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事調解工作中的“心理認同”
作者:李運仁 張明廣 發布時間:2007-11-14 瀏覽次數:1735
民事調解工作在審判工作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筆者深信,每一個案件的成功調解,其心理學基礎大抵都有一個“心理認同”的過程。本文試從心理認同角度談法庭文化對民事調解工作的良性促動。
一、正確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分析,精確透視當事人真實意圖
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社會矛盾糾紛出現新的新點,因土地承包、村務管理、征地拆遷、企業改制重組破產的糾紛增多,其調解難度也隨之增大。如何準確把握民間糾紛的成因和特點,開展行之有效的化解工作,在當前的人民調解工作中顯得是分必要。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從矛盾產生的心理學背景進行分析,進而探求解決問題的良好途徑,顯得尤為重要。
矛盾糾紛的產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比較復雜的社會心理的產物,它的起因、發展受當事人的心理變化表現出不同的特征,我們在進行矛盾糾紛的調解中,只要熟練的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與我們自身的業務素質結合起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矛盾糾紛的調解成功率也會大大提高。糾紛一旦形成,往往調解員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糾紛當事人對糾紛的起因及形成過程各執一詞,均只講自己有理的,讓調解人員無法正確判斷事情的真相。將心理學引入人民調解工作中,我們就可以運用個性心理學去分別研究當事人在整個糾紛中的心態是什么樣的,是嫉妒心理引起的糾紛?還是反社會性的心理?或是其它的心理狀態?并根據這些不同的心理狀態表現出的行為特征的不同點來正確判斷事情的真偽。實際上,各地基層法庭在工作中,均不自覺的運用了心理學來判斷糾紛的真相。2006年9月,江蘇濱海法院調解了一起欠款糾紛,一方當事人王某丟失了借據,另一方當事人何某否認欠款,說已經還款,通過調查,發現欠款當事人說話不太自然,法官判斷其因知道王某借據丟失而產生僥幸心理,于是通過單獨談話,結合會計學上的統計原理針對性開展工作,終于將此糾紛巧妙調解結束。
矛盾糾紛在沒有成功化解之前,當事人的心態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而變化起伏,法官要及時把握當事人心理上的變化,做好當事人的思想疏導工作,要講清道理,給他們分析各種情況下的利弊,宣講各種法律法規,教育他們依法行事,不要做傻事,從而達到控制事態惡化。
二、掌握當事人心理特征,及時把握好當事人的心理變化
查明糾紛的真相后,擬定什么樣的調解方案,對能否成功的化解糾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們常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調解方案正是如何找鑰匙和鎖的鑰匙孔的方案。如何在糾紛調解中找到糾紛當事人的心理弱點、突破口以及糾紛當事人的關鍵人,只有我們擬定的調解方案對準了糾紛當事人的心態和弱點及突破口,調解必然十分順利。心理學在這方面可以給我們提供幫助,心理學在化解心理障礙時,提供了一些方法,有:行為療法、團體療法、環境療法及治療性社群療法。我們可以通過在調查中掌握的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對癥下藥,采用平等對待當事人,循循善誘當事人,言傳身教,正面激勵等多種手段,設法觸動其心靈,通過他們自身的內在的積極因素,去克服和消除消極因素和不良心理,從而達到我們調解成功的目的。因此,在調解糾紛前要擬定好調解方案,一個恰當的調解場所,嚴肅、正規、雙方均滿意的地方;一個公正的調解班子,調解人員公正、正派、有威信,當事人均不反感的人;一個恰當的時間,選定的時間必須是對當事人有了相當的了解,且當事人均能如期到場的時間,這樣的調解方案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糾紛調解時,當事人心理狀態是最復雜的,也是多變的,有的會越陳述越激動、越憤怒、越怨恨,有的會越講越橫蠻、越自大、越無理,當事人雙方會越對立,這時,調解人員應及時掌握當事人的心理狀態的變化,適時地將他們暫時分開,平息他們的情緒,進行疏導,然后再到一起,經過多次的分合,發現他們的情緒平靜下來,心態平衡了,人也冷靜了,這就是最佳的調解時機,必須及時按我們擬定的調解方案進行調解定案,以免事情的反復。
三、巧妙運用技巧,獲取當事人最大限度的心理認同
