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9084件,一線法官人均審理案件數達200余件。通過民事案件類案化解,實現了案件審理的分流類型化、流程集約化、效果最大化,從而打造了一條忙而不亂、擁而不堵的審理馳道。

  無縫對接

  暢通交通事故聯動“快車道”

  周一上午,設置在武進區交巡警大隊的武進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的調解室里人頭攢動。

  不到二十分鐘,馬老先生的案件調解成功了,他欣喜地說:“打官司前,有親戚告訴我,沒有小半年,這案子結不了。可我上周才遞交了起訴狀,今天事情就解決了。”

  2010年4月,武進法院在區交警大隊創設了江蘇省首家常駐式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三年以來,巡回法庭共高效審結交通損害賠償案件4159件,審理周期由原來的78天縮短至22天。

  據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庭長秦雪松介紹,通過法院、公安交警、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市保險行業協會的四方聯動,巡回法庭實現了“社會化調解+專業化審判”的成功結合。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交警積極做好調前準備工作,并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進行調解。調解成功需要出具調解書的,法院審核確認后當場制作并送達;調解不成功的移送立案。法院審理的案件,由保險公司事先核定賠償限額,法官在此基礎上組織調解,保險公司在調解書約定期限內及時賠付;調解不成功的,開庭審理后及時判決。

  “一個平臺、四方聯動”的立體式交通事故調處模式,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譽為“武進模式”,并在全省范圍內推廣。

  整合資源

  搭建勞動爭議化解“高架橋”

  “武進地處長三角中心,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勞動爭議案件增長速度快、解決難度大。為積極探索有效化解新路徑,我們主動與區人社局、區司法局、區總工會聯合,努力構建法院與各類資源聯動化解勞動爭議糾紛的綜合機制。”武進法院院長潘桂林表示。

  2010年11月,武進法院在區人社局派駐常州市首家勞動人事爭議巡回法庭,就地受理、就地審理勞動人事爭議糾紛案件。

  潘桂林介紹道:“巡回法庭借助了全區性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合理分流糾紛,提高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率。同時,加強裁審銜接工作,降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后的起訴率。”

  在今年7月,劉某以企業未足額支付加班工資、未繳納社會保險等原因,向巡回法庭提起訴訟。巡回法庭啟動訴前調解程序,約集雙方商談解決方案。最終企業同意支付劉某2.5萬元,這起案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被有效化解。

  據統計,截至2013年11月,巡回法庭共審結各類勞動爭議案件976件,平均審理天數僅34天,同比減少56天。

  發揮合力

  織密土地承包處理“寬帶網”

  武進區前黃鎮河網密布,漁業發達。前黃鎮政府決定對漁業養殖實行統一管理。這意味著,有34名養殖戶的魚池承包合同需要解除。這一規劃方案遭到了養殖戶們的堅決反對,鎮政府將34名養殖戶告上了法院。

  法官們走進了養殖戶們的魚棚,聽取意見。在由各家板凳、桌子組成的臨時“談判桌”前,法官與養殖戶拉起了家常。

  經過武進法院與鎮司法所調解人員等的細致有效的溝通,32戶同意解除合同,服從政府的統一規劃、開發、整合。

  將矛盾化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是武進法院處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宗旨。這類案件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且矛盾易激化,一案處理不慎即可能引發群體性糾紛。

  自2006年以來,武進法院辦結土地承包案件200余件,從未發生因處理不當引發的集訪、鬧訪事件。這其中的秘訣在于,法院主動介入,與村、鎮、區的各調解組織發揮合力,糾紛聯防、矛盾聯調、人員聯動,一張土地承包處理的“寬帶網”越織越密,實現了矛盾糾紛最專業、最經濟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