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司法“交通警”提速小企發展路
作者:劉 俊 杜志宏 發布時間:2012-03-19 瀏覽次數:983
去年以來,宏觀經濟氣候的異常,使得中小企業在發展的路上遭遇“團霧”。有的企業前行速度停滯,有的出現資金鏈斷裂而“趴窩”,更有一些中小企業頻頻出現“交通事故”。如何讓中小企業走出迷局?江蘇省揚州市兩級法院擔當起司法“交通警”,點亮“紅綠燈”、布下“電子眼”、開通“122”,用司法之手引導中小企業破霧前行。
■點亮“紅綠燈”
“停下來”也是在前行
中小企業在建立和經營過程中存在著管理、資金、人才、用工等多方面的不足。由此,一些中小企業在運作中,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法律規定和市場規則的禁止性“紅燈”。
張偉做過搬運工、泥瓦匠,后來自己創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了身家千萬的富翁。年近六旬、志得意滿的他決定擴大公司規模,并讓兒子張浩回到自己身邊,協助他一起管理公司。但伴隨著盲目擴張的是危機,客戶欠下公司不少債務,銀行貸款對企業龐大的資金需求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張偉公司的資金鏈運轉失靈了。
怎么辦?張偉把目光轉向了“便捷”的民間借貸。面對一般為2%到10%,多則30%的利息,他沒有猶豫,此時他的眼里只有利潤。開始時,公司的運轉還算正常,盈利可以償還利息,但隨著利息“雪球”越滾越大,他承諾給付的高利息成了空中樓閣。幾年間,父子倆共欠下了500多萬元高利貸,不少債主的本金也打了水漂。
不經意間,張偉、張浩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最終法院判處張偉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判處張浩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
“一些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缺位,管理漏洞較多。有的企業負責人風險意識低,盲目決策,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困難,甚至采取非法集資的犯罪手段獲取資金。”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周慶玲說,“近年來,揚州全市已發生13起企業非法集資的案件。”
針對這些情況,揚州中院及時點亮“紅綠燈”。“面對因為資金趨緊而引發的問題,我們向社會發出風險預警,提示企業在融資方面應當注意的'紅燈'。”揚州中院副院長徐軍說。
不闖紅燈,“停下來”也是在前行。
“幸虧法官來得及時,我們把某種型號產品的生產停了下來,否則又要當被告了。”高郵一燈具廠王老板說。
王老板的感受來源于揚州中院的一次講座。
高郵市路燈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近30%,郭集鎮密布150多家燈具制造企業,被譽為“燈具之鄉”。但去年以來,高郵燈具行業因涉嫌侵犯他人外觀設計而被追訴的糾紛達45件,涉案標的額923.6萬元,知識產權瓶頸成為制約該市燈具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揚州中院法官深入到該鎮,為燈具企業主舉辦了一堂知識產權講座。法官梳理了當前燈具市場主流產品的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權屬現狀,指出了可能存在的糾紛隱患,給企業主們上了生動、有益的一課。
“去年以來,我們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對中小企業在資金、用工、內部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十余項風險提示。”徐軍說。
■布下“電子眼”
“沉下去”監控風險點
“真沒想到,揚州法院的工作做得這么細!”揚州市秋雨路上鑫謦電子科技的吳總不無感慨地說。
小吳去年剛大學畢業,從河南老家來揚州創業,在繁華的秋雨路開辦了一家小型電子科技公司。開業沒幾天,揚州中院民二庭負責秋雨路企業幫扶的法官小秦就主動上門,采集了該公司的信息,建立了聯絡通道,并送給其《揚州法院服務企業發展風險提示50問》等材料。
“上醫治未病”。揚州市兩級法院法官走出法庭,走進企業,一場以“法企連心、共克時艱”為主題的服務中小企業的活動在維揚大地悄然展開。
“我們建立了中小企業司法服務聯系點,相繼開展了服務企業'三百'活動、審委會委員聯系企業和法官進企業等活動,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及融資現狀,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完善管理措施,減少經營風險。”揚州中院院長蔣惠琴告訴筆者。
“沉下去”方能知實情。
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法院在大洋造船、金方圓數控機床、揚力鍛壓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法官社會實踐基地”,組織法官分批次進駐基地駐點實踐,切身感受企業生產經營和運行的實際流程以及市場發展帶來的深刻變化。同時,根據審判實踐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法官及時向企業發送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司法建議,一年來共發送15條。
