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 尚法 明斷 精進-南通港閘法院文化長廊解讀
作者:潘建明 徐健 發布時間:2010-05-19 瀏覽次數:1486
2010年初,江蘇南通港閘區法院被最高院授予“首批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稱號。覽港閘法院內外,法文化如春風拂面,茶香沁脾,彌人心扉。處處可見的法諺警語寓意深遠,大氣磅礴的浮雕壁畫蕩氣回腸,別具風格的辦公大樓莊嚴肅穆,精心設計的訴訟服務中心彰顯人文關懷。歷經數載,該院干警傾全力,集群智,博眾長,奏響了法治文化的新樂章。以“崇德、尚法、明斷、精進”為4個篇章的法院百米文化長廊集中了該院的文化精髓,讓我們一起走進她、解讀她。
“崇德”,崇即尊崇、尊敬;德乃道德、品質。“崇德”出自《尚書•武成》:“?信明義,崇德報功”。“崇德”簡言之亦即崇尚道德。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用善惡美丑進行評價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這里選取了兼具傳統倫理道德和現代公民內涵的“忠、孝、仁、義、禮、智、信、廉、和”九德,以精美的紫銅版畫的形式,表達了人民法官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道德規范的信念,工作中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力求德化于自身,德化于職責,德化于社會。以三代領導人闡廉論政的諄諄教誨,傳頌后人的古今名人廉吏事跡,干警由衷而發的廉政心聲,提醒每位干警要“尊道德之規范,沐廉潔之清風”。
“尚法”,最基本意思是崇尚法律,崇尚法治。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曾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因為,法律不僅是一套相對固定的規則體系,而且還代表著一種應然的社會狀態。作為司法工作者,法官必須樹立專業意識和職業神圣感,在工作中貫之以法律信仰,踐行“人民法官為人民”的莊嚴承諾,不畏權、不唯上,崇尚并維護法律及其彰顯的價值。這里塑造了享譽全球的十位法學家和法官的肖像,布置了中西方最著名的法律諺語,意在強調法律的規范和權威,也寓意法官應汲取世界優秀的法律思想和憲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效法古圣先賢,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匡扶社會公平正義。
“明斷”,“明”為準確把握案情,“斷”即就案情作出選擇判斷。意思就是明辨是非,公正裁斷。自古以來,人類在通往正義、自由、平等的道路上,總是伴著紛爭與訴訟前行。這里引用“世紀審判辛普森案”、“蘇格拉底之死”、“會審公廨”、“馬錫五審案”、“巧解桂香結”等古今中外一個個典型的案例,描述埃及法系、大陸法系、羅馬法系等九大不同類別的法律歷史傳統,來揭示不同時期法官的審判思維和法律理念,也昭示著人類尋求正義的艱難歷程。提示法官我們每一位法官要慎言、慎行、慎獨,要握好手中的權力,明白斷案,公正司法,為民解憂。
“精進”出自《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愿無倦。”本為儒家為學、做事的要求和佛教倡導的一種修行方法,即要努力不懈、勇毅不退、無有疲厭。非學不得以廣博,非思不得以深厚,非苦不得以歷練,非鉆不得以精進。現為精益求精,竭力向前之義。對法官而言,就是要隨時汲取新知,精進裁判品質。這里詳釋了該院全體干警在改革創新、審判執行、文明創建、能動司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過程中的精彩一幕,記錄了干警文娛活動中的開懷瞬間,展示了干警書畫攝影作品的才華橫溢,多角度、全方位的勾勒出港閘法院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司法為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