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之路從“心”開始
作者:周紅 發布時間:2013-09-17 瀏覽次數:2090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法官之路何其漫漫,伴隨著孤獨、寂寞與誘惑。要守住“執法如山,剛正不阿”的秉性,保持良好的形象,提升司法的公信,惟有用平和的心態去學習,用盡心盡力的干勁去工作,用純潔的心靈去生活,簡而言之,從“心”開始。
靜心篇——古語云:“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時效。當前,法院工作量日益增大,矛盾糾紛也紛繁復雜,法官在日常的審判工作中必定會遇到挫折和阻礙,難免會出生浮躁情緒,而“靜心”便是法官在審理案件、分析案情、辨法析理、公正裁決時的“修煉核心”。因此,法官必須正確認識、冷靜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淡化得失心理,平衡浮躁心態,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另外,為了更好地審理案件,在無緒的法律關系找到頭緒,在紛繁中找出重點,法官更需要真正靜下心來,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努力通過學習來提高素質和能力。惟有靜心,方能提升境界。
盡心篇——所謂盡心,就是始終恪盡職守,做到在其位,思其職,負其責,只有盡心,才能無愧于心。法官不僅是糾紛的裁判者,更是群眾利益的維護者,作為一名法官,應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積極踐行司法為民宗旨,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來衡量工作,求真務實,真抓實干,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想群眾所想、做群眾所需,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作為行動指南,努力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群眾心坎里去。明確“群眾利益無小事”,不因案件標的大小而有所疏忽,不因身份不等而區別對待,一視同仁地適用法律,讓當事人少跑一趟腿,少等一分鐘,少費一份心,少誤一次工。惟其如此,才能讓每起案件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人民的考量。
凈心篇——所謂凈心,就是堅持自省自律,破除貪欲之心,非分之想,只有凈心,才能清正為人。俗話說:“厚德才能載法,德正方能法嚴。”因此,法官必須保持一顆“凈心”,如果私心雜念叢生,就會導致司法不公。所以法官要盡力去除司法雜念,慎言、慎獨、慎行,守住信念、道德、法紀“三道防線”,形成“法平如砥,執法如山”的職業信仰和道德信守。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需要法官們自覺進行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從思想上解決“法官是什么,法官干什么,法官為什么”的問題,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分之想,從而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另一方面,更需要法官們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努力立公心,講公正、做公仆,在辦案過程中堅決擯私念、去私欲、抑私情,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這樣才能保持清正廉潔的法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