中國傳統文化,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就已經形成成熟的觀念形態,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已經成為獨立的,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形態,成為中華民族接連不斷,哲理慧根日益萌發的源泉。法律文化如同民族語言一樣是一個民族所固有的東西。中國的法律文化流經幾千年,成為一種具有慣性的文化背景,孕育、培養、影響著人們,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后人總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對法律文化或進行質的繼承,量的增減;或進行量的增減,質的批判,從中獲取教益,建造新的文化模型。
心理認同的方法途徑有多種,本文從文化的角度入手,分析用法庭文化去感化當事人的心靈,具體如以下論述。
1、潛移默化式的感悟
與單純的宣講法律條文相比,講故事,啟發心靈,效果來的更好、更快,當事人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也更容易在一種濃濃的道德氛圍中自覺接受法官的調解意見。基層法庭的法官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傳遞著民族道德中優秀傳統文化因子,可以大大的提高案件調解率,如江蘇濱海法院大套法庭自05年開展法庭文化建設以來,全庭累計收案2704件(含舊存),結案2636件,收結案比達97.5%,調撤率達71.4%,就是得益于法庭文化的感化力量。有一個成功的調解案例可以說明其中的奧妙。
大套法庭的承辦法官對雙方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并向單美講了一個“臥冰求鯉”的歷史故事,故事里人物孝順父母的感人情節教育了被告,法官乘勢從中國傳統孝道的美德講起,引導被告主動和原告協商,終于在
這只是大套法庭很多涉老案件中普通的故事,從這些案件的成功調解當中,大套法庭的法官們感到,文化氛圍中那濃濃的親情,可以最大限度的讓當事人在心理上面感受到一種壓力,一種不得不接受的自我譴責,從而能夠認同故事里人物的善舉,進而趨同地給自己一條正確解決問題的路徑,調解往往獲得很徹底的成功。
2、用關愛去化解敵對情緒
在處理楊老太和樓上鄰居許某相鄰權案件的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劍拔弩張,勢不兩立,空氣里仿佛充滿了火藥味。原告楊老太因為樓上住的許某家中水管爆裂漏水,造成她住房受漬,堅決要求法庭明斷給予財產損失賠償4300元及精神賠償2000元。但許某堅持說這水管破裂不是自己故意弄壞的,堅決不同意賠償。事情本身原來并不復雜,可是兩家的糾紛已經拖下來一年多,矛盾很深。基層法庭所面對的,很多都是這樣充滿敵對情緒的案件,如何用愛心去化解敵對情緒,是法官運用心理學能否成功的關鍵。
大套法庭的法官所做的可以作為示范,首先是麻利地給案件的當事人讓座并端上了兩杯熱茶,接下來再耐心的做許某的工作,講清因過失或其他原因造成他人財產損失因當賠償的道理,一面考慮許某是下崗職工,獨自一人撫養孩子,經濟不夠寬裕,請求楊老太的親屬一道協助做工作,盡快化解鄰里糾紛。喝著法官給遞過來的開水,兩家人的情緒逐漸平靜,在法官長達3個小時的耐心說服勸導下,最終雙方達成和解。這樣的一個心理轉變的過程,正是心理認同的過程。
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對人的行為與心理活動規律進行研究的一門科學,運用心理學可以推斷人的內在心理活動與人的表現行為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盡量消除不利因素,創設有利情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積極行為,這與我們所開展的人民調解工作具有相輔相承的作用,既可以運用心理學研究糾紛當事人在整個糾紛起因、發展中的心理活動進程,也可以通過對整個糾紛的形成和發展中當事人各方心理活動規律的研究,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措施進行調解。
正確認識到心理認同的作用,將心理學的研究引進民事調解工作中,大力開展法庭文化建設,把法庭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放大訴訟效能上,通過提升法官的綜合素質,變單純的依靠法律來聚合能量為依靠法律文化和道德文化來聚合能量;變單純的依靠法院的強制力來釋放審判能量為依靠文化的親和力與穿透力來釋放審判能量的新理念,讓文化的親和力、穿透力緩釋強制力,實現殊途同歸,對化解矛盾、平息紛爭必將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