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去西藏?很多人問我。

 

或許是因為朱哲琴的那首《阿姐鼓》,或許是因為鄭鈞那首《回到拉薩》,或許是因為倉央嘉措的情詩,或許是海子那句:“西藏,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亦或許是因為那碧藍高遠的天空、一望無際的草原、神圣潔白的雪山、燦爛耀眼的陽光、以及充滿神秘色彩的藏傳佛教文化……想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出發,總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至于準備什么,其實我也無從回答。朋友一句“一起去西藏吧”盡如此的吸引我,不作任何的考慮踏上了去西藏的旅程。

 

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其實當你到過西藏,你會覺得西藏的山更美。

 

在西藏的日子,山似乎每時每刻都在陪伴、注視著我們,我們都在雪山的環抱中,或近或遠、或上或下,神奇著、圣潔著,同時也沉默著、厚重著,讓人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敬禮,無形中汲取能量。

 

早晨醒來,霧氣繚繞在山間青翠的云杉之中,有清脆的鳥鳴聲,遠處的雪峰若隱若現,“天,這樣藍,樹,這樣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美好與安逸。”的詩句便會浮現在腦海。一路上,一座又一座山綿延不斷,陽光掩映著的群山在遙遠處列隊殷勤的迎送,白云哈達似的縈繞在山間。微微的風無聲無形的游走,只在高高的瑪尼石堆和五彩的經幡上留下痕跡。色季拉山口、米拉山口……我們翻越一個又一個山口,四季無限分明的在眼前變換,顯示著高原上每一寸土地的神奇。陽光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從云縫中透出幾縷光亮,然后慢慢聚集,那雪白的群峰折射出一層金色的輪廓,讓人目眩神迷,陽光、雪山、冰川、銀峰,圣潔而莊嚴,雄渾而蒼茫!那一抹七彩的虹,又為這莊嚴和蒼茫平添幾分柔情。

 

西藏的水亦不例外。高山之巔必有神奇之湖,如納木錯、羊卓雍錯,群山腳下必有清澈之河如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眺望遠山那一道道白線,那必是山泉之水涓涓而下。

 

種種的原因使我們錯過了西藏海拔最高的圣湖——納木錯,但我們與西藏江河湖的約會,也充實著西藏之行的每一天。這里不說尼洋河的曼妙、雅魯藏布江的磅礴、拉薩河的旖旎,單單說下巴松錯的靜謐吧。

 

 巴松錯,是群山環抱中的一池碧水,湖平如鏡,仿佛一塊碧綠通透的翡翠,鑲嵌在青山綠樹之間。遙望湖畔,水天一色、碧空藍湖渾然一體。走近她,滑凝濃稠如脂,藍得令人震撼,湖水清澈見底,清得毫無保留,清得令人心曠神怡。這樣一種寧靜,這樣一種美麗,不允許任何人給她哪怕是一點點的傷害,一點點的褻瀆。

 

西藏有謂“著名大寺,凡二十余,尋常寺院,不可勝計,招提蘭若,無地無之。”西藏的寺廟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可見一斑。來到這個全民信佛的雪域圣地,我們還是帶上了幾分基于佛教了解基礎上的誠意,也正因為這份誠意使得我們在大昭寺、布達拉宮這些最具特色的寺廟里理解了一份俗世生活中罕有的信仰與虔誠。

 

布達拉宮,有“第二普陀山”之稱,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17世紀重建后,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他屹立于紅山之上,高傲孤絕,俯瞰眾生!陽光下,他白的圣潔、紅的大氣、黃的澄澈。我們沿著“之”字形的石階拾級而上,經過幽暗彎曲的走廊后進到寺里,更是置身于色彩的王國。歷史的滄桑與精彩紛呈全部鐫刻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佛像、壁畫、唐卡、靈塔中,彌漫在酥油的芳香之中……不由地景仰藏民這份發自心底靈魂的虔誠信仰,感激他們的這份信仰使得這座宮殿的文物在歷次劫難中能夠較為完全的保存下來,讓我們這些年代已久的物件中去感受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源遠流長。

 

布達拉宮是西藏的面孔,大昭寺則是西藏的眼睛,那里立著西藏的靈魂。仰望大昭寺金碧輝煌的金頂,艾草燃燒的青煙彌漫在寺前的白塔上,草木香味四處彌散,飄蕩的經幡不斷的傳送著經文;長長的添酥油的隊伍排到了八角街上,透出一份寧靜和耐心;門口被虔誠教徒磨得平滑如鏡的石板上,從早到晚,依然有無數的朝拜者站立其上,做著恒古不變的動作,永不疲倦的磕著長頭……這便是他們朝拜的最后一站,他們從遙遠的故鄉出發,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用身體丈量信仰。我們看到大昭寺的牙柱上嵌著那些倒斃在路上的朝圣者臨死敲下自己的牙齒,表達著他們致死都要完成朝圣的心愿;我們看到有信徒窮其一生的積蓄在為釋迦牟尼的佛像刷一層金身……這些對于現實算計的我們是很難理解的。

 

走出大昭寺便是八角街,這里是最初單一的轉經道,藏民們把它稱作“圣路”。大昭寺內金碧輝煌,佛靜香清;寺外八角街卻商販云集、市井營生。墻內是佛,墻外是人;墻內是信仰,墻外是生活;一個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就在這一墻間!

 

瑪吉阿米就坐落于八角街的東南角。據傳說“瑪吉阿米”這個名字,出自六世達賴喇叭倉央嘉措的情詩,藏語是“未嫁娘”的意思。于是自然就想起了倉央嘉措的《那一世》:

 

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聽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找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瞬,我飛羽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拉薩、羊八井、當雄、那曲、措那湖、唐古拉山、沱沱河、可可西里、昆侖山、格爾木……沿著最美“天路”,我與西藏依依惜別……

 

去了西藏,感受如何?很多人問我。

 

我總是以“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靈魂回故鄉”來回答。但是無論說什么、寫什么,總覺得比起我心中的感受,語言顯得是那么的蒼白。因為西藏的美不是用語言所能表述的,只能用心去親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