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最大限度地延伸司法‘手臂’,善于在保持司法適度謙抑的基礎上正確地界定法院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上的功能定位,是法院工作適應當前社會形勢變化不可忽視的課題。我們既要積極有為,又要堅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平江區法院黨組這樣闡述他們對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理解,這也成為全院上下的共識。

 

近兩年來,平江法院努力在社會管理創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切實做到多在源頭化解一個矛盾,多堵一個制度漏洞,多影響教育一批群眾,多樹一分正面形象,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巡回審判——老百姓“家門口的法院”

 

去年年初,在平江交巡警大隊里,身旁靠著一副拐杖的古稀老太憤怒地指著一個花甲老翁:“我都76歲的人了,你把我撞成傷殘,還不賠我錢,我怎么辦?”花甲老翁情緒激動:“我不是不賠,你要我賠十萬,我就那一點退休工資,我賠不起!”由于雙方一直對賠償數額達不成一致,騎電瓶車撞傷老太的老頭難以一次性賠付,受傷的老太說要讓子女鬧到老頭的家里去。

 

在場的張文娟法官一邊安撫兩位情緒激動的老人,一邊安排助手對事故相關材料進行審查。“兩位都是老人,撞成十級傷殘,涉及一筆不小的賠償金,老頭微薄的退休金恐難以支付,而老太除了醫療費,今后的生活自理也是問題。”張文娟法官一邊指導老太填寫材料辦理立案手續,一邊想著必須要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調解方案。經過向雙方反復做工作,最終確定了雙方都可接受的賠償數額。在老翁的兩個子女為他墊付一部分后,剩余金額由老翁每月從退休工資中拿1000元分期付給老太。   

 

兩位老人對處理結果都很滿意,老太說:“我年紀大了,不知道怎么去法院打官司,現在好了,法官就在身邊,麻煩事不麻煩了。”

 

這是發生在交通巡回法庭中的尋常一幕,每周三,是平江法院的法官到交通巡回法庭駐點辦公的日子。自2009年成立近四年以來,通過為當事人提供調解、咨詢、訴訟指導等一站式巡回服務,共參與巡回審判965件次,協調化解了大量糾紛,大大減輕了當事人訴累。

 

目前,結合交通巡回法庭的成功經驗,該院又相繼成立勞動人事爭議巡回法庭、消費者權益保護巡回法庭、東園社區巡回法庭,定點、定時、定人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同時,開辟流動式巡回審判的模式,將法庭開進醫院病房、看守所、學校、社區,大大增強了巡回審判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司法建議——必要的“多管閑事”

 

今年二月,某銀行蘇州分行法律合規部的負責人專程攜帶司法建議的回函到平江法院,找到刑庭庭長黃曉虹:“我們分行的領導對這份司法建議非常重視,這次特地派我們來向法院表示感謝,并希望對建議的問題跟你們作進一步的研討。”

 

今年一月,平江法院在審理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中,發現被告人將毒品藏匿在某銀行蘇州分行的銀行保管箱內。承辦法官在經過仔細的調研后發現,銀行保管箱在管理方面存在明顯漏洞,保管箱被用于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很可能再次發生,于是及時向銀行發出司法建議,建議其完善銀行保管箱出租業務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建立特定客戶篩選、預警等相關制度。分行在接到司法建議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將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向法院及時反饋,并表示已就這一案例編寫風險提示,提請銀行相關機構、業務部門加強防范,并將情況上報總行,希望引起全面重視。

 

法院身處社會矛盾的第一線,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許多新問題都會在審判實踐中呈現。黃曉虹庭長說:“我們現在對案件中隱藏的苗頭性問題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大家也養成了發現問題后主動了解情況,尋找對策,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通報的習慣,堵住各種管理漏洞。”

 

據了解,2010年以來,平江法院共向政府、公司、學校、律師事務所、銀行等機構、組織發出司法建議33份。所發出的特定地區婦女利用孕期哺乳期作案逃避處罰、市住建局在審理裁決案件時裁決庭組成不規范、加強公積金管理防止違規提取等建議,均得到有關部門的采納,回函率達5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些司法建議不但說服力強,法律依據充分,而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落地有聲,收到良好的效果。

 

司法宣傳——主動上門的“法律推銷員”

 

去年年底,在開展了一輪《公司法》巡回宣傳后,平江法院民二庭庭長沈錄印陸續接到萬達商業廣場等多家轄區內的大中型民營企業打來的電話,紛紛要求法院再到企業走一走,講一講,平江區工商聯合會也邀請法院結合轄區內民營企業的特點開展較為專業的法律培訓。沈錄印庭長很驚訝:“不下去走、不下去講不知道,只要我們的宣講內容設置科學實用,真正關心這些企業的規范發展,他們是非常歡迎和渴求的。”

 

在對收到的反饋意見和要求進行整理分析后,民二庭的法官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轄區企業的特點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確立了重視契約精神愛惜商業信譽、完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防范融資風險等宣講重點,精心設置課程,推出“平江民企講堂”法制宣講系列活動,進行新一輪更大范圍的法制宣講,受到廣泛好評。

 

目前,平江法院的司法宣傳工作已自成一套完善的體系,成立了青年法官宣講團、法律宣傳服務隊等成員相對固定、部署周密的規范化團隊,打造出了新蘇州少年法制課堂、新蘇州少年父母課堂、父母婚姻課堂等宣傳品牌,2010年以來,共有86名干警深入機關、部隊、企業、學校、社區開展法律宣講活動150余場,受眾達18000余人次,接待群眾法律咨詢500余人次,培訓行政執法人員、基層調解員200余人次。

