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耳邊響起這首歌曲,我不由得牽掛起去年一起案件的當事人,因車禍雙眼幾乎失明的中年人王某。

 

那是去年的一個陰雨天,我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翻閱卷宗。門突然被推開,一位拄著拐杖的男子被攙扶著進來,未到我身邊,他就說“杜法官,上次撞我的人還沒賠我醫藥費,我沒錢看病了。”我覺得挺面熟的,但來不及細想,趕緊搬張椅子,倒上開水,讓他坐下來慢慢說。

 

“車禍讓我幾乎看不見了,我難啊。”我這才注意到他空洞的眼睛,想起來了,他姓王,是一起道損糾紛的原告。

 

2006年,王某駕駛摩托車與大貨車相撞,眼睛嚴重受傷。他到法院起訴時,急需醫療費,于是我先予執行了保險公司的醫藥費。王某視力盲目、腿部受傷,均構成傷殘,庭審后經法院主持調解,王某與保險公司達成一次性賠償協議,并從程序上撤回對肇事者趙某及車輛掛靠方姜堰某廠的訴訟。

 

王某訴說著不幸,“今年初,村干部又帶我到鹽城做了鑒定,醫生說二級護理依賴,他們得賠我終身護理費,但我沒錢打官司了。我一個大男人,對不起家里人啊。”空洞的眼神,飽經滄桑的面頰,我讀到了無奈與艱辛,心底不由得涌上憐惜。我暗暗擔憂,王某自行重做鑒定,對方可能不予認可,

 

我一邊安慰他,情況特殊時法院可減免訴訟費用,一邊請內勤到我辦公室立案。手續辦好后,考慮到王某的眼睛,我請駕駛員送他回去。臨走前,王某欲言又止,似有話說,終于他低著頭,“杜法官,我不懂法,你上次幫我請了律師,這次還能幫我么?”聲音像蚊子般大小,但我還是聽到了。上次考慮到他傷情嚴重又不懂法律,我替他申請了法律援助。我滿口答應,“行,這次還幫你申請法律援助,你放心。”目送王某的離去,我心底也有了負擔,因為上次庭審并不順利,肇事者抵觸情緒強烈,姜堰某廠也不愿承擔責任,這起案件難以調解啊。

 

案件如期開庭,難題也接踵而至。首先是兩被告的法律關系,憑借多年法律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我認定被告趙某與姜堰某廠系車輛掛靠關系,但更棘手的問題迎面碰上。

 

上次案件審理時,根據王某的申請,法院委托南京某鑒定中心做出第1次鑒定:王某視力盲目構成三級傷殘,傷后需一人陪護一年。案件審結半年后,王某自行去鹽城了做第2次鑒定:定殘后為Ⅱ級護理依賴。對第2份鑒定結論,被告趙某及姜堰某廠均不予認可。王某代理律師再次申請鑒定,我依法委托江都某鑒定機構,對王某的傷情做出第3次鑒定:因車禍致雙眼失明,現仍需一人照顧,為三級護理依賴。

 

申請人王某對第3次鑒定結論沒有異議。被告方只同意第1次的鑒定結論,即只認可三級傷殘。理由是:原告王某沒有證據推翻原先的鑒定結論,所以王某自行申請的鑒定不能被認定,法院也不能同意重新鑒定。

 

我陷入了深思。作為承辦法官,我同意重做鑒定,是否妥當?新的鑒定結論能否被認定?這很棘手,也最關鍵。依據不同的鑒定結論,賠償的額度截然不同。從事20多年審判,我第一次遇到這情形。一定要給雙方一個公正的處理,我暗下決心。如何認定這3份鑒定結論?我翻閱了大量的法律條文,可惜沒找到相應的規定。我不灰心,又向老庭長請教,與剛從法學院校畢業的年輕同事探討。經過激烈的爭辯,大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王某第2次鑒定結論,未經法院委托而自行申請,不予認可;第13兩份鑒定結論,系當事人申請,法院依法委托鑒定,合乎程序。綜合考量這兩份鑒定結論,結合考慮原告的年齡,并從合理保護傷者權益出發,可采納第3份鑒定結論及情況說明,護理期間酌定10年。

 

對于案件處理結果,我心底有了數,但我認為不能冒昧判決。最好能調解結案,不僅可使雙方握手言和,撞人卻續情,還可使王某早日拿到賠償款。我與書記員找到肇事者趙某,曉之于情動之以理,使他明白于情于法都必須承擔責任。又專程驅車前往姜堰某廠,向負責人解釋,車輛掛靠方對交通事故依法應當承擔連帶責任,請其設身處地替王某著想。為促使雙方和解,被告方早日履行賠償義務,我不厭其煩的去做兩被告的工作。雖然趙某及姜堰某廠態度逐漸好轉,但仍不愿和解。

 

不得已,我依法判決。考慮被告方的經濟實力,趙某分期賠償王某的損失合計36萬元,姜堰某廠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

 

但我心底并不踏實,直至接到王某的電話,“杜法官,我按時拿到了第一期賠償款。我不知道如何表達對您的感激。我看不見這世界了,您是我的眼,是您讓我看到這世界還有溫暖還有愛!”

 

短短幾句話,我懸著的心落了下來,一時間竟熱淚盈眶。我只做了該做的,換來的卻是當事人的感謝。要感謝的是你啊,你讓我無悔于我的司法之路,讓我更加堅定公正司法、為民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