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來,江蘇省宿遷法院先后有11篇論文在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上獲獎,其中全國一等獎2篇。24篇論文在全省獲獎,其中特等獎2篇。市中院連續四次被評為全省法院學術討論會組織工作先進獎。4月初,全省法院第十次調研工作會議上,宿遷市六家法院有三家被表彰為調研工作先進集體,四名同志被表彰為先進個人。

 

在先后有兩名調研骨干被抽調到省院研究室的情況下,宿遷法院調研工作仍然成果不斷,屢綻奇葩,有人稱之為調研工作中的“宿遷現象”,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公丕祥要求宿遷中院“很好地總結一下工作經驗,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日前,筆者專門就“宿遷現象”進行了“調研”。

 

活力:在實踐中迸發

 

朱千里是宿遷中院研究室調研骨干,從2005年在《審判研究》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起,小朱的創作勢頭一路高歌猛進,已有10多篇論文在省高院或最高院的學術研討會上獲獎。去年他撰寫的《在形式與實質之間——論刑法解釋的合理性審查》再次獲得最高院一等獎,成為全省唯一一名獲此最高獎項的作者。談起自己的成功經驗,朱千里形象地說,調研應與審判工作有機互動,既不能單純拿筆搞調研,也不能舉起法槌搞單純的審判,調研人員必須從審判中來,再到審判中去。

 

“審判—調研—審判”是宿遷法院調研工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模式。朱千里有調研天賦,但“小荷才露尖尖角”,院領導并沒有急于把他調進研究室,而是讓小朱在業務庭又磨練了兩年。小朱在行政庭做書記員,到刑一庭做助審員,2006年調入研究室后,仍然經常往業務庭“跑”,參與審理或主審各種類型的疑難復雜案件。

 

審判的過程,也就是調研的過程。筆者在該市的調研工作聯絡員圖表上看到,兩級法院50多名專兼職調研人員,每人都有疑難復雜案件審理目標任務。審判活動成為調研工作最具活力的源泉,提高了調研人員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也提高了調研文章在審判事務中的實用價值。

 

而該市實行“全員調研戰略”,給每位審判人員壓擔子,并特別要求院庭長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更為調研工作注入了活力。泗洪縣法院院長劉懷、沭陽縣法院院長李其蘇、中院行政庭庭長耿輝等基層法院和部門領導,既是審判管理能手,又是調研工作強手,他們緊密結合法院工作和審判實務撰寫調研文章,帶動了全院調研工作開展,引領全市法院形成了濃厚的調研工作氛圍。據統計,該市法院去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調研文章260多篇,其中45%出自院庭長之手。

 

課題:在“大局”中孵育

 

去年春天,宿遷發生了“國泰百貨”法人棄企出逃案,這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宿遷地區商界發生的影響最為惡劣的案件。聯想到此前一系列的企業破產糾紛,宿遷兩級法院更加關注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快速派出人員深入涉案企業開展專項調研,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了一份有分量的調查報告,列舉了非常時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并相應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若干建議。中院黨組依據該報告先后出臺了《關于為“保增長、促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十八條措施》等一系列依法服務大局的文件,兩級法院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得到了黨委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有關企業的高度贊揚,認為全市審判機關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司法保障作用”。

 

為加強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該市法院對近年來侵犯“洋河”、“雙溝”等馳名商標專用權案件組織了專項分析,并配合省法院在洋河鎮召開“全省法院馳名商標司法保護研討會”,圍繞馳名商標的保護難題,提出了具體措施和建議,形成的專項報告被省高院采納后,對推動全省馳名商標司法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9年,宿遷中院被省法院評為服務“三保”工作先進集體。

 

“為經濟發展大局服務,為保障民生服務,是審判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法院調研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的方向。”宿遷中院一位領導告訴筆者,2006年以來,兩級法院就房地產案件、大調解機制、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新農村集中住點建設、非法集資等30多個重點調研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提高了申報“省重點”和“國重點”的“命中率”,先后承擔了《和諧社會目標下行政審判職能的定位與發揮》、《關于完善案結事了糾紛解決機制的調研》等多個全省法院重點調研課題。參與了全國法院重點課題《關于民俗習慣在司法審判中的適用研究》、《新時期人民司法的創新與發展》相關部分的調研。

 

成果:在“平臺”上收獲

 

媒體平臺。宿遷中院有三份調研主打刊物,一份是《宿遷審判》,一份是《宿遷調研》,還有一份是電子刊物—《宿遷法院網.精品調研》。除了編發全國學術研討會獲獎論文,每年中院都聯合一家基層法院開展有獎征文活動,鼓勵干警踴躍投稿,將獲獎作品刊發于上述自辦刊物。迄今,這三份刊物已刊載干警各類調研文章近千篇。該市法院還協調有關省、市級報刊、網站等媒體,為干警在專欄發稿提供交流平臺。

 

活動平臺。該市積極“備戰”全國、全省法院每年一度的學術研討會等論文評比活動,提前組織參加學術研討的人員進行座談,就論文的創作思路和寫作過程以及調研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交流探討。組稿期間,邀請國家法官學院、省高院有關專家到宿遷舉辦講座,對提交的論文提綱及論文初稿進行點評、指導。論文完稿后,又組織作者進行研討,互相修改、點評,以使精益求精。該市還以組織召開交流研討會、邀請名師來宿輔導等形式,推動重大專項活動的開展,為調研工作尋找突破口。在全省審判經驗總結專項活動中,該市共形成48篇審判經驗,經篩選向省院報送24篇,有5.5篇在全省獲獎,其中人民法庭建設工作機制經驗獲全省法院優秀審判經驗一等獎。僅2009年,該市有10篇案例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報》選用,位居全省前列。

 

精神平臺。該市法院多方施策,穩定調研工作隊伍,使調研人員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兩級法院均設立了藏書在10000冊以上的圖書資料室,為調研骨干配備了手提式電腦。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障調研工作,對學術論文在全國或全省獲獎、案例被最高院《公報》采用等重點調研成果,不但給予作者物質獎勵,還分別視情予以記功或嘉獎。該市調研人員優先參與學歷教育,65%以上為研究生學歷。僅去年以來,兩級法院就有22名調研成績突出的人員被提拔到領導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