 

“司法宣傳是法院的主業而不是副業。”法院要使出十八般武藝,把司法宣傳這項工作有聲有色地深入開展下去。主動走出去,問問群眾有什么需求,通過宣傳增進群眾法治理念,自覺預防法律風險,做好“法律推銷員”。

 

社會穩定風險預警——前移的社會風險“防火墻”

 

去年年底,立案庭法官注意到蘇州市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起訴業主拖欠物業費的糾紛大批量出現的情況。“我們在立案環節,對于批量訴訟就保持高度警覺,處理不及時極易引發群體性矛盾。”立案庭庭長周儉說。

 

為了深入了解案件的來龍去脈,立案庭法官走訪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部分被訴業主,了解到這一區域的房屋業主多為外地投資客,因出租率不高,房屋空置率較高,怠交物業費的情況較多。另一方面,部分業主通過拒交物業費來表達對物業公司服務的不滿,于是引發糾紛。

 

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法院立即向該區域所在的街道、司法所和物業管理公司發出社會穩定風險預警提示,通報案件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在收到提示后,在各方的協調努力下,物業公司進行了整改,加強了管理和服務,同時,法院不間斷地對糾紛進行調處,雙方的矛盾逐漸緩和,并愿意協商解決,遏制了該區域物業糾紛高發的勢頭。

 

“當前社會管理潛在的壓力和風險不斷加大,法院每一件糾紛的調處,每一件案件的審理都有可能引發社會矛盾,我們要防患于未然,整合社會資源,參與社會管理,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把風險降至最低。”

 

目前,平江法院已在24個街道、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單位建立了基層聯系點,暢通了社會穩定風險預警排查的聯絡渠道,一旦發現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苗頭,迅速與相應的基層聯系點取得聯系,發出預警提示,摸清矛盾根源,與基層組織合力做好矛盾的源頭預防和化解工作。在立案、審判、執行、信訪等訴訟過程中,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訴訟中發現的不穩定因素進行摸底排查,及時開展風險評估,進行風險分級,跟蹤防控。對矛盾尖銳、影響較大的案件及時向黨委、政府進行反映,爭取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化解。

 

去年年底,法院在區委政法委的組織協調和相關部門的配合下,經過艱苦調解,最終將22起針對平江區一家針灸診所的群體性醫療糾紛案件全部成功調解結案,使這一矛盾激烈,極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的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化解。

 

和諧共建——基層法治由“單打獨斗”變“握指成拳”

 

作為基層法院,法律文書送達、執行難一直是件頭疼的事。蘇州市作為長三角的發達城市,近年來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平江古城區因發展需要,許多老舊居民區被拆遷改造,城市加速變遷,但戶籍管理并未相應跟進,仍相對滯后,導致實踐中出現大量“人戶分離”的現象。

 

“明明按照戶籍登記地址去送達,卻經常找不到人,鄰居說是早搬走了,有時甚至出現我們按地址去送達,發現原來的小區早已夷為平地或成了商場,地名和路名也已更改的情況。”一名法官無奈地說。送達無門,往往導致執行難等問題也接踵而來。

 

今年三月,平江法院開展了解決送達難問題的專題調研,經過向社區、街道等建立和諧共建關系的基層組織進行走訪調查,聽取了基層組織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并依托與轄區內六個街道的基層組織和諧共建以來的良好互動關系,建立了社區聯絡人制度,充分利用基層組織在其轄區內人員、財產、人際關系等方面的信息優勢,有效協助法院開展送達、執行工作。

 

“像我這樣的非本地籍法官,對當地情況一無所知,以往碰到送達執行難,跑斷腿也無濟于事,現在向社區尋求幫助,效率大增。”一位年輕的外地籍法官這樣說道。

 

近年來,國家對基層司法工作日益重視,基層法治狀況也逐步改善,但作為與基層群眾接觸最多、聯系最密切的基層法院,目前仍然面臨著送達難、調解難、執行難等司法難題。在基層司法遇到難題的同時,基層自治也深陷困局,如基層管理職能和威信削弱,基層組織干部缺乏系統法律知識的掌握,調解糾紛能力不強,對當前社會轉型期間出現的新型矛盾,如房屋拆遷、征地補償等糾紛,難以應付,常常憑感覺盲目處理。要實現基層法治的推進,需要法院與基層組織實現優勢互補,緊密聯系,形成預防和化解矛盾,促進基層管理,強化基層法治的合力。

 

為了有效建立起這根發揮合力的紐帶,平江法院早在2004年初,即創造性開展“社區黨員法官服務崗”,支持社區建設。20053月,正式與轄區內的東園社區結對共建,后陸續拓展共建范圍。迄今為止,已與全區27個街道、社區、學校、企業和其他單位建立和諧共建關系。與共建組織建立了例會制度、聯絡制度和培訓制度。在共建期間,應邀協助人民調解;為社區政務出謀劃策;與社區居民、貧困學生結對幫困,對弱勢群體提供物質幫助和法律援助;捐款捐物,支持社區硬件建設;配合基層組織完善社區矯正工作,預防犯罪;每年對街道司法工作人員、社區調解員開展專業培訓;從基層組織干部、調解人員中優先選任人民陪審員等等。為推進基層法治做了大量工作,東園社區黨委還給平江法院送來“攜手共建和諧社區,執法為民無私奉獻”的錦旗。

 

多年來,轄區內已有27個社區被評為市級和諧示范社區,有4個社區被評為省級和諧示范社區,全區社會管理水平明顯提升,法治建設程度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