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法院首次采用公開聽證的方式審理了一起國家賠償案件,這是江蘇省國家賠償審判方式改革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全省法院國家賠償案件的審理程序,維護賠償請求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提供了程序保障。
  賠償請求人孫環龍、黃利成稱,1996年鹽城市公安局在偵查桑長高涉嫌詐騙案時,將其合法財產當作贓款進行了扣押,致使其遭受重大損失。鹽城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廳已先后作出刑事賠償決定書,孫、黃二人不服,遂向省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省法院經審查,于5月8日決定立案受理,由于案情較為復雜,故決定進行聽證。聽證主要圍繞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對孫、黃二人財產的扣押行為是否違法以及扣押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等事實展開調查。
  國家賠償法雖然已頒布十年,但各項規定比較原則,缺乏可操作性,以前各地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都采用書面不公開的形式,不僅媒體不得采訪,就連當事人也不見面,往往被指責為暗箱操作。2003年11月,省法院印發了《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程序的若干規定》,其中明確規定了聽證制度,還特別規定對侵權損害事實、后果爭議較大;對賠償方式、數額爭議較大;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三類國家賠償案件應當進行聽證。
  省法院副院長葉兆偉旁聽了聽證過程,對國家賠償案件引入聽證程序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對該項工作進行進一步探索。
  聽證結束后,各方當事人認為,國家賠償案件中啟用聽證程序,就給涉案各方提供了闡述觀點的機會,可以對相關證據、法律適用等問題展開面對面的交流,便于法官了解案情,最終的處理結果也便于各方接受。
  在國家賠償案件中引入聽證程序,不僅增加了審判的透明度,體現了公平公正原則,切實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提高人民法院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的社會效果。今后,省法院將在實踐中逐步推廣和完善國家賠償聽證制度。


  
文章出處: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文章作者:賠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