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提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既有對法治建設的原則要求,也有對人民法院工作的具體要求。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要堅持司法為民,改進司法工作作風,通過熱情服務,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等要求,順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關切和期待,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司法審判工作是極為重要的保障之一,雖然法院審判體制改革已得到進一步的深化,但法官不正當?shù)匦惺箤徟袡啵瑢е抡`判、錯判,引發(fā)腐敗等問題仍時有發(fā)生,這些都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人民法院如何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好審判權?如何防止濫用審判權?如何對濫用審判權的行為進行規(guī)制?廣大的司法工作者都在集思廣益,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擬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從審判權濫用表現(xiàn)入手,分析審判權濫用的危害以及防止和規(guī)制的必要性,闡述對我國審判權濫用的防止和規(guī)制的觀點。

 

關鍵詞:審判權  濫用  防止  規(guī)制

 

所謂審判權,通常指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和裁決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權力。它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xiàn)行憲法第123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第126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審判權";第127條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人民法院組織法第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一)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三)最高人民法院。"在我國,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審判權,審判權與司法權兩者在實質上是一致的,都是通過對糾紛的裁判而維持社會的正常秩序,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實際上,審判權與其他權力有著質的區(qū)別,具有獨立性、中立性、權威性以及被動性,即獨立不受干涉、審判中嚴守中立毫不偏頗、各方嚴守和信服裁判活動及結果、不對未向法院訴求事項有所作為。

 

正是由于審判權是一項基本權力,它沒有擺脫權力與生俱來的基本特性,"不受約束的權力最易導致腐敗",法官作為行使審判權的一個主體,如何克服權力帶來的欲望,合理、公正、公平的行使是關系全社會、全民的重中之重。因此,對審判權進行必要的規(guī)制及監(jiān)督就顯得十分必要,這是審判公正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審判權濫用的表現(xiàn)及原因

 

審判實踐中,由于一些法官對審判權的不當行使造成法律適用不統(tǒng)一,影響了人民法院判決的權威性和穩(wěn)定性;有的法官甚至濫用審判權辦理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導致司法腐敗蔓延,損害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因此,審判權濫用是人民法院和法官在從事審判工作的過程中,過分地或者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地審判權力,從而導致司法腐敗、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下降的行為。其不僅限于濫用法官自由裁量權,還包括一些違法行使審判權的行為。

 

導致法官濫用審判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造成審判權濫用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存在。所謂法官自由裁量權是指"法官在法律出現(xiàn)漏洞、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或者嚴格執(zhí)行法律導致明顯不公正時,在法律的授權范圍內,根據(jù)相關的法律價值、立法宗旨、立法原則、社會常識等判斷標準,自由選擇某種結論的權力。"法官運用自由裁量權對案件進行合理裁判,必須在客觀上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法律適用正確;在主觀上要恪守中立、公正原則對法律進行選擇。由于法律存在漏洞,當事人又要求法院依法進行裁判,為了保證裁判的順利進行,法官必須依據(jù)法的精神、原理進行裁判,這就給法官留下自由裁判權的空間。法律賦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是出于一種"善意""公正"的目的,如果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不受監(jiān)督或制約,被用于滿足法官權力欲望或私人利益的手段時,就必然會對社會公平正義與當事人利益造成更深層次的損害,滋生司法腐敗。

 

2、司法不獨立,法官的審判活動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干擾。

 

對于法院外部來說,由于法院的人事任免、經(jīng)費開支等均由地方黨政機關掌握,法院審理案件受到很多來自于地方政府及領導的干涉,無論是哪個人物對案件說句話,法院囿于各種利益關系都得考慮考慮;對于法院內部而言,案件大部分由院長、庭長審批,考慮自己的前途或者同事關系,庭長、院長交待的案件也不得不聽。受到諸多方面的干擾,法官為解決問題只好鉆法律的空子,利用審判權使其判決師出有名,既搞好了關系又可以不承擔責任。

 

3、少數(shù)法官自我要求不高,難擋金錢美色誘惑,喪失職業(yè)操守。濫用手中的審判權謀取私利,為司法腐敗、司法不公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一旦法官自由裁量偏離了公正的方向,隨心所欲的選擇法律、運用法律,必然會造成審判權的濫用,導致司法不公。有的法官道德和業(yè)務素質不高,就會為利益驅動濫用審判權,或因不正當?shù)厥褂脤徟袡嘣斐蓪徟袡嗟臑E用。法官作為行使審判權的主體,"當事者以及社會上的一般人總可能懷疑糾紛的處理因審判人員的能力、素質和人格方面的問題遭到扭曲,并由此而感到不安",可見,人的因素是濫用審判權的主要因素。如果一名法官沒有堅定的法律信仰,沒有牢固的"為民司法"意識,沒有正確的價值取向,那么當其遇到生活上壓力無法解決或是欲望難以自制時,很難保證法官不會通過濫用審判權獲得不正當私利,假公濟私。

