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法院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強化審判職能,創新工作方式,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全方位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有力地維護了農村的和諧穩定。2002年以來,該院連續5年被省高院和團省委聯合確認為江蘇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20052006年連續兩年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服務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 

重拳出擊:嚴懲侵害留守兒童權益的犯罪

針對近年來以農村留守兒童為侵害對象的強奸、搶劫、猥褻兒童等犯罪增多,嚴重危害農村的社會穩定,該院將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作為打擊的重點,快審快結,出重拳予以嚴懲。20043月,阜寧縣境內發生了一起入戶強奸、搶劫的惡性案件,刑滿釋放人員時某乘村民羅某夫婦外出打工之機,深夜竄至羅某家中,持刀先后對羅某的兩個未成年的女兒實施了奸淫,并搶走了她們僅有的40元生活費。案發后,被害少女整日以淚洗面,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摧殘。此案觸及農村“留守兒童”權益保護的深層次問題,在社會上激起強烈的公憤。案件公訴到法院后,因時某是刑滿釋放人員,“抗藥性”強,百般狡辯,拒不承認犯罪事實,妄圖逃避法律的制裁。承辦法官及時到案發地進行調查走訪,對案件中的疑點逐一進行排除,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鎖鏈,最終,時某被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宣判時,被告人時某在鐵的事實面前不得不低頭認罪。在聽到時某被判二十年徒刑的消息后,當地群眾拍手稱快,被害人的父母淚流滿面,連聲感謝法院為民除惡,伸張正義。

熱心感化:彌補留守兒童關愛的缺失

農村留守兒童成為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高發人群,留守兒童因缺少父母和社會的關愛,性格冷漠孤僻,但犯罪具有偶然性,可塑性較強。該院在審理留守兒童犯罪案件時,本著多挽救一個留守兒童就是對社會多盡一份責任,首先考慮非監禁刑適用的可能,立足于“教育、感化、挽救”,挖掘每個失足兒童身上的閃光點,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迷途知返,重新做人。姚某某是一個剛滿16周歲的農村少年,原在阜寧縣一所重點中學讀高一。因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為了能買一臺文曲星玩游戲,一次盜竊了鄰居的10000余元。該院通過審理發現姚某某主觀惡性不深,系初犯,并有退贓等悔罪表現,可以挽救。遂邀請婦聯和關工委的同志參加案件的開庭,對姚某某進行教育引導,并會同社區矯正部門多次到被告人所在學校做校領導的工作,讓姚某某在被判緩刑后繼續上學。如今,姚某某已完成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2005年以來,該院判處的留守兒童無一重新犯罪

真情調解:化解留守兒童引發的損害糾紛

近年來,農村留守兒童因缺乏家庭管束,玩耍時造成其他兒童人身損害的情況明顯增多。鑒于此類案件雙方多為鄰里,互有過錯,該院審理此類案件時,從鄰里和睦出發,立足鈍化矛盾,全方位開展調解工作,努力做到案結事了。2004年以來,該院受理的16件留守兒童損害糾紛案件全部調解結案。如200510月該院審結的一起留守兒童三人之間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原告與二被告三家是緊鄰,三家小孩經常在一起玩。2005年的一天,三家父母均外出打工,10歲的原告與10歲的被告及14歲的被告在一起用玩具沖鋒槍玩“打仗” 游戲,原告的左眼被一枚塑料子彈擊傷,構成十級傷殘,花去醫療費1萬余元。事發后兩家被告推卸責任不愿賠償,原告無奈向法院提起訴訟。開庭時三家相互責備,互不相讓,原本和睦的三家反目成仇。如果輕率下判,將無法化解三家的糾葛。為此,該院立足調解,承辦法官先后5次到雙方當事人所在地,與村組干部一起反復耐心地做雙方當事人的調解工作,動員雙方進行換位思考,兩被告的父母終于被法官的真誠所打動,同原告父母達成和解協議,賠償了原告的損失,三家重歸于好。案件調結后,3家所在村的村主任握住法官的手說:“多虧你們調解,要不這三家整天爭吵不休,我們這里也就永無寧日。”

司法救助:以留守兒童權益保護為重點

2004年初,該院在組織法官到農村進行法制宣傳時,了解到農村留守兒童受到侵害后因交不起訴訟費用而沒有尋求法律保護的情況較多。此事引起該院黨組的高度重視,迅速出臺規定:凡涉及農村留守兒童起訴的民事案件,一律緩交或免交訴訟費用;對父母外出打工無法出庭的,法院主動與法律援助部門聯系,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為避免因侵害留守兒童的責任方轉移隱匿財產造成判決后無法執行,損害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法院主動為受害留守兒童采取訴訟保全或先予執行等措施;對留守兒童受到侵害后生活困難,而肇事者因被追究刑事責任或暫時無力賠償的,優先實行司法救助,并作為法院扶貧濟困的重點對象,由干警實行結對幫扶。2004年以來,該院共為留守兒童減免訴訟費用2萬余元,為留守兒童提供經濟幫助等近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