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訴訟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路徑探究
作者:程曦 發布時間:2009-09-18 瀏覽次數:1144
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人民群眾對信息來源的深度與廣度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中,法院訴訟檔案的信息價值重要性也隨之凸顯出來。應當看到,現有傳統的訴訟檔案管理工作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疲態盡顯。訴訟檔案管理信息化成為必由之路。
一、傳統管理模式的弊端:
1、對檔案保存的不利因素。當前訴訟檔案的利用率極高,以蘇州滄浪區法院為例,2008年調取、利用卷宗的數量便達到當年歸檔案件卷宗數的XXXX%。顯見的,訴訟檔案的高利用率產生兩個后果:一是檔案利用的工作量增長。卷宗檔案的一次利用包括了接待、審查、調卷、還卷、上架等若干環節。在每年數以千次的頻繁利用中,出現混亂實難避免。二是檔案卷宗的損耗加速。紙質卷宗的易損性、唯一性特點決定了其頻繁利用必然導致卷宗本身的自然損耗加快,且這種損耗是不可逆轉的。
2、對檔案利用的不利因素。法院訴訟檔案的利用主體十分復雜,包括用于申訴復查、審查再審、執行工作、質量評查、撰寫案例等法院內部工作用卷,包括公安、檢察、法院、國家安全機關、律師、當事人、其他社會主體等的外部用卷。而訴訟案卷的唯一性決定了多個利用主體不可能同時實現同一卷宗的使用。為緩解這一矛盾,目前的檔案工作人員往往采取反復協調的方式來處理,但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
1、檔案人才的信息化素養提升。
任何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都在人才。訴訟檔案的管理者更要求同時具備深厚的檔案業務理論、法律專業素質與現代信息化知識。因此在推進法院訴訟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除了引進現代化管理設備之外,還應著力在培養檔案工作人員綜合素養上下功夫,使之更熟悉、了解檔案工作的內在規律,掌握更為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從而從根本提升訴訟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2、檔案保存的數字化體系建設。
訴訟檔案的數字化建設是檔案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訴訟檔案查閱服務除了會加速檔案受損程度外,更在無形中擴大了檔案利用者的原始利用范圍。即由于檔案的成卷裝訂,檔案利用者在查閱其所需檔案材料的同時也獲得了瀏覽其他與其利用范圍無關的檔案的機會。通過實現檔案的數字化,運用現代數字技術將紙質卷宗、文書材料、實物物品等進行數字化再處理,轉換為電子文件形式,保存于法院內部電腦網絡中,真正實現對紙質孤本的保護,也使查閱、調卷等檔案利用行為更為規范有序。
3、檔案利用的集約化模式完善。
數字化的訴訟檔案利用模式排除了傳統模式的低效能特征。電腦設備中保存的電子檔案通過網絡傳輸,能夠迅速有序地根據利用者的需求,準確查找到所需要檔案或相關信息。這種集約化的管理模式在避免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來進行卷宗查找、索取和歸還工作的同時,更在不調取卷宗實體的情況下實現了多人同時利用同一數字化案卷,最大限度滿足各方對訴訟檔案的利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