 

4、訴訟程序中存在瑕疵。如審理中缺乏透明度、裁判文書不說理等等,助長了審判權的濫用。我國的大多數(shù)法官們"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根深蒂固,雖然近年來一直強調審判中的程序正義,但是仍然有很多法官只關心案件的實體判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正義,卻不重視對當事人的程序正義保障。在司法實踐中,法官違法行使審判權有兩種情形,有法可依而不依,或無權裁判而作出裁判。如果法官不按法定程序進行審判活動,不按證據(jù)規(guī)則審核證據(jù)、認定事實、錯誤地適用法律,顯然屬于違法裁判,造成審判權的濫用。如果法官的審判超出了法律的范圍和限制,那么所作出的裁判必然有失公正,結果難以令當事人信服。審判權的不公開行使,直接影響對審判權的監(jiān)督和制約程度,尤其是當事人監(jiān)督與社會監(jiān)督無法落實。

 

5、對濫用審判權行為缺乏有效監(jiān)督。

 

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jiān)督重刑輕民、行。在刑事訴訟中,由于人民檢察院既是控訴者,又是法律監(jiān)督者,能夠較好地行使審判監(jiān)督權,但是在民事、行政訴訟中,人民檢察院通過抗訴來行使審判監(jiān)督權相對乏力。

 

另外,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旁聽群眾、新聞媒體、網(wǎng)絡輿論很難有效地發(fā)揮應有地監(jiān)督作用。因此,給居心叵測的審判者留下了孳生司法腐敗、濫用審判權的"棲息地"

 

二、審判權濫用的危害

 

培根曾講過:一次不公的判決比多次不公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公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污染了水源。審判實踐中,法官濫用審判權的危害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不當行使審判權造成法律適用不統(tǒng)一,影響了法院判決的權威性和穩(wěn)定性;再是濫用審判權辦理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導致司法腐敗蔓延,損害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

 

(一)同案異判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導致法律適用不統(tǒng)一。

 

由于沒有具體明確的法律規(guī)范的限制,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必須根據(jù)自己關于正義與合理的觀念進行價值判斷,同時還要考慮所處一定社會環(huán)境的價值衡量因素,雖然通常人們的公平正義觀念是一致的,但是具體到特定的個案中,并與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不同法官對公正的理解、對利益的衡量就會有所不同,從而導致同樣的案件事實出現(xiàn)不一樣的判決結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第九條盡管有"除外"規(guī)定,但是現(xiàn)實司法審判中因為該規(guī)定是針對本級法院對自己作出的司法認知發(fā)現(xiàn)錯誤的同就"除外",沒有明確規(guī)定一旦作出錯誤司法認知并未除外后,其他人民法院是否有權進行除外?如果其他法院根據(jù)該司法解釋本意直接除外,顯然上下級兩級法院判決內容相互矛盾。如果繼續(xù)按該錯誤評判意見認定同一爭議的案件事實,明顯與另一方當事人足夠證據(jù)證明的案件事實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完全沖突,那么其他法院又該如何處理?合法權益受侵害一方當事人又該如何處理?因此,此問題目前越來越多,已造成同一案件不同法院能夠作出不同判決結果,嚴重影響司法審判公信力和合法性,既增加當事人訴訟負擔,又浪費大量司法審判資源。

 

(二)滋生司法腐敗,損害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

 

法官行使審判權是一種有很大靈活性的司法權,這使個別受利益驅動或受人情關系困擾的法官有機可乘。依審判作出的判決本來就沒有明確的是非衡量標準,由于訴訟程序的合法化被忽視,可以規(guī)范審判的明確的程序標準也不存在了,這為法官審判權的濫用提供了便利。裁判文書過于簡單概括,對應該說明的判決過程不予說明,法官在審理案件中是如何運用審判權的、其理由何在,都不需要在判決書中加以說明,這導致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缺乏自我及公眾的監(jiān)督。

 

三、防止和規(guī)制審判權濫用的設想

 

(一)進一步完善我國相關立法,加強司法解釋和判例的具體指導作用。

 

