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崇安法院不斷探索和完善陪審員管理模式
作者:姚鑫 發布時間:2010-04-13 瀏覽次數:1260
“法官往往從法律的角度考慮問題,從人民群眾中選舉出來的陪審員會更多從社會情理角度提出意見,尤其在民事案件的調解中,社會情理的參與使案件更具有公信度”。崇安法院政治處深諳陪審員工作對民事審判的重要性。
08年3月,崇安法院面向社會又公開選任了13名人民陪審員。這樣19位精挑細選的陪審員,分配到各個庭室。19位默默工作的人民陪審員來自婦聯、審計、工會、教育、證券、法律、教育、統戰部門、裝飾協會、行政機關等多個部門,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均為大專以上學歷,有碩士研究生1人,使人民陪審員的職業結構、知識結構同以前相比都有了較大的改變。
注重培訓加強提高執業能力
提高人民陪審員的履職能力,培訓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崇安法院政治處非常重視陪審員培訓工作。為了促進人民陪審員的角色轉變,熟悉審判工作運行規律,盡快適應審判工作需要,崇安法院高度重視人民陪審員的上崗前業務培訓和年度培訓。培訓前,黨組專門開會研究培訓方案,出臺了《人民陪審員培訓意見》,明確提出人民陪審員的培訓以提高審判業務技能、提高案件審判質量、依法履行陪審職責為目標。
每年都組織人民陪審員進行業務培訓,由院領導、業務庭庭長和資深法官進行授課,并組織觀摩開庭。結合審理刑事、民商事和行政案件的具體要求,通過與陪審制度緊密相關的法學基本理論和審判實務知識的培訓,切實提高人民陪審員在各類案件審理中的事實認定能力、證據采信能力和法律適用能力,確保人民陪審員的作用在以后的審判工作中得到充分發揮。
由于基層法庭審理案件類型多樣,尤其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較多,通過采取集中授課、專門輔導、庭審觀摩等形式,不定期對人民陪審員進行培訓輔導,在學習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側重于培養調解能力和溝通技巧,著重探討找準法律規定和民意溝通的切入點問題。
參與審判發揮宣傳教育優勢
人民陪審員來自社會各界,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陪審員參與和陪審員在庭外的以案說法,使廣大群眾無形中得到了“零距離”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人民陪審員參與審判工作,充分發揮陪審員在審判工作中的宣傳員、監督員作用,也使法院的判決更容易為社會公眾所信任,使裁判結果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
在一件搶劫案件中,被告人吳某雖然只有15歲,但卻有兩次偷竊史,因為年齡太小而沒有被處罰。吳某從小隨父母親生活,經常離家出走,缺乏親情關愛。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其過早輟學,浪跡社會,出沒在網吧、舞廳等地,認識了一些不好的朋友,缺少錢花,幾人聚在一起臭味相投,最終實施搶劫,落入法網。
人民陪審員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了解到吳某父親是個水泥工,母親是清潔工,忙于生計,無力監管子女,當吳某某出現沉迷上網而時常逃學、結識社會不良青年,混跡其中等不良行為時,其父母未充分重視,沒有采取得力的管教措施;而當其出現盜竊等違法行為時,其父母又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以嚴厲打罵進行管教,反而激起其逆反心理,一氣之下,吳某從高架橋上跳下,不僅花光了家里兩萬多積蓄,現在其走路也一瘸一拐。陪審員當庭對未成年的吳某進行思想教育,鼓勵其好好學習,對其父母提出批評,進行著普法教育。
人民陪審員均是經過民主推薦產生,他們直接參與審判案件,更多的是對審判工作的全程監督,發揮陪審員的監督作用,是提高案件審判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對法院維護公平正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督導和檢驗。有些案件需要考慮審判效果的較多。一些案件其本身在法律層面并無難度,然而由于案件自身的一些特殊原因導致此類案件極大地考驗著審判工作的細致。
化解糾紛 重點突破巧解難題
“一地雞毛”的家事糾紛往往都是各執一詞、矛盾錯綜復雜,審理案件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的法律知識,還需要豐富的經驗,尤其像家庭暴力、財產繼承、贍養撫養等難解案件,更要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人民陪審員,發揮專業特長,靈活調解糾紛,幫助當事人找到問題癥結所在,說服或鼓勵當事人達成調解合意。同時,根據不同案件的具體特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開展調解,努力提高家事糾紛調解工作實效。
因樓板滲水導致樓下居民財產受損,鄰里之間為此“對簿公堂”,受損方提出了上萬元的賠償訴求,然而庭審中,因司法鑒定的成本較高,雙方矛盾激化。原告馬家、被告張家均住錫城廣益佳苑小區,是上下樓的鄰居。去年夏天,樓上張家裝潢時,拆除了部分墻體,進行地磚鋪設切割施工時,客廳地面積水,導致樓下馬家的房子出現滲水,墻面漆脫落。張家訴至崇安法院,在訴訟中提出要對房屋的漏水原因進行鑒定。
然而考慮到滲漏鑒定的程序十分復雜,專業鑒定人員要將張家客廳的客廳地磚挖開分設五個點圍堵后灌水作業,測試是否滲漏,對客廳的破壞性很大,滲漏鑒定費用高達二萬元。張家媳婦患有癌癥,常年在家休養,拒絕做滲漏試驗。雙方對立情緒嚴重。
了解情況后,人民陪審員多次主動前去協商處理矛盾,聯系居委和物業協助處理,人民陪審員實地查看發現張家的房屋事發半年后未再滲漏,經預測滲漏導致馬家的墻面漆脫落等損失遠低于鑒定費用,如一方堅持鑒定不僅會增加各自的訴訟負擔,更有可能引發激化新矛盾,以后鄰居間見面也尷尬。
據此陪審員現場當起協調員,分別與各方當事人曉明利害關系,拿出幾套調處方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雙方達成了賠償和解協議,最終馬家同意了張家提出的賠償金額,撤回了滲漏鑒定的申請,從法院撤了案。
人民陪審員生活在基層,了解群眾的優勢,發揮他們較強的溝通社交能力,陪審員大都可以通過自己較強的調解能力,使當事人握手言和,息訴止爭。去年,崇安法院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無一案件受到違法審判責任追究和因當事人不服裁判而涉法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