應當取消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解釋。

 

既然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都不能解釋法律,那么法律解釋權只能配置給司法機關了。在我們所考察的國家和地區(qū)中,無論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其法律解釋權最終皆由司法機關所掌握,也證實了這一點。司法機關來行使法律解釋權的原因在于:第一,法律解釋權是司法權的組成部分。司法是法律在具體案件中的適用,而適用本身必然包含著對法律的理解和解釋。理解、解釋和應用是三位一體的過程,司法主體在對法律缺乏理解和解釋的情況下適用法律是難以想象的。"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必然要對法律進行理解和說明,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法官對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并不是因為法官有法律解釋這樣一種權力,而是因為司法機關所擁有的司法權使然。"6)第二,所有的法律糾紛只能由司法機關作出最終裁決,此前的其它任何裁決都可以被司法裁決所推翻。如果司法機關不擁有法律解釋權,將危及到司法裁決的終局性。第三,司法機關作出的解釋比其它任何機關作出的解釋都更公正。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職權使它們能夠能動地分配社會資源和謀求自身的利益,它們進行法律解釋時很難保證其解釋活動不是圍繞著自身的利益進行。而司法機關只能被動地處理各種與自身利益無關的糾紛,在司法過程中獨立于當事人和案件利益之外,處于居中裁判地位,無法通過解釋謀求自身利益,其作出的解釋往往更加客觀和公正,更能贏得社會和當事人的認同。我國許多學者呼吁由司法機關來解釋法律,或許也是出于以上幾點的考慮。必須明確的是,我們主張由司法機關掌握法律解釋權,實際上是主張由審判機關而絕非檢察機關來解釋法律。檢察機關在進行法律監(jiān)督的過程中,盡管也確實需要理解、解釋和應用法律,但這種權力屬于行政權的范疇。檢察院同法院分享法律解釋權或者享有同等的法律解釋權是不可思議的,學者們提出取消檢察解釋的主張應當?shù)玫街С帧?span lang="EN-US">

 

()實現(xiàn)統(tǒng)一解釋與個案解釋的并存

 

法律解釋權應當由司法機關行使,但具體應當由哪些或者哪個主體來行使呢?我國的現(xiàn)狀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對全國的法院系統(tǒng)具有普遍約束力。但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解釋活動本身就是比較混亂的,既有審判委員會作出的解釋,也有研究室、各業(yè)務庭作出的意見、批復、通知、函等。為了規(guī)范自身的解釋活動,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6月發(f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司法解釋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根據(jù)該規(guī)定,199771日起,我國司法解釋的形式分為解釋、規(guī)定、批復三種,司法解釋須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以在《人民法院報》上公開發(fā)布的日期為生效日期。最高人民法院此舉雖然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規(guī)范其法律解釋活動的作用,但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種種弊端,學者們也提出了很多批評,而批評得最強烈的是司法解釋權侵犯了立法權。事實上許多法律制定出來之后最高人民法院都會發(fā)布一個關于適用該法律的意見或者規(guī)定,即對該法律進行司法解釋,解釋的條文甚至遠遠多于法律條文本身。最高人民法院不僅主動地進行抽象的法律解釋,而且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司法解釋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中強調它制定并發(fā)布的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儼然是在行使立法權。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常常事無巨細地對許多簡潔明確的法律條文進行重復性的批復,還表現(xiàn)得樂此不疲,"幾乎把我國的法官的理解能力假定為小學生水平,簡直令人詫異!"7)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使下級法院遇到問題層層上報,侵犯了下級法院司法權的獨立性,甚至培養(yǎng)了下級法院的惰性,另一方面變相地侵犯了公民的上訴權和申訴權,使上訴制度和申訴制度流于形式。

 

