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的適用與完善
作者:陳紅霞 發布時間:2007-11-08 瀏覽次數:1632
一、執行《證據規定》的成效概述
《證據規定》是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地針對民事訴訟證據問題作出的司法解釋。它深化了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明確規定了自認規則,進一步明確了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范圍和條件,規定了舉證時限制度,確立了民事訴訟的證明要求和證明標準,確立了法官依法獨立審查判斷證據的原則,確立了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和排除規則等。1隨著法院在訴訟過程中對《證據規定》的不斷完善和適用,《證據規定》的實施給民事審判工作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1、當事人舉證意識增強?!蹲C據規定》對當事人舉證責任的細化在一定程度上使當事人知道打官司輸贏關鍵在證據這個簡單的道理。當事人在各類糾紛中注意收集、保留證據。當事人因舉證不足而敗訴,絕大部分也能接受。2、審判程序更規范。從立案、庭審到裁判文書的制作既體現了訴訟文書齊全有序又體現法官司法程序的公開透明規范,基本實現了以當事人訴訟權利為本的司法原則,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基本扭轉。3、實體處理更公正?!蹲C據規定》對民事法官如何審案作了具體、詳細、系統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法官自由裁量權,進一步規范了法官的審判行為,對提高法官辦案水平、促進和保證法官辦案質量起了重要作用。4、審判效率更高。《證據規定》對當事人舉證期限的限制既約束了當事人的訴訟行為,又保障了法院的審判效率,以筆者所在的法院為例,2002以來,民事審判效率不斷提高,2006年平均審理天數為 31.5天,比2002年縮短了65天。
二、執行《證據規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受民事訴訟法的限制,《證據規定》對某些內容規定得不夠徹底、不夠細化,客觀上對《證據規定》的施行產生了一定阻力。加之有些法官和當事人主觀上存在著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因素,使得《證據規定》的初衷在實踐中部分落空,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有:
1、法官指導舉證不充分,多數流于形式。許多法院對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告知是采取“格式化”方式,即用統一印制好的、內容雷同的舉證通知書交給當事人了事,不加以說明,沒有針對具體案由和根據不同類型案件的特點制定適用于個案的舉證須知。這往往使眾多舉證意識淡薄、舉證能力差的當事人對舉證責任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從而導致舉證責任的告知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官對釋明權的理解不清晰,沒有認識到釋明權不僅是法院為救濟在當事人舉證能力不足時引導和協助當事人舉證的必要補充權能,更沒有認識到釋明權還是《證據規定》第三條確定法官應當為之義務。
2、法官告知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行為不規范。從審判實踐來看,《證據規定》第三十五條在適用中引起法官的許多爭議與困惑,比如二審對案件性質的看法與一審不一致,一審法官是否應當為其告知的行為承擔責任?告知是法官的權利還是義務?如為后者,二審是否能以一審法官未履行告知義務而將案件發回重審?由于上下級法院對同一事實有可能作出不同認定,一審法官為避免因此承擔責任,往往采取經常性的請示匯報等方法減少錯案的風險,更多的是采用口頭方式,告知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不記入案卷。
3、原件收錄及證據外觀要求規定適用不平衡。大部分的案件對所收錄的證據復印件會注明“此件與原件核對無異”字樣,但向當事人出具證據收據的案件卻很少,多數法院采取證據登記造冊,裝訂卷宗備案,不交當事人收執。大部分案件的當事人不會主動向法官索要證據收據。當事人不按《證據規定》第十四條的要求提供證據比較普遍,讓閱卷人搞不清這些證據是何時由何人收取的,是否是在舉證期限內收取的,將來不易劃分責任人的責任,也易引起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糾紛。究其原因,一是少數法官責任心不強,對所審理的案件沒有按照《證據規定》要求收錄原始證件;二是由于當事人的法律知識匱乏,所提交的證據沒有分類編號,未說明證據來源、證明對象,也未注明日期,基本是籠統舉證。
4、證人出庭作證的規定執行不力。證人出庭作證率低下、證人證言泛書面化,一直是困擾和制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因素。證人不愿出庭的原因十分復雜,涉及到一系列強制制度和保障措施。由于證人拒不出庭,在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情況下,法庭對當事人提交的證人證言的采信信心不足,使一些重要事實無法查清。《證據規定》著重強調證人應出庭作證,但對出庭證人管理不規范同樣造成了一系列難題。一是證人雖趕離旁聽席但未讓證人遠離庭審場所,導致證人雖未在場而能旁聽庭審實況。二是讓證人扎堆,易引發串供。有的案件的證人有多個,當一個證人退庭后合議庭忽視了管理,其余未出庭證人便可向該證人打聽作證情況,形成串供。三是證人作證不規范。合議庭在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及作證的后果后,就直接詢問證人。而依舉證規定,應首先讓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當事人詢問證人相關問題來證明自己的主張,然后由對方當事人詢問證人相關問題來抗辯,以此來維護法庭的中立性。四是追究證人偽證責任的案件幾乎沒有。
