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鞏固和堅持黨課教育制度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黨員在黨課教育中能夠坐得下、學得進、學得深。今年以來,丹徒法院積極推行“微型黨課”的教育模式,以黨總支為核心,各支部為單位,結合正在開展的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以“小”、“短”、“精”為特點,把“大主題”與“小切口”緊密聯系起來,采用黨員、群眾人人參與的形式,用簡短的時間、最精簡的內容,互暢談心聲、交流思想,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教育效果。

 

一個聊聊心里話的機會

 

“傳統的黨課形式,授課者大多是黨委(支部)班子成員或是專家、學者,這樣的授課形式相對枯燥,黨員干警參與黨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這種形式很容易產生黨員關系的距離感。”談起“微型黨課”這種形式,丹徒法院黨組成員、黨總支書記華雪珍指出,“我們希望把這個課堂變成一個讓大家愿意說實話、能夠談實情的平臺,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大家互相交流、促進提高。”

 

丹徒法院“微型黨課”開講以后,各支部在授課主體上突出“眾”字,把話筒更多地交給普通黨員,變“一人講”為“大家講”,讓每位干警都有機會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轉變,大家既是學員也是教員。黨課內容變“單一型”為“多樣化”,由黨員結合自身的工作、思想、學習、生活實際,運用小的事例來闡釋大的道理。

 

在第二黨支部的“微型黨課”上,來自民二庭的書記員韋健和大家分享了他出差路上的苦與樂。“剛進法院時對出差充滿了憧憬,很是羨慕能夠經常出差的同志,期盼著自己能感受不同地域風情。后來,因為從事商事審判的輔助工作,出差的機會多了起來,漸漸地體會到了人在途中的艱辛和酸楚。”隨后,他給大家講了今年422日到沈陽出差遭遇地震的驚險一幕,由衷地感慨“能活著!能工作著!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在執行局所在第五黨支部,面對執行局的案件執結率、實際執行率、到位率等質效指標不高,反映執行問題的來信來訪增多的狀況,支部書記、執行局長田志敏以“對執行難的一點看法”為題上了一堂黨課。

 

課上,大家輪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看法、說措施。“在執行局工作2年了,對現在執行難的問題最直接的感受是,找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財產難,執行的方法過于單一……”“有時候過于想要達到執行到位的目的,在與當事人的溝通上缺乏耐心,這點以后需要注意。”“正常的工作時間常常不容易找到被執行人,可是改變工作時間,起早或者帶晚,趁被執行人休息的時間來執行。”……

 

通過這次黨課,執行局確立了“錯時執行”的工作措施。隨后的幾個月里,執行局采用趕早、帶晚的方式,對長期不履行義務的被告執行人采取集中執行,抓住有利的執行時機。將“老賴”們從夢中“請”到看守所,使一些之前進展緩慢“骨頭案”有了轉機。

 

類似這樣的交流話題還有很多,大家在黨課上分享各自的工作心得或生活感悟。幾個月下來,黨課的氣氛更加活躍了,工作的勁頭也更足了。

 

一次新老黨員的對話

 

丹徒法院“微型黨課”在教育方式上變“灌輸式”為“互動式”。推行座談式、交流式、辯論式的授課模式,開展課堂互動,鼓勵和要求每一位黨員大膽走上講臺,積極參與討論,暢談心得體會,提出意見和建議,一改往日黨課教育“聽得多、看得多、思考少、參與少”的情況。

 

428日下午,丹徒法院第六支部、第九支部及部分青年團員一起來到位于丹徒區寶堰鎮的“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在保存完好的“四縣抗敵總會”舊址內,聽紀念館李長榮館長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坐在紀念館前的老槐樹下,年輕的干警們聽老黨員李長榮館長介紹了陳毅同志率新四軍第一支隊在寶堰鎮創建茅山抗日革命根據地,并在此堅持210個月的戰斗歷程和抗日根據地創立和發展的光輝業績。這樣的現場教學讓干警們很受鼓舞,大家在紀念館前重溫入黨誓詞,紛紛表示將牢記歷史,發揚傳統,切實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實際行動爭當主力軍。

