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法院關于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涉訴糾紛的調研報告
作者: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13-11-15 瀏覽次數:987
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相城法院受理的涉企案件數量持續呈現上升趨勢。為總結涉企糾紛的審判經驗,促進企業健康、良性發展,為社會大局穩定和領導決策提供相關依據,我院對2011年以來審理的涉企案件相關情況進行了梳理分析,以期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各類糾紛的發生。
一、當前涉企糾紛案件總體態勢
1、總量持續增多,類型相對集中。2011年至今,我院受理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企業的民商事案件8709件,占法院近三年來受理民商事案件總數的42.79%,案由主要集中于買賣合同類、勞動爭議類、金融借款類、公司經營類四大類型。其中,買賣合同類糾紛每年都是“大戶”,2011年與2012年分別達494、532件,今年前十個月已經達到700件,同比增幅高達34.87%。勞動爭議案件受理數量持續增長,2011年以來各年度分別為329、410、729件。其中,受理的執行案件數量分別為108、186、402件。金融借款類糾紛隨著鋼貿市場案件集中爆發而出現爆炸性增長,由2011年的51件猛增為今年的211件,標的總額達2.6億余元。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解散糾紛、股東出資糾紛等涉及公司經營的新型糾紛不斷出現,呈現強勁增長勢頭,總計達46件。
2、調撤率下降,缺席審判案件居高不下。2011年以來,民商事案件調撤率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今年前十個月調撤率僅為65.27%,同比下降近3個百分點。這一方面是因為今年以來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上升了29.35%,案多人少矛盾持續突出,法官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用于調解案件的時間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資金鏈斷裂、關停產、倒閉情況多發,以及部分企業主惡意逃廢債務等經濟異常行為的存在。與此同時,2011年以來,法院缺席審判案件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今年前十個月,已判決的涉企案件中因被告不出庭應訴而缺席審判的比例已接近50%,該類案件在進入執行程序后,標的額到位率與執結率也相應較低。
3、保全成效不明顯,執行難問題突出。因擔心案件審結后難以執行,原告方在訴前或訴訟中提出財產保全申請的比例較高。但是,對于部分經常涉訴的企業,其開立的賬戶中存款數額一般不高或故意設立多個賬號,許多企業的廠房及土地系租賃,采取保全措施后能夠有效查封、凍結財產的案件較少,導致法院保全、執行工作十分困難。該類案件中難以查找債務人財產的比例高達30%以上,能夠有效保全的財產不足起訴標的的十分之一。此外,不少企業資金周轉不靈或已停產歇業,無力清償巨額債務,調解或判決后自動履行債務的比例趨小,導致執行難問題更加突出。今年以來的涉企糾紛中,裁判自動履行率僅為57.18%,同比下降7.85%。
二、當前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因素
1、風險控制難。根據對已受理案件的調研分析,中小企業在生意往來中較少會訂立條款完備的書面合同,一般僅憑口頭約定或簽訂極為簡單的書面協議,對標的物的質量、規格約定不具體,違約責任約定不明確,合同條款制定不詳盡,合同內容審核不謹慎等現象時有發生,訴至法院時只能提供送貨單等證據,追究對方違約責任往往缺乏依據。同時,企業的趨利性使其更注重把握商業機會,而不注重審查對方的資信情況,在訂立合同時無法確知對方的履約能力,導致合同簽訂后無法履行的現象頻發。
2、貨款催收難。涉案企業多集中于機械制造、紡織服裝等領域,糾紛標的物一般為大型機械設備以及鋼鐵、建材、布料等原材料。這些標的物數量多、價值大,且交易金額大、制造時間長,通常采用先交貨后付款或分階段付款的方式交易,不少買方經常故意拖延貨款,或在標的物沒有瑕疵或瑕疵微小,不影響合同目的實現的情況下,以質量異議為由提起反訴,多數企業還會要求質量鑒定,拖延訴訟時間,以便占用出賣人價款進行資金周轉。
3、資金周轉難。金融危機后,中小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單純依靠企業生產經營利潤獲得充足資金的方式難以為繼。當銀行貸款難以獲取、資本周轉受阻時,相對于民間借貸市場的高額利率,企業拖欠原料款、往來貨款的成本更低,于是拖欠到期貨款、材料款便成為企業維持資金周轉的有效途徑,導致企業債務鏈問題更加嚴重。不少企業頻頻被訴的原因就是盈利能力降低、不能正常支付貨款,債權人喪失信心而選擇訴訟,而部分債權人的訴訟行為又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其他債權人聞風而動。
