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金閶城畔的朵朵“金花”們
作者:耿莉 王達雷 發布時間:2010-03-08 瀏覽次數:1572
憶起昔日蘇州,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迤儷且飄逸、精致且細膩的小橋流水江南人家,吳儂軟語粉墻黛瓦;談起今日蘇州,人們會不禁想起姑蘇城外金閶城畔鐵肩擔正義、柔情化干戈的女法官們。
蘇州市金閶法院現有在編干警77名,其中女干警39名,占全院干警總數的50.64%。該院去年結案2702件,一半以上由女法官審結。結案最多的“辦案狀元”連續五年被女法官摘取。這些“金花”們在人間天堂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頌歌。
張邁:無數個“請”字折服人
張邁已辦案十六載,收到當事人的錦旗若干面、感謝信若干封,受到上級部門表彰若干次,江蘇省法院系統二等功一次、蘇州市法院系統三等功兩次、蘇州市“十佳法官”……,一大堆“紅本子”和“紅綢緞”塞滿了她的文件柜。榮譽面前,她淡定而從容地說:“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呶,一件跨度逾十年,涉及多家法院調解與判決,當事人始終不服,三番五次上訪的返還投資款糾紛案竟然被她解決了。秘訣在哪兒?張邁輕描淡寫地說:“我就是實地調查取證18次,庭審3次。”口中簡簡單單的“18次與3次”其實已經折射出張邁在十幾年法官生涯中,牢記肩上重擔,心懷百姓利益,注重調查實踐,掌握案件火候,尋找利益質點的崇高司法追求。
“盡管她沒有支持我的全部訴訟請求,但我被她法庭上脫口而出的無數個“請”字所折服。”這位七十高齡的案件當事人在案子宣判后由衷感言。
張娟霞:且讓農民工“消消氣”
在十八年的法官生涯中,張娟霞得到百姓的夸贊不計其數,她卻謙虛地說:“這些是群眾對她的錯愛。”然而,正是百姓的這份“錯愛”,讓她如此的熱愛法官事業,如此的關心百姓冷暖。
“反正我上無老下無小,你們要是不給我討個說法,我把你們殺光!你們本地人維護本地人,欺負我們農民工……”這位說話無比憤恨的農民工胡清華后來卻給張法官送來了“伸張正義、還我公道”的錦旗。原來,在蘇州打工的胡清華與房東因房租費問題發生糾紛,鬧到公堂,自認為蘇州法官很“排外”,情緒異常激動。張法官接手案件后趕緊與胡清華交流溝通,沒想到胡清華卻惡言惡語,不理不睬。面對此情此景,張法官耐心傾聽,待胡清華“發泄完”才態度誠懇地向其辯法析理,語氣柔順、娓娓道來……
面對無禮謾罵,張法官卻說:“農民兄弟在外受委屈心里憋得慌,且聽聽他們的訴說,好讓他們消消氣。”
李鳳云:夜間伏擊“捉拿老賴”
為什么12次次次都能捉到楊大偉?李法官的一句“邪不勝正!”深深地觸動著無數人的心靈。這位說起話來斬釘截鐵、做起事來雷厲風行的女法官已在執行一線奮斗了近二十個春秋。為了伏擊“老賴”,李法官有時候蹲點十幾個小時。腰椎病、頸椎病這些多年來堅守執行一線埋下的病根經常把她折騰得痛不欲生。
院領導叫她到其它庭室“歇一歇”,她卻調侃說:“頸椎和腰椎不好的人需要多活動,您突然不讓我‘動’,‘神經根’粘連起來會更疼!”
林豐:同是“孩子媽”我懂您
“法官媽媽”是“涉少”案件的孩子們對她的愛稱,她就是林豐。
今年2月初,她承辦了一起“情理兩難”的撫養費糾紛案。原告是三歲寶寶,代理人是年輕無助的媽媽;被告是精神病爸爸,代理人是年邁無能的媽媽,兩位老少媽媽惡語相向,毫無調解余地。然而,林法官卻讓奇跡發生了。她“三顧寒舍”:第一次上門,她聯合居委會同志給被告辦理了“低保”,只字未提撫養費的事;第二次上門,她給老媽媽帶來了蘇州權威精神病院的相關資料和病例,還是未提撫養費的事;第三次,她拿出了寶寶的照片。看著相片上的孫女,老媽媽心軟了,“我也想出錢養寶寶,但又擔心將來我們不在了,誰來照顧寶寶她爸,所以想把錢留給他!”
“同是‘孩子媽’我懂您!您現在才五十來歲,等您七十多歲的時候,寶寶已長大成人,那時自然應由她來接班照顧爸爸了。”她耐心地算著撫養賬。老媽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編后語
大象無形,大音聲稀。蘇州市金閶法院的這些“金花”們用智慧書寫著法院的成長歷程,用柔情化解著凍結的靈魂,用忠誠守護著古城的平安,用堅毅開拓著司法公正的坦途,用剛強追求著司法為民的畢生信念。我們毋須用筆墨去一一描寫每一朵“金花”的先進事跡,因為她們的事跡中都凸顯著共同且永恒的信條:眼睛里都充斥著對非正義的憤恨,都飽嘗著對弱者的憐憫,都憧憬著當事人的未來;心靈中都透出法官的耐心與愛心,對得起當事人的期待,經得住人民的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