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訴李某、丁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王某與李某系朋友關系。2015年3月6日,李某向王某出具借據(jù)一張,寫明“本人李某于2012年5月20日向王某借款20萬元,用于裝修位于金湖縣城陽光新城的房屋及生活費用”。2017年4月10日,王某訴至法院,認為李某向其借款20萬元屬夫妻共同債務,要求李某與其前妻丁某共同償還。庭審過程中,李某辯稱已將該借款交予丁某,用于裝修位于陽光新城的房屋和交付孩子上幼兒園的3萬元費用等。李某還辯稱,在離婚訴訟時,因時間倉促忘記提這筆錢了。丁某對此不予認可,并提供了陽光新城房屋系2011年底前已裝修好的有關票據(jù),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大部分由雙方父母資助的證明材料。

另查明:李某與丁某于2008年5月1日結為夫妻,2015年6月8日經(jīng)法院主持調(diào)解,雙方達成離婚協(xié)議。在調(diào)解過程中,經(jīng)法院詢問雙方有無尚未處理的債權債務,雙方均明確表示沒有。

李某與王某均認可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丁某作為李某的妻子,是否應承擔共同償還義務,對此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借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根據(jù)已查明的事實,李某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向王某借款并寫明用于家庭生活,現(xiàn)丁某辯稱對該筆債務并不知情,并非用于家庭生活,其雖提供了有關證據(jù),但不足以證明本案訴爭債務為王某與李某的個人債務或者《婚姻法》第19條第3款規(guī)定的情形,故對丁某的抗辯意見,法院不予采納。現(xiàn)王某起訴要求李某與丁某共同償還訴爭借款,法院予以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丁某是否應當與李某共同向王某償還借款,而能否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一要看夫妻有無共同舉借的合意,二要看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而從本案的借款證據(jù)和事實看,丁某對李某借款不予認可,李某不能證明借款是用于房子裝修和孩子上學,王某也不能證明丁某與李某有借款的合意。僅以“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借款為依據(jù),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缺乏法律依據(jù),所以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雖然《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但該條的適用是以《婚姻法》第41條為基礎的。即在無法適用《婚姻法》第41條判斷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還是夫或妻一方個人債務的前提下,才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本案王某主張的2012年5月20日形成的20萬元債務,系被告李某所借,被告丁某并不知情且否認上述債務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原告王某及被告李某提供的證據(jù)均未能證明兩被告對此借款有共同舉債合意及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且李某辯稱其在離婚時忘記這筆借款也有違生活常識。綜上,原告王某要求被告丁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于法無據(jù),不能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