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開庭值千金!”美籍華人施家泰(SHIH JAMES CHIA TAI)在民事調解書上簽字時的輕松神情,讓人無法想象當初他對司法公正所懷有的焦慮和擔憂。如施家泰所言的七個字,正是二百多件案子、幾百名當事人對法官張浩的最大信任和贊許。

200011月,施家泰與宜興一家電子公司共同出資注冊了新企業,并領取了營業執照。施家泰說,自2001年起合資企業一直由宜興電子公司實際運作,作為外方投資人要求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包括查閱有關財務會計賬冊等都沒有得到獲許。公司還隱瞞業務利潤,遲遲不給其他股東查賬。施家泰多次要求對方分紅并承擔相應損失。而宜興電子公司否認這一說法,堅決認為施家泰的出資已經轉讓,不再是企業股東。

“早想到用法律來解決問題,畢竟我是外地人。”施家泰擔心地方保護可能使他吃了悶虧還得認賬。一籌莫展的他提著憂慮在無錫中級法院立了案。第一次接到法院電話時,因為聽到的是年輕女法官的聲音,施家泰對糾紛的解決加深了憂慮。談話結束后,施家泰說這是他第一次和被告坐在同一張桌旁相互平心靜氣地交談,辦案法官張浩快刀斬亂麻地分析利害得失的一席話,改變了他對大陸司法抱有的老觀念,讓他看到了年輕女法官的干練和公正,哪怕輸了官司也有如釋重負的快感。

施家泰沒有想到困擾多年的糾紛僅通過一次開庭全部解決,親手拿到了60多萬元。而被告一直藏在心底的擔憂也在調解后袒露而出,企業如果一意孤行可能面臨幾百萬元的損失。而法官張浩看到的正是天平兩頭的心結,每次走進法庭努力讓糾紛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而不是針鋒相對,甚至你死我活。

有多少像施家泰這樣的評價呢?張浩說調解好每個案子沒想過評價,倒是像施家泰這樣當事人在結案后遇到法律問題時,還經常來咨詢。張浩把辦好每個案子當成了習慣,僅用一個月時間通過圓桌調解方法,就使9起涉及10多個單位,標的近50萬元的知識產權侵權系列案件得到了順利解決。三年里,辦理了知識產權、涉外商事、破產等案件共計283件,案件調撤率在80%以上,沒有一件改判,沒有一件涉訴上訪。至今,她多次立功、被評為優秀公務員、辦案能手。

“廉以立身,厚德載法。”面對榮譽的張浩一直以此為座右銘,并相信因為奉獻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