"法律規(guī)定的數(shù)量與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大小成反比,法律的模糊度與法官的權力成正比;法律的精確度與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成反比。"當前我國立法正在走向健全,但離真正的法治社會還相去甚遠,有些問題是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不完善造成。有的生效裁判中法官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既不按照法律依據(jù)說理,也不遵照一般生活常識和市場交易習慣即作裁決。這樣的裁決意見盡管不是判決結果,卻被生效裁判文書整體包含,難以分解撤消糾正。事實上,目前為止我國法律中也沒有相關程序和規(guī)定能夠單獨予以撤消和糾正。加之,還有生效裁判中的法官個人司法認知出現(xiàn)的錯誤。究其原因是我國現(xiàn)行法律及司法解釋中缺乏對生效裁判中評判意見的合法性有效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目前為止,該法律漏洞已被許多圖謀不軌的法院和法官在裁判評判意見中濫用,其敢于濫用無非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其他手段促成,否則也不會隨便袒護一方。而對另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卻造成極大傷害。為糾正錯誤評判意見,鳴冤的一方當事人從現(xiàn)行法律程序中卻沒有明確法律依據(jù)進行撤銷和糾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此類問題呈逐年增加趨勢,造成的司法裁判不公而引起當事人不斷上訪越來越多,既危害了人民法院公正審判形象,也對我國社會穩(wěn)定帶來重大隱患。"要防止權力的濫用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因此,從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體制出發(fā),盡快考慮彌補此法律缺憾,及時作出相應司法解釋,使法官的審判權受到適當?shù)闹萍s和監(jiān)督,杜絕司法裁判不公現(xiàn)象發(fā)生。

 

充分認識判例對法官行使審判權所起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判例對相同或類似案件的具體指導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公報》要增加新類型案例的審理內容,要增加案例法理解析部分的內容,使更多的法官可以更好地理解裁決的法理依據(jù)。

 

(二)依法行使審判權,確保司法公正。

 

人民法院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重要論述大力加強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通知》,發(fā)揮人民法院的職能作用,始終堅持人民法院工作正確方向,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部署上、具體案件的辦理中以及其他各項工作中,依法辦案,排除法官公正行使審判權時不正常因素對其的干擾。如嚴格遵守法官回避制度,避免人情案、關系案;公開審判制度,把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向公眾公開,增加了審判過程的透明度,提升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審判監(jiān)督制度,及時糾正確有錯誤的裁決,防止審判權的濫用。

 

(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法官隊伍,維護法律的權威和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法官則是正義殿堂的守護神"。法官是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法律必須依靠法官來公正有效地適用。而在法官必須具備的品性中,良知居于首位,法官良知是公正的靈魂,法官良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法官是否濫用自由裁量權。只有良知才能對公正精心守護,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法官。所以在法官的選任和培養(yǎng)上,要把法官的人格與品格作為重要因素,要求法官"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結合中國傳統(tǒng)的儒學與倫理,保證那些具有學識、善良、洞明世事、淡泊名利的人成為法官,才能匡扶社會正義。

 

1,選拔政治堅定、職業(yè)道德良好、法學理論功底深厚、社會經(jīng)驗和審判經(jīng)驗豐富、邏輯思維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強的高素質、信得過的法官來行使審判權。

 

2、注重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辯法析理能力,努力提高法官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公正廉潔執(zhí)法"三項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司法能力。

 

3、完善考核獎懲制度,強化法官職業(yè)保障。通過強化法官職業(yè)培訓,提高法官把握全局的能力、認識把握社會矛盾和社情民意的能力、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裁判文書制作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調解能力、調研能力、自律能力和拒腐抗變能力。一方面,健全法官的職業(yè)保障制度,使法官非因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受任何行政處分,不因客觀造成的誤判受到處罰和不公平的待遇,保證法官公正獨立行使審判權解除其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提高法官的職業(yè)待遇,改進法官遴選制度,提高職業(yè)使命感和尊榮感,健全和完善法院內部制約機制,促進自由裁量權的正確行使。

 

(四)建立和完善監(jiān)督約束機制。

 

為確保司法公正,防止審判權的濫用,應當著重建立以下制度和機制:

 

1、正確處理好審判權監(jiān)督與完善法院內部制約機制的關系。

 

為了確保審判公正,防止權力濫用,應加強法院內部制約機制,即以權力制約權力的監(jiān)督機制,有效地防止和遏制審判權濫用現(xiàn)象發(fā)生。法官獨立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還不受其他法官包括上級法官的干涉。

 