4、勞資矛盾復雜難解。一是工傷事故頻發。今年前十個月,我院受理的工傷保險待遇糾紛達65件,數量超過2012年全年。另外,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普遍規模較小,用工人數少且很多未繳納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事故后,因用人單位賠償能力有限,法院確認其承擔賠償責任后則可能導致經營陷入困境。二是群體性糾紛時有發生。涉及勞動者數十人以上的群體性糾紛頻繁發生,特別是今年許多企業主棄企避債,引發的勞動報酬糾紛執行案件達數百件。當前臨近年終歲末,預計涉民工工資群體性糾紛將繼續呈現上揚態勢。三是矛盾糾紛化解難。較多案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矛盾尖銳,證據審核認定復雜,法院審理中存在調解難、查證認證難、法律適用難等問題。此外,因勞動爭議案件起訴成本較低等原因,近年來出現了部分勞動者頻繁跳槽再以各種辦法讓用人單位開除,之后再起訴索要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三、推動和幫扶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的司法應對之策
1、健全風險防范機制。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橫向聯動,建議黨委政府牽頭,成立包括法院等有關部門在內的涉企糾紛處理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協調和解決涉訴企業出現的突發事件。針對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深入調研,完善機制,深化共建,不斷創新司法服務企業的方式和途徑,通過走訪調研企業、公布典型案例、法官法律宣講等形式送法進企業,引導和幫助企業依法、誠信經營,避免和減少經營風險。
2、加大司法扶持力度。首先,司法強制適度。堅持債權人和債務人利益兼顧,原則性、靈活性相結合等原則,慎用司法強制措施,盡量采取動態查封的方式,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其次。司法程序簡化。堅持調解優先,對矛盾對立不大、信譽較好的企業,力求通過調解、和解促使雙方盡快解決糾紛、恢復生產經營,促進經濟活動效率提升。最后,司法保障到位。加大對違約失信行為的制裁力度,依法審查合同違約條款,對于惡意違約、逃廢債務的行為依法支持守約方訴求,增加企業違約失信的成本。對資金鏈斷裂、拖欠債務較多、明顯喪失償債能力的企業,果斷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保護現有資產,防止企業抽逃或轉移。對可能或已經逃匿的涉訴企業法定代表人、股東和高管人員,應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在公安機關支持下及時采取邊控等措施,對相關人員進行有效控制。
3、營造寬松融資環境。加大金融糾紛案件審判和執行力度,防范逃廢銀行債務行為,妥善保護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合法權益,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民營企業信貸支持的信心,促進和保障國家信貸政策的順利實施。及時發現、甄別各種以合法形式掩蓋的非法集資、高利貸等違法金融活動,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妥善審理因民間融資引發的借貸糾紛案件,嚴格審查借款憑據是否包含高額利息,對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四倍的利息不予保護,對已經支付的高額利息沖抵本金,減輕中小民營企業利息負擔。
4、構建和諧穩定勞資關系。樹立平等保護勞動者和企業的理念,兼顧雙方的利益,既引導、支持企業依法降低用工成本,又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既鼓勵、規范企業自覺履行合同義務,盡量“不裁員、少裁員、不減薪、少減薪”,又倡導職工理解企業困難。綜合考慮案件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應對:對加班工資糾紛,結合勞動者的崗位性質、工作要求、合同約定等情況合理認定;對勞動者辭職糾紛,依法規范勞動者的辭職行為,對違法提前解約、違反競業限制條款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依法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