針對當前我國司法解釋體制的弊端,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解決意見。如有人提出讓包含了憲法解釋的司法解釋權回歸到各級法院的司法權中,使憲法進入訴訟,當公民的憲法權利受到侵犯而起訴時,法院不得以目前尚無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為由拒絕審判,并建立憲事訴訟制度,審查法律適用中被懷疑違憲的法律。還有人提出奉行權利本位,重申"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加強權力制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從著重對個案的監(jiān)督轉向對司法解釋權行使的監(jiān)督;注重知識積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應當與具體案件結合起來,通過判例具體闡釋法律。這些提法都很有道理,但在對法律解釋權的調整上還不夠,不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操作起來也不容易。我們認為,如果我們對我國的法律解釋權作出調整,由最高人民法院被動地行使統(tǒng)一的法律解釋權,由判案法官行使在個案中的法律解釋權,或許對克服我國當前法律解釋體制中的各種弊端會起到更好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統(tǒng)一的法律解釋權在我國具有明顯的現(xiàn)實意義。畢竟我國的立法水平還不高,許多法律在適用過程中顯得千瘡百孔,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些缺陷,為進一步的立法作鋪墊。同時,只要有理解,理解便會不同。在法律解釋問題上,很多分歧都需要一個權威的結論,否則法律的適用將難以進行。正如陳金釗先生所言,"由機關對法律統(tǒng)一來進行解釋是有其必要性的。這是完善法律的重要手段,也對解決在法律意義問題上的糾紛有重要作用。不然的話,關于某些法律的許多爭論就會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這不利于法律權威的形成。"我們這里所主張的最高人民法院的統(tǒng)一解釋是一種新的法律解釋體制,可以參照臺灣地區(qū)"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的解釋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內(nèi)部設置專門的法律解釋機構(或者由審判委員會)專職行使法律解釋權,但它不能像現(xiàn)在的體制那樣主動解釋法律,而是應申請被動地解釋法律。當有關申請人的請求符合某些條件時它就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解釋,否則予以駁回。關于申請解釋的主體、申請的條件、解釋的程序等,由法律解釋法作出明確規(guī)定。這樣的話,最高人民法院法律解釋機構既可以完成正常的法律解釋活動,又不會構成對立法權的侵犯,因為立法權是主動行使的權力,而法律解釋權是被動行使的權力。最高人民法院法律解釋機構到底可以解釋哪些機關制定的法律,它作出的解釋在我國諸多層次的法律體系當中處于什么樣的法律地位,怎樣對它的法律解釋活動進行監(jiān)督等問題,可以根據(jù)我國的現(xiàn)實情況作進一步的研究。但必須確定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統(tǒng)一的法律解釋至少要對法院的審判活動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否則這種解釋的意義便不存在了。同時,這種統(tǒng)一解釋是在法定情形下被動進行的,也就不會侵犯下級法院及法官正常的司法權,維護了各級法院司法的獨立性。

 

 法官在司法過程中行使對個案的法律解釋權,盡管在我國的法律解釋體制上尚未獲得認可,但在理論界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的主張了。法官在審理個案中解釋法律是司法活動的規(guī)律決定的,法官將抽象的法律規(guī)定同具體的案件事實相結合的過程是一個對法律的理解、解釋和應用的過程,他不可能作為宣告法律的喉舌機械地適用法律。當法律出現(xiàn)了模糊和空缺時,法官不能因為法律不明確而拒絕審判,他必須根據(jù)法律的精神和原則,根據(jù)公平正義觀念構建針對個案的審判規(guī)范,"在這些空缺地帶的一些限制之內(nèi),在先例和傳統(tǒng)的諸多限制之內(nèi),會有一些自由選擇,使這種選擇活動打上了創(chuàng)造性的印記"。(8)法官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司法活動使他的法律解釋行為顯得更為明顯,霍姆斯的"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jīng)驗"的名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不承認法官對法律的解釋權,等于剝奪了法官的智慧,也剝奪了法律的生命力和法院的司法權。當然,我們主張的法官的法律解釋權僅僅是指他在個案審理中的解釋權,對其它案件不能有強行約束力,但其合法合理公正的解釋可能會影響到其它案件。那么,承認法官在個案中的法律解釋權會不會導致法官專斷呢?一般來說不會,因為最高法院法律解釋機構的統(tǒng)一解釋對法官的解釋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同時法官的解釋活動還會受到當事人和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監(jiān)督,以及上訴、申訴制度的制約。在具體操作上我們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但法律上承認法官在個案中的法律解釋權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