5、重新鑒定規定適用不嚴,鑒定人出庭率低。在司法實踐中,鑒定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鑒定的提起程序混亂,有訴訟前的鑒定,也有訴訟中的,有法院提起的鑒定,也有當事人委托的,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鑒定效力的認定。二是對同一專門性問題存在著多頭鑒定、重復鑒定的問題。一般只要一方當事人對初次鑒定不服,申請重新鑒定時,法院基本照準,認為再次鑒定有利于實體裁判公正。三是鑒定結論互相矛盾,造成眾多案件難以及時下判,有的案件陷入了鑒定的怪圈,使案件在長達幾年的時間內不能審結。四是鑒定人出庭比例小,影響和制約著審判工作的開展。多數鑒定人都不愿意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但又不直接拒絕,而是以沒時間、有任務或出差等等理由不配合。尤其是重新鑒定人員出庭率更低,因為重新鑒定機構一般是審判轄區的高層級機構,因路途遠、交通不便不愿出庭。
6、法官駕馭庭審能力不強,當庭認證不足。目前庭審程序的設置無法與證據規則中的質證程序制度相銜接,也就是說我們將質證放在了庭審程序的法庭調查階段中,卻忽視了質證過程中當事人相互之間的辯駁等形式,影響了質證的效果,從而使當事人間的證據材料停留在對質核實的狹義的質證范疇中。舉證的目的是透過證據再現案件事實經過,這就要求法官在庭審時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時引導當事人圍繞爭議的事實展開陳述。但實踐中不少法官過分注重保持法庭的中立性,害怕給當事人造成法官偏袒對方的感覺,一味追求唯證據論,放棄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于某些必須搞清楚的案件事實,遷就當事人以模糊的態度回避案件事實,也不提醒書記員對法庭或當事人發問時,一些當事人保持沉默或不作否認表示的神態記錄在卷,以確保法院判決依據的充分性。法庭辯論后,往往要求法官做總結性陳述,通過當庭認證為司法判決奠定事實基礎。但是絕大多數案件不能在庭審時完成認證環節,因為認證是一項十分復雜艱難的工作,法官由于水平或責任心等多方面原因,一般都忽略了辯論結束后的總結闡述階段,而是將認證工作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證據真偽上的“一證一認”,使得當庭認證不嚴謹、不公開。
7、裁判文書運用證據辨法析理不充分,公開法官心證不充分。這主要是有些審判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難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習慣于憑經驗辦案,缺乏與時俱進觀念。還有少數審判人員責任心不強,簡單說理,馬虎了事,裁判理由部分顯得蒼白無力,不能充分運用已查明的證據作為依據闡明裁判理由,沒有公開事實形成過程中各種影響法官心證的主觀客觀因素,如常識、經驗、演繹、推理、反證等,表明法官在認定事實方面的自由裁量權受到證據規則的約束。如此一來,容易造成當事人對司法裁判的正當性和合理性產生懷疑,不利于息訴服判、案結事了。
三、完善《證據規定》制度的幾點建議
《證據規定》是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創設證據規則的合法性和法律效力,因此表現出濃厚的應急性、權宜性,在審判實踐中暴露出了諸多立法技術上的缺陷和漏洞。正如黃松有院長指出的“我國的10多年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主要是在缺乏系統、明確的理論指導,單純依靠司法機關和法官的主觀感覺,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進行的。2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簡單化?!蹲C據規定》新設的有些制度初衷是好的,但因過于簡單,缺乏細致的操作規程,從而導致程序的虛設,影響制度功用的發揮。例如法官的釋明權,立法應當對行使釋明權的主體、時間、對象、內容、形式、法律效力以及法官怠于行使或不當釋明權行使的后果等加以規范,否則會導致實踐中要么因操作性不強而流于書面,要么因法官過于主動,而違背了制度設計的初衷。在長期存在的超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下,我國法官享有極大的證據自由裁量權,從民事審判運作的實際過程看,可以說我國法官判斷證據所奉行的是一種“超自由心證主義”。3還有法院調查取證制度,沒有規定法官調取證據的范圍、保密范圍、當事人申請程序以及對法官拒絕申請的救濟,使得當事人的權利在實踐中難以得到真正的保障。二是模糊化。比如《證據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了重新鑒定和補充鑒定的情形,但是其中關于“嚴重”、“明顯”和“有缺陷”都是有含義不明的模糊用語,缺乏外在的可操作的量化標準,立法術語上的模糊化容易造成司法的不統一。三是矛盾化。《證據規定》對于舉證時限的規定有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與當事人協商一致確定舉證期限,不可避免地產生實際操作上的矛盾與困難。舉證時限制度和證據交換制度難以銜接,《證據規定》第三十四條確立的舉證時限制度力圖在訴訟的某一階段實行“證據關門”,但當事人經常會適用《證據規定》第四十條提出新的證據,使《證據規定》第二十五條、第五十四條形同虛設,失去效力?!蹲C據規定》的矛盾化還體現在自認的撤回上,其第八條與第七十四條規定前后矛盾。事實上,如果允許當事人可以隨意撤回自認,自認制度將喪失其重要意義。四是籠統化。關于被告強制答辯的規定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蹲C據規定》第三十二條從立法旨意上似乎確立了被告強制答辯規則,但卻未明確被告違反這項規定的法定后果,使得該條規定實際上流于形式。而關于免證事由的范圍的規定存在同樣的問題?!蹲C據規定》第九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范圍太寬。如刑事審判認定事實的證明標準比民事審判高,刑事訴訟因為證據不足未定罪的,可能在民事訴訟中因為達到證明標準而被認定。另外,有些判決書中認定的事實并非主要事實,這些事實是否也對后訴的事實認定產生效力,不無疑問。
