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基層法庭的法官,她為什么能贏得百姓如此的愛戴?作為一個普通黨員,她為什么能贏得鄉親這樣的親情?一直以來,我試圖用手中的紙筆和鏡頭尋找答案,沉思良久,我覺得她的身上凸顯出六個字,那就是“真摯尚善 和美”。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省人大代表——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

 

董畢的“真摯”不僅僅體現在她對工作認真執著的那股鉆勁,更體現在她對當事人、對老百姓的真心、真誠、真情。

 

采訪中,我發現董畢已連續多年審結案件居全院第一。除此之外,她還要參加他人主辦案件的合議庭庭審活動,審閱合議庭審判人員文書。我很好奇,這么多事情,怎么可能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做完?然而熟悉董畢的同事都知道,董畢是有名的拼命三郎的。

 

她工作從來就沒有八小時的概念,加班熬夜那是常有的事。好多次晚上九十點鐘的時候,有同事因為有事情回辦公室,幾乎每次都能看到董畢在加班,有的時候是在寫法律文書,有的時候是在查閱卷宗,有的時候是在會見當事人。采訪的時候我問董畢,這么拼命到底為了什么?董畢笑著說:“以前,我當過工人,在最基層干過,我知道對于老百姓來說,效率和公平一樣重要。每每翻開卷宗,想起當事人,想起那些老百姓,就覺得心里沉甸甸的,想偷懶也沒辦法了。”

 

董畢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待當事人更是傾注了滿腔的熱忱和真情。陳某遭遇了一起車禍,在起訴到法院請求賠償的時候,已經由于賠償不及時,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造成了雙腿癱瘓。看著躺在病床上,才30多歲就永遠失去行動自由的陳某,董畢的心揪得很痛,她走到病床旁,鄭重地對陳某說:“對不起,我來晚了,我一定盡我所能的不再讓這類悲劇再發生!”從那以后,董畢深入調研,在全市率先提出設立了道交巡回法庭,使交警的行政調解與法院審理趨于同步同位,將矛盾化解在最合適的時間和場所。董畢的提議得到了院領導的肯定,在道交巡回法庭運作的半年時間里,就收案306件,結案306件,調撤率100%,從根本上及時有效地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當董畢再次去看望陳某的時候,得知情況的陳某緊緊握著董畢的手說道:“我以為你只是安慰我,沒想到,你真做到了,我信你!”

 

的確,董畢的真誠對于許多身處逆境的當事人來說,無疑就是一盞明燈、一桿旗幟。正是這樣的將心比心,讓董畢在為基層留下青春和汗水的同時,當地群眾也把她當成了“好女兒”、“好姐妹”、“好阿姨”。

 

董畢的“尚善”不僅體現在她在法庭上的公平正義,更體現在她在法庭外的人性關懷。

 

一次閑聊中,我問董畢,辦了這么多年的案子,有沒有發過火。董畢想了想,肯定地說:“有!”還不等董畢說完,一旁的書記員小丁湊過來,說出了唯一一次發火的緣由。

 

那年冬天,董畢承辦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為了深入了解情況,董畢帶著小丁去了原告徐奶奶家。盡管多少做了點心理準備,可當董畢敲開徐奶奶家門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房屋內難聞的氣味、斑駁的墻壁、瘸了腿的四方桌、辨不出顏色的被褥以及被子里骨瘦嶙峋的老人,一下子濕潤了董畢的眼睛。“他們還是人嗎?怎么能做出這么低劣的事情?他們簡直連動物都不如!”從沒見過董畢發火的小丁被嚇住了。后來,董畢迅速召集原告子女及孫子女進行調解。那次調解,她特意選在老人的住處,從下午兩點一直到晚上八點多。董畢告訴小丁她是有意要讓被告及其子女親身感受一下老人的處境,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內心接受老人,擔負起贍養義務。

 

說起這段的時候,董畢的眼眶又紅了。她說,我發火一是氣憤那些不孝子,二也是著急自己為這些弱勢群體做的事太少了。她說:“要做一個好法官,首先要做一個好人。”作為省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董畢將更多的視角伸向普通民眾,履職期間先后提出了“盡快出臺江蘇省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辦法”、“加快實施鹽靖河整治工程”、“盡快啟動新長鐵路過江通道前期工作”、“區劃調整后黃橋老區鄉鎮應繼續享受省級財政扶持政策”、“盡快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等等的建議,希望盡自己的力量為百姓多做一點事。

 

現在,不少當事人來到法院,點名要求董畢審理自己的案件。因為董法官是讓他們放心的法官、貼心的親人。

 

上善若水,正是這個水一樣的女子,用善良的力量詮釋著職業的道德、社會的公德。

 

董畢的“和美”不僅體現在她和女兒間亦親亦友的情誼,還在于她面對當事人時那副“迷人”的微笑。

 

在董畢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她和女兒的合影,照片中兩人燦爛的笑容洋溢著幸福的味道,不熟悉的人總以為那是一對姐妹。然而,在女兒的心中,董畢不僅是母親,還是朋友。她們時常聊起人生、愛情、職業,董畢總是給她充分的自主權。女兒清楚地記得18歲那年,她提出去澳大利亞留學,沒想到這個想法得到了董畢的支持。在隨后的幾年中,董畢學會了使用MSN,學會了視頻聊天,學會了“織圍脖”,為的就是多看看女兒,多聽聽女兒的聲音,多了解女兒的近況。她用無聲的行動支持著女兒。

 

而面對當事人時,董畢總是微笑著,她希望自己的微笑能讓他們的怒氣減去幾分,有律師戲稱,董法官的微笑最迷人,也最有“殺傷力”,再難解的結也會被她的微笑給化解。

 

一對小夫妻結婚不到一年已是第二次來到法院請求離婚了。這次,案件分到了董畢手里。董畢仔細閱讀了卷宗后發現,這對夫妻是典型的80后,沖動任性,一句不合就要離婚,而兩人還是有感情的。心中有數后,董畢同時找來兩人做工作。雙方一進調解室就開始爭吵,董畢給他們端來兩杯茶,笑著說,“咱們訂個規矩,等會兒一方先說,另一方不能打斷,還必須做好筆記”。話音剛落,男方就開始數落女方的不是:一天七個電話查我的行蹤,逼我穿不喜歡的衣服,拉著我看肥皂劇……女方數次要打斷,甚至要賭氣離開,都被董畢笑著拉下來,還不時提醒她要做好筆記。男方說完了后,女方接著說。就這樣,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雙方才停了下來。女方不解地問董畢:“你怎么不說話啊?你不是做調解的嗎?”董畢不答反問道:“心里舒服點了吧?氣也消了一半吧?”雖然不知道這法官葫蘆里面的什么藥,當事人可還是點了點頭。董畢笑著說:“這次就到這里,各人回去就對方提的意見好好想想,兩天后我們再坐到一起。”兩天后,董畢又將兩人叫到了一起。這次,董畢還是端上兩杯茶,笑著坐在一旁。一直水火不容地夫妻倆竟然扭捏起來,董畢笑著鼓勵他們敞開心扉。一番懇談后,小夫妻倆坐到了一起,最后拉著手離開了法院。他們說,董畢的笑容有種神奇的力量,在這種笑容里,他們的心態變得平和,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董畢笑說:“我給它取名為‘沉默’調解。”

 

董畢在我眼里就是這樣一位可親可敬的“好大姐”,一位敬職敬業的好法官,她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業績,但是她對老百姓的真情,為百姓做的“瑣碎小事”,卻成就了一個嶄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