 

為彌補年輕干警缺乏做群眾工作經驗的不足,今年5月,該院邀請老黨員、資深調解員郭正英給全院35周歲以下的青年黨(團)員就“如何做好群眾工作”上了生動一課。 “農村的工作有農村的特色,做農村工作一定要趕早,要掌握農戶的作息規律……”郭大姐結合具體的事例談她的工作體會,她說“群眾工作,就是要講感情投資,比如對青少年犯罪,要到當地了解他的情況,了解他為什么犯罪;對婚姻家庭類糾紛,不僅僅就案辦案,要注重案件回訪,老百姓都是很有感情的,在跟蹤回訪中能讓他們感受到是希望他們好,也減少了社會的矛盾……”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年輕的法官們聽得入神。

 

剛剛走上法官崗位的90后小伙子陳思遠向郭正英請教工作中遇到當事人不接受調解方案,并可能會出現極端行為,法官該怎么辦?郭正英對小陳說:對待這類情況,不要急于求成,一判了之,可以用拉家常的方式緩和對方的情緒,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同時,還可以通過當地干部、人民陪審員的力量,一起去做當事人的工作。

 

曾在郭正英調解工作室跟班學習的青年法官張敏深有感觸,她說“自己從小在城市里長大,是爸媽眼里的‘嬌小姐’,工作以后面對老百姓總是不知道怎樣親近,工作中只是機械的辦案,做工作,尤其是調解工作時感覺很難溝通。是郭主任的工作方式,讓我有了特別深刻的體會。”

 

一劑推進工作的強心針

 

談起微黨課給工作帶來的變化,第一支部書記、民一庭庭長湯金鳳就打開了話匣子。“我們第一支部是全院最早開始搞微型黨課的,應該說幾次黨課講下來,感觸也很深!”談起第一堂微型黨課,湯金鳳說,當時庭里的工作氛圍不是很好,大家在開庭、調解、筆錄、裝訂等周而復始的工作面前,開始出現懈怠、厭倦的情緒。而收案數仍然一點一點往上升,案子仍然要一件一件的處理。面對這種狀況,湯金鳳以“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為題,率先給大家講了一課。

 

“那次黨課上,我是敞開了跟大家說的,就事論事,可能有些話說得也比較重,但都是衷懇之言……那時候我真的很著急,這種局面如果繼續下去,會影響到正常審判工作的開展。”湯金鳳說。

 

面對沉悶的氣氛,湯庭長問道“什么是愛崗敬業?愛崗敬業首先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尊重自己的崗位,忠誠自己的工作。什么是盡職盡責?無論你從事哪種職業,哪個崗位,都要‘在其位、忠其事、盡其力’,全心全意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到最好才是盡職盡責的表現。”她說,“民一庭是一個繁忙、務實的部門,民一庭的工作性質要求我們在工作上必須將愛崗敬業、盡職盡責變成一種習慣,有了這種習慣,才能干好本職工作,才可以在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才能增添個人的榮耀,自己也才會變得更加自信,更能面對任何疑難復雜的案件。”

 

談起那次的上課感受,湯金鳳說“這種感覺很真實也很奇妙,因為我們都是平等的,在這個課堂上,我不是庭長,不是領導,是和大家一樣的學員。每個人都有話語權,也都是受眾。”這堂課只有短短15分鐘,但這15分鐘里現場氣氛卻一直在變化著。在后面的交流發言中,大家也談了各自的想法,有的甚至作了深刻的剖析。當一個困難被大家正視了,那種原本的緊張感,也因為相互間的坦誠面對而逐漸被淡化。

 

“微型黨課絕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切切實實的需要。”丹徒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蕾指出,“黨建工作是法院隊伍建設之本、審判工作之基、執法為民之源,如何將黨建工作與審判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是我們黨組一直重視并將繼續認真思考下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