《證據規定》創設了大量超出現有法律、法規范圍和框架的內容,甚至與現有立法相沖突的規則,往往被人們認定為越權解釋,造成《證據規定》難以在實踐中被一體遵循和貫徹。比如民事訴訟法奉行證據隨時提出主義的立法原則被《證據規定》實行的舉證時限制度所取代了,并由此形成了所謂證據適時提出主義的立法原則。這種證據制度上的對立性安排在以當事人對立性為基本特征的民事訴訟中,勢必發生沖突。又比如《證據規定》第四條第六款將產品銷售者的主體資格排除在外,主體縮小了責任的范圍,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相矛盾?!蹲C據規定》中關于證明責任倒置的若干規定實際上也是理論誤解的產物。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產品缺陷致人損害三種侵權訴訟屬于特殊侵權責任中的無過錯責任。在這三種侵權訴訟中,原告欲實現其損害賠償請求權,須對損害事實、違法行為、因果關系進行證明;被告欲免責,須對損害由原告故意引起等抗辯事由進行證明。這正是按法律要件分類說進行舉證責任的分配,并未進行所謂的“倒置”。
要解決《證據規定》效力位階的限制以及立法技術上的缺陷,我們呼吁盡快制定民事證據法。真正從立法上規制民事證據制度。世界上許多國家相繼制定了關于證據的成文法,如《美國聯邦證據規則》、《英國民事證據法》、《加拿大證據法》等。4在證據法出臺之前,建議最高人民法院積極采取司法解釋、會議紀要、案例公報、個案批復等多種形式,不斷修改和完善《證據規定》,使其內容具體、明確,更具有可操作性,及時消除法官適用時的困惑,更為有效地為審判實踐服務?!蹲C據規定》亟待完善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建立強制答辯和答辯失權制度。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確立了提出答辯狀是被告的權利。盡管《證據規定》第三十二條首次規定了答辯義務,但沒有規定被告不答辯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因而仍然是倡導性規范,所以在實務操作中沒有實際價值。筆者認為,要保證證據舉證責任制度、證據交換制度的落實,建立強制答辯制度和答辯失權制度是必要的,這也是證據立法的必然趨勢。這種規定以體現原、被告訴訟地位的對等,保護原告的訴訟權利,同時提高開庭審理的效率為目的,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立法。
二是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調查取證權。證據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層面就是強調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但這應當是要建立在社會公眾資料應當面向社會公開的基礎上,沒有這個公開就談不上當事人的舉證責任。然而目前保存在相關的社會各機關、各部門之中的資料,多以保密為由并不向社會公開,客觀上造成舉證責任強化和取證權利滯后的矛盾。從刑事與民事訴訟對比的角度而言,刑事訴訟中證明被告有罪的證據由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收集,這兩個機關都有強大的人力、物力作保障,都帶有國家強制力的色彩,收集證據一般不存在很大困難,而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作為一介平民,勢單力薄,立法在加重當事人舉證義務的同時,卻沒有賦予相應的舉證權利,使得當事人在收集證據時往往會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和困難。要從根本上解決當事人取證權利弱化的問題,必須在法律上建立當事人獲取證據的保障機制。
三是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要規范證人、鑒定人傳喚制度,明確界定證人、鑒定人不能出庭作證的范圍。如果證人、鑒定人沒有正當理由拒不出庭而造成案件審理的遲延,法院可以責令其賠償因拒不出庭作證造成的損失或處以罰款。要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的人權保障機制。對證人作證的合理費用,國家應制定相應標準,最后由法院在案件審結時,由敗訴的一方承擔或由雙方予以分擔。對各種打擊報復證人、鑒定人的行為要堅決依法進行制裁,提高證人、鑒定人出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證據規則》的全面實施需要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和社會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應將《證據規定》納入普法教育的內容,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法官本身也要加強《證據規定》的學習,熟練掌握并運用《證據規定》裁判民事紛爭。上、下級法院在《證據規則》的適用上要統一認識,保證案件處理在適用《證據規則》上的連續性和協調性,并且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向社會宣傳《證據規則》的實施意義和作用,為《證據規定》的全面適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實現民事審判公正與高效主義的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躍國:《我國現行民事證據制度的問題和缺陷》 載《法律適用》2007年第2期
2 黃松有:《論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國情意識》 載《人民司法》2007年第6期
3 章武生:《司法現代化與民事訴訟制度的建構》 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236頁
4 章武生:《司法現代化與民事訴訟制度的建構》 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2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