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會管理,擔當社會責任,是新形勢下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政治使命。自2008年起,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風暴席卷全球。江蘇,作為地處長三角這一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省份,最早體會到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在中國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面臨重大的危機與考驗中,江蘇法院能動司法。在全力運用司法職能服務“三保”,延伸審判職能中,法官更多地把自己看作成“社會工程師”,廣泛而深入地開展了人民法院聯系企業活動。

 

 

全面啟動聯系企業活動,

是司法能動觀念在現實中的具體應用

 

【聯系實例】去年109日上午9時,泗洪“法企文化”共建活動拉開了序幕。那天,泗洪法院院長劉懷與雙溝酒業公司和江蘇波司登發展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老總簽訂了共建協議書,確立了目標、原則、方式、內容等。在共建的原則中,把必須正確處理好司法能動與司法被動、能動司法與依法司法、個案公正與社會公正、服務企業與廉潔司法、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的“五大”關系寫入協議書中。

 

【領導觀點】張新實(宿遷市委書記)“法企文化”共建活動很有創意,在全國首次見到,是新形勢下法院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效對接。“法企文化”共建是法院切實找準司法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共振點,成為我們宿遷軟實力建設的又一響亮品牌,充分體現了“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司法主題。市委很滿意,我個人十分贊賞。

 

【記者觀察】記者那天也在共建活動的開幕式現場。在升國旗、奏國歌中,省高級法院院長公丕祥與張新實喜做“紅娘”,為活動周揭幕。公丕祥在講話中認為,這對于全省各級法院創新聯系企業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聯系企業長效機制,很有啟發和借鑒意義。張新實表示,這一全國首創的共建活動,將為企業文化與法院文化注入新的生機與內涵。

 

對于司法運行方式的定位,歷來存在著司法能動與司法克制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江蘇在開展法官聯系企業活動之初,法官之間也曾有過激烈的討論。公丕祥在接受采訪中認為:“我國正處于社會變革與轉型時期,法的安定性與社會變遷性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須通過政策考量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使法律的適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在驟然而至的金融危機面前,這一要求顯得更為迫切。以企業為平臺,主動‘走出去’,問需在先;以法院為平臺,主動‘請進來’,幫扶到位。全面啟動聯系企業活動,這是司法能動觀念在現實中的具體應用。”

 

耳聞處于風口浪尖的企業的呼喚,江蘇高院決定,從去年31日起,全省各級法院全面開展“人民法院聯系企業”專項行動,組織廣大法官深入企業,全面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準確把握企業司法需求,提出對策建議。南京中院針對轄區特點,把聯系企業的重點放在金融、外貿、房地產、國有重點企業等重點行業,開展了“三幫五服務”活動。這一活動針對性很強,效果很好,市委給予了充分肯定。最高院院長王勝俊在江蘇調研時,稱贊這一做法是有特色的能動司法。國有大型軍工企業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正平感慨地對記者說:“法官過去是‘坐堂’問案,現在是‘出堂’辦案;過去是不告不理,現在是出門‘巡診’。法官聯系企業,強調能動司法,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背景,非常有生命力。一年來,我們感受到了法院前面‘人民’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把黨組會開進企業去”。理士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蘇省蓄電池研發生產基地,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415日,金湖縣法院院長趙文帶領全體黨組成員到該公司召開現場會,解決因金融危機帶來的涉法難題。趙文說,堅持能動司法,具體落實到聯系企業中,要找到司法工作與經濟發展的最佳點,為企業經營擺脫危機囹圄。淮安中院創新聯系機制,深入開展“兩聯一掛”活動,形成了覆蓋全市1489家企業的聯系網絡,當時全市一百多家企業有一萬余名企業員工參加了該項活動。

 

  全省各級法院全面開展“人民法院聯系企業”專項活動,組織廣大法官深入企業,全面了解企業司法需求,提出對策建議。圖為省高級法院院長公丕祥在江陰市調研,了解企業在金融危機環境下發展現狀和司法需求。

 

從“危機”到“機會”的嬗變,取決于企業抵御風險和調整應變的能力。

我們司法的風險提示,就是促成這一“嬗變”的催化劑

 

【聯系實例】在江蘇開元國際集團設在南京的總部,副總裁陳述揚了揚手中的一本綠皮手冊,對記者說:“省法院贈送的‘60項風險提示’,幫助企業防范、化解當下金融危機中潛在的法律風險,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這60項風險提示,從6個方面向企業詳細列舉了從合同訂立到履行應當注意的事項,以及企業自身治理、勞動用工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及涉外交易中應當注意的各種法律問題。

 

【領導觀點】唐國海(連云港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我們開發區有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新材料產業國家技術產業基地。在這次突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發展的勢頭沒有減,如豪森制藥產銷量增幅近40%,漢高華威等10家外經貿企業出口額和納稅額同比增幅200%480%不等,全區完成進出口總值、實現財政收入等大幅增長。我們緣何能在春寒中迎來產銷兩旺的回春暖意?我想,正如省法院雪中送炭的60項風險提示等這樣的軟環境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記者觀察】那天陳述告訴記者:“‘60項風險提示’將法律的規定與企業經營實踐結合得很好,簡明易懂,可操作性強。比如最近公司正在歐美八國申請注冊商標,風險提示第52項有關申請注冊商標的提示對我們就是一個及時的提醒。”

