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之鄉的為民法庭
作者:程振立 發布時間:2007-03-16 瀏覽次數:3496
官湖人民法庭位于江蘇邳州重鎮官湖鎮。官湖鎮以板材為支柱產業,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是全國五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官湖人民法庭以司法為民為出發點,以便民、利民、護民、育民為著力點,助力轄區新農村建設,得到了轄區群眾和地方政府的普遍認可,先后獲得省級“青年文明號”和徐州“十佳政法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
物質建設??便民
法庭門外的電子屏前經常有很多人駐足觀看,“從這上就能看到自己的案件開庭時間和承辦法官”,當事人說;“俺們也能學習學習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附近的老百姓說。
“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了調解書。”當事人王元友一邊在送達回證上簽字一邊拿著剛剛蓋上電子印章的調解書感嘆不已。過去,當事人拿裁判文書要來回三四次,非常不便,為此,法庭專門安裝了司法文書簽章管理系統,當事人只需要等待幾分鐘,法官就可以通過網絡使用電子簽章蓋章。
近年來,官湖法庭在基礎物質建設中,不貪大求洋,不奢華浪費,所有裝備投入都緊扣司法便民的宗旨,力求最大限度方便轄區百姓訴訟。電子顯示屏成為群眾了解法院,學習法律的窗口;安全檢測系統,增加了當事人的安全系數;證據展示系統,使庭審更加公開透明;電子簽章技術,節省了百姓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便民服務箱,為百姓提供打氣、老花鏡等各種細節方便,24小時熱線電話,隨時為群眾解決提供法律服務。
一個法庭的的科技建設,必須要和司法為民結合起來,否則就是物質消費的攀比。2006年8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再次來邳視察官湖人民法庭時高興地稱贊道:“這才是科技法庭。”
傾力調解??利民
調解工作是道費時費力的細活,但調解能夠平紛止爭,化解矛盾,對當事人雙方都有好處。官湖法庭每年受理訴訟案件近千件,主要辦案的法官只有四個,工作壓力非常大,盡管如此,法庭依然將調解工作放到重中之重。近年來,法庭案件調解率平均超過43%,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社會矛盾。法庭法官劉驚濤近年來連續辦案超過300件,他常說,“我判決一個案件,流一滴汗,雙方當事人可能從此不相往來;我調解好一個案件,流十滴汗,雙方可能從此言歸于好。這樣利民的事情,我寧愿流十滴汗。”2006年9月,一對年輕的夫妻來到法庭離婚,丈夫的態度非常堅決。準備調解離婚的劉驚濤無意中瞥見了院落里的一輛自行車,“你們倆騎一輛自行車來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劉驚濤覺得其中必有隱情。他迅速通過撥通了男方村委會的電話,原來女方和公婆的關系不好,男方兩頭受氣,覺得只有離婚才能解脫痛苦。把握住了問題的癥結,劉驚濤循循善誘,經過一個下午的“喝茶聊天”,夫妻倆騎上車子歡歡喜喜回家了。
服務經濟??護民
2006年1月,邳州市全市加快發展大會上,徐州一木業公司和眾多企業一道,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被評為納稅大戶。而在6個月前,這家企業卻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是官湖法庭妥善而細致的工作使企業轉危為安。2005年,由于板材市場行情的不穩定,該木業資金周轉一度出現了困難。一些不明真相的債權人認為該企業可能資不抵債,便組織二百余人帶著十幾臺車輛到廠里準備哄搶機器和庫存板材。與此同時,個別理智的債權人找到了官湖法庭說明了上述情況。官湖法庭當即審查立案,并安排一名副庭長趕到該木業,暫時對其財產進行查封,耐心說服債權人,引導他們進入訴訟程序,案件受理后,法庭幫助當事人分析該牧業的資金、生產狀況和履約能力,說服他們從有利于債權的完全實現、企業的生存、職工的利益以及發展穩定的角度綜合權衡。經過法官的努力,9件總標的為96.127萬元的案件,除1件判決外,其余8件全部達成了分期還款的協議。隨著行情的逐步好轉,這家木業迅速扭虧為盈,協議也逐步得到落實。
象這種通過協調案件當事人“放水養魚”,最終保護了地方民營經濟的案件還有很多。法庭在法律允許的限度,力求幫助當事人度過難關,實現雙贏,為地方經濟發展護航助力。
法治宣傳??育民
法庭注意延伸審判工作,通過巡回辦案、公開開庭等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改變農村落后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引導他們通過法律解決生活中的矛盾。正如老支書韓三前經常感慨地說,自從法庭來村里開了個贍養案件,咱這里再也沒有不贍養老人的事情了。原來,轄區一80多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