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以“9+1”江蘇方案全力守護碧水藍天
作者:中國法院網 發布時間:2020-05-25 瀏覽次數:2237
為迎接全國兩會的到來,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最高人民法院網、中國法院網和天平陽光APP聯合推出了2020年全國兩會“大法官訪談”節目。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在兩會前夕接受了中國法院網主持人的視頻連線采訪,向網友介紹江蘇法院“9+1”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機制相關情況。2020年5月24日15時,中國法院網“大法官訪談”節目播出了該段采訪。
重點
以下為訪談圖文實錄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最高人民法院網、中國法院網和天平陽光APP聯合推出的2020年全國兩會“大法官訪談”節目。
主持人:
兩會前夕,我們視頻連線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夏院長圍繞“以‘9+1’江蘇方案全力守護碧水藍天”這一主題和廣大網友交流。夏院長,您好。
夏道虎: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
夏院長,在正式進入今天的節目前,咱們先和網友一起分享一條短片,好嗎?
導播:
播放《“9+1”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機制》短片
主持人:
從短片中,我們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江蘇省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江蘇是全國最早探索環境資源審判機制的省份之一,去年江蘇法院啟動了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改革,請問夏院長,當時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夏道虎:
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提出要把江蘇建設成“全國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示范區”,將生態環境高質量作為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統籌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和推動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了江蘇環境質量的長期向好,提高了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顏值”。
夏道虎:
但是,要全面解決好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環境問題,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需要積極推動構建環境資源保護的多元共治機制。這對江蘇法院進一步健全環境資源審判機構,提升審判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夏道虎:
2008年,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組建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開始探索治理太湖水體污染的司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法院根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和江蘇省委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改革。2013年,率先在省轄市范圍內實行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建立了行政、刑事、民事等案件由同一審判組織審理的“三合一”專業化環資審判方式。2019年,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升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水平,江蘇高院啟動新一輪環境資源審判機制改革,率先建立以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為核心、9個生態功能區法庭為依托的“9+1”環境資源審判體系,著力破解阻礙審判職能發揮的體制機制問題,形成了生態文明司法保護的“江蘇方案”。
主持人:
江蘇法院以生態功能區為單位設立與行政區劃適度分離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在全國法院率先建立了相對獨立完整的“9+1”環境資源審判體系。那么,這樣做的依據和好處是什么呢?
夏道虎: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夏道虎: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制度,并將先行先試任務交給江蘇法院。江蘇省委也將申請設立南京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作為建設南京法治園區的重要內容。
夏道虎:
“9+1”機制改革就是要通過實行生態功能區全流域集中管轄,遵循山水林田湖草一體保護要求,解決司法保護碎片化問題,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通過實行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克服司法地方化,解決審判“主客場問題”,確保裁判尺度統一,營造良好的綠色營商環境;就是要通過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集中管轄,握緊拳頭,匯聚審判力量,提升環境資源審判規律把握能力,增強審判專業化水平。
主持人:
那這種跨域管轄,會給訴訟帶來不便嗎?
夏道虎:
為防止跨行政區劃管轄改革后,導致當事人訴訟不便,一方面,我們建立了環資案件跨域立案機制、巡回審判機制,方便當事人訴訟。
夏道虎:
另一方面,我們要求環資案件管轄法院要積極向轄區黨委匯報工作,依靠當地有關方面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配合,協調解決審判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維護涉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導播:
播放《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公益訴訟案》片花
主持人:
好,歡迎回來。剛才視頻里,我們看到新機制運行后,江蘇法院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成效非常明顯。那夏院長,除了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公益訴訟案件外,我們“9+1”機制還取得了哪些成效?
夏道虎:
去年6月,南京環境資源法庭成立,標志著江蘇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正式運行。新機制運行近一年來,妥善審結了一批環資案件。到今年4月底,“9+1”審判體系共受理環境資源案件1357件,審結1143件。
夏道虎:
一是促進了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的實施。剛才播放的短片是南京環境資源法庭成立后受理的第一案,中央電視臺等四十多家媒體進行了直播和報道,吸引1700多萬網民在線觀看庭審,有效展示了江蘇“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生動實踐。南京環境資源法庭還在去年11月份,在高郵湖畔開庭審理了一起涉及“電捕魚”的環境公益訴訟案。農業農村部組織二十多個省級漁業、漁政機構負責人二百余人現場旁聽庭審,江蘇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認為,本案促進了司法和執法的有效互動,是公益訴訟維護社會公益的有效成果。
夏道虎:
二是創新了一批有效修復環境的可復制的裁判執行方法。首創了技改抵扣、異地補綠、勞務代償等修復性司法措施;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和環境修復需要,采用分期支付、第三方治理等裁判方式,保障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共生。
夏道虎:
三是推動了生態環境系統修復。與“9+1”機制改革相配套,江蘇法院在全省先后建立了20個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打造恢復性司法實踐平臺。在連云港建立全國首個海洋牧場環境司法執行基地,運用生態損害賠償資金,實施人工魚礁投放、海藻場建設等修復項目。今年5月9日,南京環境資源審判長江新濟州研究修復基地正式啟動運行,基地地處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正在啟動的一個修復項目占地55.96公頃,將成為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庫,為整個長江下游地區生態資源修復提供水生植物種苗。
夏道虎:
四是保障了環境保護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省法院環資庭、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統籌做好審判業務指導工作,通過出臺業務規范性文件、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統一裁判標準和尺度,保證環境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得到一體執行。比如,省法院出臺的《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審理指南》,統一了對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大氣污染等污染環境犯罪行為的刑事制裁標準,增強了打擊犯罪、保護環境的效果。
主持人:
夏院長,在節目即將結束之際,想請您談談對推進江蘇環境司法改革的展望與期許。
夏道虎: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任務。中辦、國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也強調,要加強司法保障,設立專門的環境審判機構,探索建立“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審判結果執行機制。我們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落實好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和江蘇省委決策部署,持續探索創新,努力用高質量環境資源司法守護綠水青山、推動綠色發展,更好服務保障美麗中國、美麗江蘇建設。
夏道虎:
一是不斷創新環境資源審判機制,增強司法保障能力。在機構設置科學化等方面深入探索,持續推動南京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專門化建設,使之成為恢復性司法理念導向清晰、社會化綜合治理途徑明確的法治平臺。
夏道虎:
二是不斷完善裁判規則和方法,提高公正司法水平。完善實質性司法審查規則,明確行政行為的“綠色化”政策約束目標;加大生態要素入刑比重,明確刑事制裁“綠色化”要求;突破行政區劃對民事裁判格局的限制,在確定修復方式時注重源頭治理,促進實現山水林田湖草一體保護。通過發揮環境司法教育、評價、指引、規范功能,增強全社會環境資源保護意識,著力打造生態文化和生態價值觀的傳播平臺。
夏道虎:
三是不斷健全聯動協同機制,促進多元共治發展。注重與檢察公益訴訟、生態損害賠償訴訟之間的制度協同,完善司法與執法部門的職責銜接,暢通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程序渠道,讓環境司法成為政府、企業、公眾之間環境治理互動平臺。
夏道虎:
總之,我們要將環資審判工作更有效地融入國家環境治理體系,通過依法履行審判執行職責,促進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落到實處,為深化國家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主持人:
謝謝夏院長,接受我們的視頻連線,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了,再次感謝夏院長為我們分享這么多內容,感謝各位網友關注!
夏道虎:
好,謝謝主持人,各位網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