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老屋
作者:代西華 發布時間:2013-12-05 瀏覽次數:2211
這些天,心里頗不寧靜,空氣中彌漫著焚燒秸桿的濃烈氣味。想必是不久前禁燒的秸桿如今又死灰復燃了。難道除了焚燒之外,秸桿就一無事處,沒有更好的利用辦法?
千萬年來,秸桿都是人們的寶物。不必說,用秸桿制成氈子保護豐收的糧食,制成蓑笠讓人們遮風擋雨;也不必說,以秸桿制作紙漿用于造紙,成就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單是用秸桿鋪蓋房屋,就讓人類從蠻荒社會走向了文明社會,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中國的水墨山水畫也總少不了幾間茅草屋點綴其中。
這不由讓我想起家鄉的老屋,老屋是以木頭為架,泥土為墻,秸桿為頂,冬暖夏涼。春天,在油菜花開的季節,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在老屋的泥巴墻里筑巢、繁衍后代;兒時便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墻邊玩掏蜜蜂游戲中度過。夏天,隨著秧苗在風中輕輕地搖曳,燕子便成雙成對在老屋的屋頂成家立業;小時總希望燕子能在自家筑巢,以祈求幸福安康。秋天,老屋便敞開寬闊的胸懷,接納豐收的果實--稻子、花生、南瓜、山芋.......童年總渴望能美美的吃上一頓。冬天,在雪后天晴的日子,老屋的屋檐便掛著一串串長長的冰鐘乳;幼年的我總是將它從老屋上扯下來當寶劍和孩子們一起練武,隨著奶奶一聲 “你們想將屋弄壞不成”,孩子們便一轟而散,撒下一地的笑聲。家鄉的老屋總是那樣的安詳、寧靜,總是那樣的一種清新、快樂。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與提升,老屋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老屋周圍豎起了一幢幢高樓大廈,并在它的基礎上建起了鄉村別墅。傍晚時分,駐立陽臺,極目遠眺,枯藤、老樹、昏鴉、流水、人家雖依見,但似乎少了些許情調,既不清新,也沒了詩中的惆悵。本想站在樓上看一看鄉村的裊裊炊煙,那是人間煙火,是恬靜、安詳、溫馨的生活,更是靈動在人間的云靄霓裳??裳矍暗囊磺凶屛沂?,家鄉的老屋已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暮歸的老牛已成了久遠的記憶,鄉村的炊煙也已成永遠的眷念。
空暇之余,總能想起家鄉的老屋。是不是我已邁入只能憶舊的年歲?那倒未必,只是想:何時社會發展不影響環境優美,廢物能變成寶貝,科學發展能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