要建立各負其責的審級獨立制度,強化上下級法院各自依法獨立審判,明確上級法院對下法院除了上訴審查、再審查以外沒有其他的監(jiān)督關系。只有經(jīng)過終審的裁判在發(fā)現(xiàn)有新的證據(jù)(符合民事、行政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中的規(guī)定)足以證明原判可能有錯時,方可立案再審,以防止領導的批示干預案件的審理。"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國的王侯。"任何案件終歸都是由具體的法官來掌握,法官的素質、業(yè)務能力有強有弱,改進法官遴選制度,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tǒng)人事格局,遵循"優(yōu)者上、弱者下,劣者讓"的原則,建立勤勉與公正的法官隊伍,有利于合理自由裁量的形成。切實提高審判案件的透明度,要求將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明確反映在判裁書上。在法院內部要建立主審法官督導制,專司案件審判監(jiān)督工作,對審判案件進行考核與管理。堅決杜絕法院工作人員違法干涉審判工作和執(zhí)行工作或者為當事人說情、代當事人請客送禮現(xiàn)象。對那些違反法律、法規(guī)、審判紀律枉法裁判的、亂采取強制措施或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的以及泄露審判機密給當事人出謀劃策、為當事人通風報信、煸動當事人鬧事的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員,要從嚴處理。

 

2、強化檢察機關對法院審判權的監(jiān)督力度。

 

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的專門監(jiān)督機關,承擔著對法院訴訟活動實施監(jiān)督的職責,檢察機關對民事訴訟活動的監(jiān)督主要是對法官濫用審判權造成冤假錯案的生效裁判進行抗訴或向法院提交再審檢察建議書,對案件進行糾正。但是抗訴程序的事后性,抗訴程序的高度"原則化",致使檢察機關對民事行政訴訟的監(jiān)督明顯乏力。如何加大檢察機關對法官濫用審判權的監(jiān)督,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其一,從立法上對民事行政抗訴程序進行司法改革,實行監(jiān)督的"窗口前移",授權檢察機關參與訴訟的動態(tài)進程,監(jiān)督法官有意利用程序枉法裁判。其二,結合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進行司法改良,提高檢察機關對民事行政訴訟的抗訴力度。最后,要強化對抗訴結果的監(jiān)督。

 

3、 正確處理人大和法院獨立審判的關系。

 

人大對法院的監(jiān)督,應當在尊重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前提下,必須遵循集體性(即監(jiān)督權只能由人大會議和常委會議集體行使)、事后性(即權力機關在法院審理具體案件過程中不能發(fā)表有傾向性的意見影響法院的裁判)、間接性(即權力機關不能直接宣告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無效)。在監(jiān)督方式上,可以采取聽取和審議法院工作報告、對法院提出詢問和質詢、組織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罷免法官等形式。在對法院提出詢問和質詢事項時,一般應限于法院的違法亂紀行為、審判制度建設、審判政策方面的事項,不能干預法院對具體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也就是說,代表不應當就具體個案如何審理提出詢問和質詢,特別不能對正在審理過程中的個案提出詢問和質詢,對于已經(jīng)審結的案件,一般也不應當提出詢問和質詢。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案件確屬錯案,人大也不能采取決定方式要求法院糾正,更不能代替法院直接予以糾正。人大只能通過提出案件審理過程存在的程序等形式合法性方面的缺陷,啟動法院的自我糾錯機制,讓法院自己認識到錯案,自行糾正。如果法院不糾正,只要能夠作出合理的解釋,也沒有發(fā)現(xiàn)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尊重法院的決定。如果發(fā)現(xiàn)有違法違紀行為,則可以依法予以罷免。通過人大對法院工作的監(jiān)督,促進審判機制的完善和法官素質的提高。

 

4、正確處理好堅持黨的領導與獨立審判的關系。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是脫離黨的領導,而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法院要自覺、主動接受黨委的領導,認真落實黨對政法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主動向黨委報告工作,爭取黨委對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領導和支持。對于個別領導出于對本地利益的考慮,制定了不符合法律的文件規(guī)定,影響法院審判工作正常開展的,應當認真負責地向領導明確提出,以使不符合法律的文件、規(guī)定得到廢止。

 

四、結語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人民法院破解影響司法公正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推進人民法院工作科學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孟德斯鳩對權力曾這樣闡述:"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jīng)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法院的審判權作為一種權力表現(xiàn)體現(xiàn)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完善我國審判權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規(guī)制審判權的濫用,對正確體現(xiàn)審判的公正價值,充分發(fā)揮審判職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