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刀馬旦”到女法官
作者:孫 敏 發布時間:2010-02-09 瀏覽次數:1052
陳燕萍,靖江一名普通的基層法庭法官,沒審過什么大案要案,卻成為全國33萬法官學習的榜樣。法庭上,她明辨是非、言辭犀利、一身正氣。讓人難以想象,30年前,她還曾是一名淮劇演員,能在
1979年,陳燕萍考入江蘇建湖藝校,開始學習淮劇,當時學的是刀馬旦。這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角色,它非同于花旦、青衣、老旦,要求基本功扎實,唱念做打樣樣精通。陳燕萍回憶說,四年藝校學習過程,練功吃了不少苦。那時候,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來練功,練到七點鐘,先是練武功,然后形體、音樂,然后練唱腔,一整套下來還有文化課。
“刀馬旦的練習經歷,磨煉了我的韌勁、冷靜和敏銳的判斷力。”陳燕萍笑著回憶說,當時練功最高峰的時候,她可以在
書香門第出身的陳燕萍,從小還被父母要求學習琴棋書畫。陳燕萍會彈琵琶,也學過素描、國畫、書法等。她告訴記者:“小時候的繪畫老師,對我也很有影響。他告誡說:你不能心浮氣躁,在任何時候都要冷靜,做一個理智的人。”
這些經歷對陳燕萍后來的審判工作,都有著極大的影響。陳燕萍說:“無論當事人再急躁、再鬧,我都能保持一個很冷靜的態度,會想辦法用什么語言、什么方法來控制住局面,讓當事人冷靜下來聽我說,而不是用法警、或者是法槌來對待當事人。”
1983年,陳燕萍藝校畢業后在淮劇團里干了兩年,1985年她考入電大,學習圖書管理學專業。3年電大畢業后,正逢那一年江蘇省統一招干考試。陳燕萍回憶說,當時有公檢法、銀行、稅務、工商六家機關招干,她的父母親幫她報了考法院,所以,“是我的父母給我選擇了法官職業。”
陳燕萍的父母都是醫生。對法官這個職業,當年的陳燕萍只覺得很神圣、很威嚴。那個時候的法官戴著大蓋帽、戴著肩章,在陳燕萍看來也很漂亮,很神氣。直到上班第一天,父親的一番談話讓陳燕萍從此對法官有了新的認識。
陳燕萍15歲就參加革命的父親,終身保持著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和理想信念,對孩子們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陳燕萍當年考入法院,第二天要去報到的時候,父親跟她談了一次話。父親對她說,“知道為什么要給你選擇法官這個職業嗎?醫生救死扶傷,法官主持正義;一個治療肉體的病痛,一個調整社會關系的癥結,都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你要牢記法官前面的‘人民’兩個字。”這席話讓陳燕萍終身難忘。
21年法院工作的學習和歷練,陳燕萍已經從當年的法律“門外漢”成長為今天的“辦案能手”。現在,陳燕萍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句她最喜歡的格言,這是英國法學家柯克的一句話:“法律是一門藝術,在能夠獲得對它的認識之前,需要長期學習和實踐。”
正如陳燕萍曾經的學藝生涯,法律也給了她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舞臺,不過這個藝術不是戲曲展現的美的藝術,而是追求公正與愛的善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