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寞中行走
作者:劉江洲 發(fā)布時間:2013-11-18 瀏覽次數(shù):2121
我曾經(jīng)設(shè)想過關(guān)于法官這個職業(yè)的種種形象:包拯的義正言辭;海瑞的清正廉潔;霍姆斯的理性正義;抑或是馬歇爾的智慧果斷。今天,當我走近這個職業(yè)并且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時,我覺得,寂寞或許才是對這個職業(yè)最好的詮釋。
法官沒有外交家縱橫捭闔的風度,沒有政治家舌戰(zhàn)群儒的氣勢,也沒有軍事家揮指方遒的瀟灑,只是耐心傾聽,認真思考,理性分析,冷靜甚至溫吞。古代堂審的威嚴場景在今天已經(jīng)無法復制了:驚堂木一拍,兩排衙役低沉的“威——武”聲,三口鍘刀無聲的恫嚇,這一切已經(jīng)淹沒在歷史的談笑風生中。今天的法庭大家對視而坐,法官只是一個傾聽者,思考者和裁判者。沒有了形式上的濃墨重彩,也不再參與到當事人的糾紛爭執(zhí)中,仿佛置身事外,實則居間而斷,獨自探索著案件事實,思量著法律條款,不僅態(tài)度需要中立,思想亦是獨立,即使端坐于偌大的法庭之上,即使旁聽者甚眾,即使當事人之間唇槍舌劍,法官仍如置身于安靜而獨立的時空片段之中,此時寂寞是心境的空靈,思考的獨立,唯有此,才有坐堂斷案的從容不迫,才有辨法析理的游刃有余。
法官需要守得住自己的一方寂寞。價值多元的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選擇,我們總是不斷面臨著人生路口的抉擇,燈紅酒綠的街頭,觥籌交錯的杯影,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面對誘惑與心動,曾經(jīng)的信念會變得模糊而脆弱,直至有一天砰然破碎,而那滿地的碎片劃傷的永遠是我們自己,我們需要多一份勇氣和決心,堅定而執(zhí)著地沿著最初的夢想前行。安守心靈的寂寞,遠離塵囂的紛擾,才能少一些彷徨與茫然。即使扎根基層亦無怨無悔,即使粗茶淡飯亦安然自得,即使奔波勞頓亦樂在其中,此時的寂寞是一份淡定自若,唯有此,才有“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灑脫,才有“大像無形,大音稀聲”的情懷。
如果說法官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么這種力量也只能來自于法律本身。一直以來中國的法治進程似乎艱難而緩慢,人治時期的“個人崇拜”讓我們習慣于把整個法治的光輝聚焦在優(yōu)秀榜樣的身上,我們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人治的高風險性也正在于此:個人的光芒湮沒了職業(yè)的群體性,對于人格的依賴超越了對于制度的信仰。法官工作的特點注定了其職業(yè)個體的寂寞,古時的“青天”只是作為個人被傳頌,而現(xiàn)代的法官更應(yīng)該作為一個群體被稱道。
古希臘神話中的正義女神忒彌斯總是寂寞而孤單地守望著人間的正義與秩序,也許她知道正義不僅需要勇氣去保護,需要智慧去謀斷,還需要寂寞的心靈去守候,我想她那永不解下的蒙眼布后一定是純凈而清澈的目光。
法官當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