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百姓院長”
  2004年8月,江蘇省委確定了8名黨員領(lǐng)導干部,作為“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典型。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胡道才是其中職務(wù)最高的一位。但記者聽說,在徐州,這位級別較高的“官”,常常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百姓院長”。
  2月24日,記者趕赴徐州,探求這位“百姓院長”的有關(guān)事跡。
  在這塊兩漢文化遺韻深厚的土地上,記者廣泛接觸了從市委書記到普通職工在內(nèi)的各界人士20余人。同時,還與徐州市兩級法院近20名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
  徐州市委書記徐鳴告訴記者:“胡道才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勤勤懇懇為老百姓辦實事,‘百姓院長’是老百姓對他由衷的認可。”
  徐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希龍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胡道才公道正派,是真正符合老百姓需要的好法官。”
  幾天的采訪,記者心中裝滿了有關(guān)胡道才的故事,也充滿了創(chuàng)作的沖動。但是,與通常的布局謀篇、剪裁運思相比,我們更相信真實的力量。
  為此,記者決定采用口述實錄的方式,讓大家更真實地走近這位中級法院院長身邊,走入他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一位人民法官公正、為民的情懷,以及他工作、生活中的喜和憂、苦與樂。實際上,年復一年,廣大人民法官就是用一個個這樣樸素的故事,在默默推動著法治進步。
  百姓講述:
  有錯必糾維護了黨的形象
  閻蕾,徐州某超市女職工,因為一件千元標的民事糾紛案件,在徐州市兩級法院間奔波了6個年頭。見胡道才之前曾發(fā)誓,如果仍然得不到公正,“永世不再踏進法院半步”。
  “你看看這個判決,如果你說我敗了,我永世不再踏進法院半步。”那是2003年過完春節(jié)上班第二天,是胡院長接待日。我找到胡院長,第一句話就是這么說的。我當時不大敢抱什么希望了,可是又不甘心。聽說法院來了個胡院長,很重視這個(申訴),最后來試一試。
  胡院長仔細看了幾份判決書和證據(jù),說“你回去吧,相信黨,相信法院”。法院很快就立案了,并且開庭再審。后來判決我勝訴,被告賠了我1496元醫(yī)療費。
  我這個案子很小。就是1998年4月,我母親和鄰居吵架,對方?jīng)_上來把她打傷了。我們花了醫(yī)療費1000多元。當時派出所調(diào)解了,有個調(diào)解書,對方承認打傷人。到法院一審我們也勝訴了,法院認定了調(diào)解書的內(nèi)容。可是二審的時候,派出所的調(diào)解書變了樣,在前面加了句話,說這個內(nèi)容是我單方說的。二審一看證據(jù)不對,就發(fā)回重審,結(jié)果改判了。我上訴,又敗訴。
  我咽不下這口氣,一直寫信申訴。我把信復印好,10天一封。可是沒有結(jié)果,就這樣我在兩級法院之間奔波了6年。
  胡院長有三點我是很感動的。一個是他要求三個人開庭。以前都是一個人開庭審案,判決書上卻寫三個人的名。這個不嚴肅,那還不就是這一個人說了算了?
  再一個是不論事大事小,對了就是對了,錯了也讓你心服口服。我也去別的地方問過,人家說你這案子太小,根本不值得改。當時我就對法律絕望了。找到胡院長時,心里就是最后的底線了。
  三是法官隊伍進步了。第一次發(fā)回重審的時候,法官要判我敗訴,我說你們不是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嗎?我母親拿了個菜刀去法院門口,說不給理就自殺,結(jié)果人家以為她要攻擊法官。后來法官的態(tài)度都好了。他們說是胡院長講“法官要做一個社會的楷模,要做純粹、高尚的人,不僅要遵守一般人的道德,還要有更高的道德和追求。”
  我覺得胡院長代表了我們黨有法可依、實事求是的精神,維護了黨的形象。
  勝訴后我很感激胡院長,可是我連他什么樣子也記不清了。我申訴時情緒很激動,實在記不住什么。后來再看見他,覺得他有正氣,也有點書生氣,但是一臉倦容。我聽說,誰寫信他都認真看,都有處理結(jié)果,這是他身上黨性的體現(xiàn)。他臉上的倦容肯定是累的。當官的都像他這樣就好了。
