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法院分析行政首長出庭難問題的成因并提出對策
作者:建湖縣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09-10-21 瀏覽次數:1085
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對于優化行政審判司法環境,緩解“官”民矛盾,促進行政爭議有效化解,推進行政法制化進程有著重要作用,但目前行政首長出庭難問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案件的協調和解。據此,該院組織專題調研,認真分析行政首長出庭難問題的成因,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行政首長出庭難問題的成因
1、法律和制度規范不到位。《行政訴訟法》確立的訴訟代理人制度,沒有要求作為行政訴訟被告方的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的強制性規定,賦予了行政首長對自己是否出庭享有選擇權;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也只是要求行政機關應當做到積極答辯并出庭應訴,接受人民法院的監督,也沒有要求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的硬性規定和行政首長拒絕出庭應訴的制裁措施,行政首長是否出庭應訴僅依賴于個人自覺。
2、思想重視程度不到位。部分行政機關負責人認為自己的工作重心在于完成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行政事務,法制觀念淡薄,依法行政意識不強,對行政訴訟重視不夠,認為法律上既然沒有要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強制性規定,行政機關只要依法履行了相應的訴訟義務,就是依法應訴,委托律師或本部門工作人員參加訴訟即可,自己出庭與否無關緊要。
3、觀念更新程度不到位。有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官”本位思想嚴重,沒有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認為自己是“官”,與民對簿公堂,坐在被告席上聽任審判員調度有失身份;有的行政機關負責人法律素養欠缺,怕出庭當被告講外行話,損害自己的形象;有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對行政訴訟存有抵觸情緒,認為行政訴訟會影響行政執法權威。
4、日常行政事務繁重。多數行政機關負責人日常行政事務繁忙,牽涉精力較多,工作時間安排緊,沒有足夠時間出庭應訴,導致出庭應訴率較低,法定代表人出庭應訴的更是微乎其微。近五年來我院審結的206件案件中,法定代表人出庭應訴的案件僅6件。
二、解決行政首長出庭難問題的對策建議
1、建立聯動交流機制,引導行政首長出庭。定期召開行政審判與行政執法聯席會,交流行政審判和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增進行政首長對出庭應訴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探討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對妥善化解“官”民矛盾的重要性以及不出庭應訴可能帶來的弊端,引導行政首長樹立法制理念,打消思想顧慮,尊重公民權利,主動出庭應訴,力求妥善解決行政爭議。
2、組織典型案例觀摩庭,邀請行政首長出庭。針對當前行政審判中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率偏低、出庭應訴形式效應大于實質效果現象,精選典型案例,組織行政審判觀摩庭,邀請涉訴較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旁聽庭審,讓行政機關負責人面對面地傾聽被管理者的心聲,增強其對依法行政和出庭應訴工作的重視程度,強力推進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工作。
3、加強庭前溝通聯系,動員行政首長出庭。行政案件開庭審理前,注重法律釋明和庭前告知,對涉訴行政機關年內首起行政案件或社會影響大、涉訴人員多等需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案件,通過發送出庭應訴書面建議函等方式,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4、規范出庭應訴制度,推動行政首長出庭。針對目前行政首長出庭率偏低、行政案件協調難的現狀,認真調研其成因和解決途徑,并主動向黨委、人大、政府匯報,積極爭取關心和支持,推動政府出臺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工作規定及相關考核制度,把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工作與政績考核相掛鉤,從制度上推動行政首長出庭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