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法院反映當前毒品犯罪案件呈現的新特點并提出對策
作者:寶應縣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10-05-06 瀏覽次數:799
寶應法院對該院近年來審理涉毒品案件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當前涉毒品案件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一定負面影響,需引起高度重視。
一、當前毒品犯罪案件的新特點
1、案件數量和涉案被告人數均有所上升。該院2007年審理毒品案件10件12人,2008年審理涉毒品案件10件17人,2009年17件22人,2009年較2008年案件數和人數分別上升了70%和29.4%。上述案件中,犯罪形態多為販賣毒品,販賣人員由本地人為主轉變為外地人逐漸增多。這些情況表明了該縣已成為毒品的重災區,吸食毒品人員增多,毒品市場日漸走紅。吸毒人員的規模不斷擴大,將導致社會矛盾增多,影響社會穩定。
2、反偵查能力增強。毒品犯罪本身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運輸、販賣毒品更具隱蔽性。而犯罪分子往往也具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選擇歌舞廳、旅館等人員復雜、流動性大、環境混亂的場所進行交易。有的犯罪分子歸案后,避重就輕,不如實供述罪行。例如一被告人雖然與他人共同犯罪,但歸案后否認全部犯罪事實,拒不認罪,零口供導致毒品案件的審理難度日益加大。
3、重刑率明顯提高。2007年該院審結的案件中,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僅2人,毒品交易數量最高為
4、新型毒品出現。以往,犯罪分子運輸、販賣、持有的毒品基本是冰毒、海洛因等傳統類型的毒品。而近年來,傳統類型毒品雖仍占據犯罪交易市場,但K粉、麻谷等混合型毒品不時出現,為毒品鑒別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成因
一是巨大的毒品市場和高額利潤的誘惑?,F代社會,一部分人精神空虛,意志消沉,以吸食毒品來尋求精神方面的安慰和刺激,導致毒品市場悄然興旺,而毒品犯罪利潤極高,使得販毒人員鋌而走險,把販賣毒品作為致富捷徑,導致毒品犯罪屢禁不止。同時,毒資費用相當高昂,部分吸毒人員難以承受,便以販養吸來維持自身對毒品的需要量,此外,還誘發了盜竊、搶劫、賣淫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
二是對毒品危害性、毒害性宣傳不力。經過多年的宣傳,群眾雖對毒品的危害具有一定的認識,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認識不足,特別是對K粉等新型毒品的危害。一些年輕人錯誤地認為吸食冰毒不會成癮,對嘗試吸食冰毒抱有強烈的好奇心,甚至認為吸食冰毒是一件時髦的事。加之毒品犯罪分子散布吸毒可治頭痛、失眠、減肥提高性功能等,致使一些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不知不覺加入了吸毒行列,吸毒人員的增加,導致毒品案件的高發。
三是毒品違法犯罪打擊力度不夠。一方面是由于禁毒措施不力,未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禁毒的態勢,有關機關對吸毒人員的幫教措施沒有全面落實。二是由于毒品犯罪收集證據難和法律規定的限制,致使打擊力度不夠。目前毒品犯罪多以零包販毒為主,販毒分子一般采取單線聯系或一對一交易,不易突破口供。此外,對非法持有毒品罪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較高,處刑較輕,不利于打擊毒品犯罪。
三、建議和對策
毒品犯罪會引發多種社會危害性,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打防結合,最大限度地遏制毒品犯罪和吸毒的蔓延,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完善禁毒司法制度。要完善禁毒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和制裁毒品犯罪;要強化禁毒機構,不斷提高禁毒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提高隊伍的整體戰斗力。
2、加大毒品危害宣傳。加強社會禁毒教育,通過各種形式,宣講毒品危害,使人民群眾了解毒品危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遠離毒品,抵制毒品。同時,要發動和組織社會力量對毒品的種植、加工、銷售、吸食等環節予以舉報和查處。
3、健全各類戒毒機構。政府各部門應積極倡導和建立強制戒毒機構,協調配合,對吸毒人員進行治療、教育和管理,幫助他們戒除毒癮,回歸社會,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
4、加強毒品原料監管。職能部門要加強和完善麻醉品和精神藥品等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打擊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從源頭上遏止毒品的生產和運輸、銷售。
5、嚴厲打擊毒品犯罪。要堅持嚴打整治與長期斗爭相結合,發揮整體作戰優勢,積極探索禁毒斗爭形式,嚴厲打擊各種毒品犯罪行為,力求從根本上遏止毒品犯罪繼續蔓延,凈化社會治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