這件事不解決,真就對生活沒有信心了。現(xiàn)在我覺得法律還是有地位的,正義還是會伸張的。
  “百姓院長”自述:
  “老百姓為討個說法可以堅持很多年,即便難度再大,
  人民法官追求公正的精神總該比這更堅韌。”
  胡道才,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20年來,先后審理過各類案件1000多件,從未出現(xiàn)一件錯案。2001年,因參與主審“慕綏新、馬向東案”,被中紀委等部門聯(lián)合授予個人一等功。2002年6月,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好法官”稱號。1997年12月至2000年8月,擔任沭陽縣法院院長,把一個工作落后的基層法院,帶成一個“全國人民滿意的好法院”,并獲集體一等功。在宿遷中院任副院長期間,他狠抓法庭建設(shè)、做好息訴息訪工作的經(jīng)驗,在全省法院推廣。2003年初擔任徐州中院院長后,很快使法院工作獲得新的進步,法院公信力明顯提高。
  我這樣看待涉訴信訪的問題:老百姓為討個說法可以堅持很多年,即便難度再大,人民法官追求公正的精神總該比這更堅韌。
  我是1985年大學畢業(yè)后從最基層的人民法庭一步步走到現(xiàn)在的崗位的。我了解基層的情況。我們干部的素質(zhì)良莠不齊,辦案質(zhì)量難以完全保證。以往有段時間,有個別法官,把當事人叫到辦公室,隨便問問就敢結(jié)案。對這類情況,我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往往一查就實。
  強化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責任之后,法院領(lǐng)導不干預正在審理過程中的案件,對案件的監(jiān)督放在事后。因此,受理當事人申訴是我們實行審判監(jiān)督,保證辦案質(zhì)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另外,通過信訪我還可以發(fā)現(xiàn)法院工作中的其他問題。
  一個人覺得受了冤屈,總得讓他有個說理的地方。實際上有些人你只要聽他說話,把道理給他解釋明白了,他也就回去了。我們不重視,矛盾就會轉(zhuǎn)移,甚至上行。我主動接待,也許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解決一點是一點,社會的壓力就會輕一點。
  記者手記:一位對群眾來信情有獨鐘的院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胡道才對人民群眾的來信“情有獨鐘”。他認為,群眾來信申訴,一方面說明他們對法院判決不服,法院在某些方面可能還有不足;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對法院和法律是信任的,抱有希望的,我們不能傷害這種信任和希望。
  胡道才對當事人的每一封來信都認真閱讀,交有關(guān)部門及時作出處理,并報反饋意見。
  從2003年初到2004年底,他犧牲休息時間閱處的來信就有3234封,平均每天要有四五封。當事人的來信有的一封就是幾十頁,但每一封他都認真閱讀,有時候遇到重復信訪的問題,他都能回憶出來。
  也許,這就是一位法院黨員領(lǐng)導干部先進性的生動體現(xiàn)。
  新聞背景:徐州法院打開申訴的大門
  閻蕾的經(jīng)歷,只是胡道才到徐州法院之后,努力抓好申訴再審工作的一個例子。
  2003年初,胡道才來到徐州中院,首先面對的就是800多件申訴案件和大量的涉案信訪。這些案件涉及拆遷安置、征地補償?shù)壬鐣呻y問題,有的已經(jīng)糾纏了七八年。
  胡道才下決心徹底清理這800多件申訴案件。更多的人聞訊趕來申訴,法院接待信訪申訴量一下子飆升了接近3倍。
  到2003年底,徐州中院共審結(jié)申訴復查案件724件,18件發(fā)回重審,28件再審改判。該院決定:在全市申訴再審案件中,一律實行錯案追究制度。這一年,徐州市兩級法院因裁判不公、違法違紀被嚴肅處理的法官達32名,幾乎占了全省法院被查處法官的三分之一。
  法院打開申訴的大門,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也增強了法官的責任心,維護了司法公正。2004年以來,案件申訴率下降,群眾集訪、越級上訪事件也開始減少。



 

      

 
文章出處:轉(zhuǎn)載自人民法院報
文章作者:張守增、周齊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