 

  不只“開元國際”和連云港開發區企業,自去年7月中旬開始,全省57000家規模以上企業陸續收到了由江蘇高院編寫的《關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企業防范經營法律風險的60項提示》。在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長期與法院打交道的法規風險處處長任昱則說:“‘60項風險提示’正是企業當下迫切需要的法律指導性文件,我們感覺到了法院力促企業盡快走出經濟危機陰影、實現經濟快速健康增長的良苦用心。”

 

根據創新社會管理的要求,聯系企業活動,就是通過法律解釋、漏洞補充和法律擬制等方式,創造性地適用法律;建立健全預警機制,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可能反映在企業經營的各種情況和問題,預料在前,應對在前。江蘇各級法院建立了五項工作機制:統計分析機制、大要案報告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審判監督指導機制和案件審理統籌協調機制。省高院副院長周繼業分析認為:企業能否實現從“危機”到“機會”的嬗變,取決于企業抵御風險和調整應變的能力。我們司法的風險提示,就是促成這一“嬗變”的催化劑。

 

針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嚴峻變化,在20088月,江蘇高院專門組織力量,開展了專項調研,并向省委作了專題匯報,提出了相關司法建議。省委梁保華書記、羅志軍省長均給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各地法院深入當地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積極提出司法建議。如蘇州、常州等地法院就企業主“棄企避債”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作了報告,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去年3月底至4月初,江蘇高院黨組再次組成三個調研組分赴各地調研與指導。

 

  全省各級法院密切關注各種可能危及企業經營發展的法律風險,那段時期及時向黨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414份,向企業提出司法建議797份,獲得各級黨委領導批示的有300多件。江蘇高院與省國資委舉辦企業防范經營法律風險講座,駐寧央企、省屬國企和民營企業等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約500人參加了講座。與此同時,全省各級法院開展各類培訓講座500多場,培訓超過20000人。

 

諸多企業破產、司法重整案,

是國內處理比較成功的“中國式”破產案件

 

【聯系實例】去年初,德國著名物流企業優博公司重組失敗后,在當地法院申請破產。去年3月,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副院長丁建明在帶領法官走訪該公司位于蘇州生產研發基地發現,德國公司破產引發了一系列牽涉優博(蘇州)公司的買賣合同、勞動爭議等訴訟。這些糾紛能否快速審結,將直接影響到其母公司在德國能否順利重整。園區法院立即啟動案件應急機制,經過6個月的不懈努力,將56起糾紛和公司重整案化解在了立案前。

 

【專家觀點】王欣新(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那種特殊的背景下,江蘇法院辦理諸多的企業破產、司法重整案件,之所以說是國內處理比較成功的‘中國式’破產案件,首先是司法提前介入,對破產重整提供了條件;第二是地方政府的適當介入。這很難得,為正在起草的破產法司法解釋以及運用司法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新鮮經驗。”

 

【記者觀察】“主動聯系企業,使我們與企業保持了暢通的信息溝通,為有效司法提供了首要條件與便利。”這是蘇州工業園區法院院長石水根的深刻體會。在無錫記者聽到該市重點企業臺資無錫長椿公司經過司法重整在復工的這天,100多名職工聚集在公司門口,像過年似的放起了鞭炮,慶祝公司重獲生機的故事。這家公司負責人盧宗賢回憶說,“當時債權總額高達6.6億多元,而實際資產評估下來僅2.3億元,企業一時間可謂人心惶惶,大家就等著破產還債了。”

 

聊起法官聯系企業的話題,省人大代表、江蘇英田集團董事長張英田激動不已,他告訴記者,當地法官在深入企業時得知,因原材料上漲,并且資金鏈幾近斷裂,英田集團企業虧損達2.78億元。對此,院長吳存銀多次帶隊來與英田集團共商良策,制定出重協調、慎裁判、緩執行、收債權的司法扶持對策。就這樣,英田集團慢慢度過了危險期,并扭虧為盈,去年上半年就完成利稅2500萬元,原先離廠的500多工人返廠,出現了喜人的“鳳還巢”現象。

 

  創新社會管理,要求司法機關創新司法方式。在能動司法理念催生下,全省法院在聯系企業中,挽救了困頓于危機“暴風眼”中的全省大批負債企業。以蘇州雅新電子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為策動,全省法院積極試水破產重整法律機制審理企業破產糾紛案件,努力促成債權人與債務人達成諒解,進行營業重整與債務清理,使企業避免破產清算,恢復經營能力。伴隨完善這一機制的不斷探索,全省法院成功審結了蘇州雅新案在內的4家大型企業破產重整案,另有8家企業正在經歷司法重整帶來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