這是揚州中院服務中小企業臺賬顯示的一組數據:走訪聯系1800余家企業,召開企業座談會70余次,上門提供法律服務600余次;向企業發送司法建議88條,累計向中小企業發送《法律風險提示》7000余份、《案例選編》500余冊;開辦法律培訓班54期,累計培訓4000余人,開展普法宣傳活動40余場,發放法律知識宣傳資料1000多套……
一個個深入中小企業的法官就是企業依法經營的“電子眼”,實時監控著企業的前行之路,從而可以對出現的問題實現快速反應。
某乳業公司停產后,拖欠農民工工資達100多萬元。該案經過訴訟進入執行程序,法官在對該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的財產進行排查后發現,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下有一處意楊林300余畝。但由于林木市場蕭條,該片林木經評估拍賣后無人應拍。農民工得知后,紛紛來到法院要求砍伐林木進行抵債,情緒相當激動。
負責聯系該鎮的法官及時將情況反饋到法院。
在既要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又要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法院領導組織協調,多次與公司所在地的鎮政府進行協商,并對公司法定代表人進行政策法律宣傳。
最終,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促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與所在地村委會簽訂了林木變賣協議,分批次向農民工發放了勞動報酬,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能動“122”
“處事故”杜絕后遺癥
在為中小企業點亮“紅綠燈”、布下“電子眼”的同時,對遭遇訴訟“事故”的企業,揚州法院及時“出警”,在法律的框架內,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起死回生”。
儀征市金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房地產企業,注冊資金800萬元。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的資金周轉陷入困境,引發大量經濟糾紛,債務累計超過1億元。
2008年10月15日,儀征市人民法院受理債權人破產還債的申請。法院經審查后認為,如適時、恰當運用我國破產法所確立的破產重整制度,金地房地產公司具有挽救和復興的可能。
在儀征法院積極引導下,金地房地產公司的出資人蔡宗文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的申請。2010年8月,儀征法院依法裁定準許對金地房地產公司進行破產重整。但是重整之路卻一波三折,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重整方案沒有通過。
儀征法院、管理人及金地房地產公司通過連續舉辦多場座談會以及全面走訪,與擔保債權組債權人進行溝通協商,并在溝通協商基礎上對草案進行了相應的修改。2011年4月,債權人會議主席召集抵押債權組債權人進行表決,全票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從金地房地產公司出現資金鏈斷裂、公司危機白熱化開始,儀征法院在困難大、障礙多的情況下,花了近9個月的時間使公司重整完成司法程序,順利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承辦法官說,“破產重整案的順利審結,保障了廣大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權益,尤其是普通債權人的債權實現比例由破產清償時的20%大幅度增加至重整清償后的70.18%,使群眾的經濟損失降到了最低點。”
重整燃起了希望。“重整對于金地房地產公司來說,是一個重生的機會。重整前后,法院、各債權人、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幫了我們很多忙,我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蔡宗文說。
蔡宗文介紹,自重整以來,金地房地產公司加速盤活現有未開發土地和存量房產等優質資產,迅速有效地回收應收債權,積極梳理、有效整合公司原有沉淀資產,從而迅速充實了資金流量,使資金鏈步入良性循環。
如今,金地房地產公司存量房通過市場價銷售,已近尾聲,萬年新村二期23畝土地正加速開發建設,樓盤在今年年底即可開盤上市。這將大大緩解公司債務現狀,一個鳳凰涅槃、重獲新生的金地房地產公司即將呈現于世人眼前。
調解也是杜絕“事故”后遺癥的一劑良方。
揚州市兩級法院對涉及中小企業的訴訟,加強訴外調解引導。在立案審查時,對于雙方證據齊全、手續完備、標的較小且爭議不大的涉中小企業案件,引導當事人進行訴前調解,通過法律條文講解、案例解說,幫助當事人理清思路,爭取將糾紛化解在訴前。
2010年江蘇笛莎公主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改制,30余名職工為工資待遇等問題提起訴訟,其他600余名職工也在觀望。邗江法院邀請鎮司法所和基層組織共同參與調解,歷經數十次,終于促成企業與職工達成訴前和解,改制順利完成。如今新企業以“每個女孩都是公主”為品牌核心文化,形成了動畫制作播出、衍生產品開發、網絡互動社區的產業鏈。
去年,在揚州市兩級法院,類似笛莎公司案件訴前調解成功的涉中小企業案件達156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