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消費者權益花樣增多 出現奢侈品消費糾紛案
作者:王政勇 朱曉穎 發布時間:2012-03-13 瀏覽次數:953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2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糾紛案件的調研報告。調查顯示,江蘇消費者權益糾紛新類型增多,蘇南一些發達地區還出現了少量奢侈品消費糾紛案。
報告稱,江蘇省法院審理的消費糾紛案件所涉領域不斷擴展,新類型案件也逐步增多,除了涉及食品、電器、日用商品等傳統消費領域,住房、汽車等大宗商品案件逐漸增多、經濟較發達的蘇南地區還出現了少量奢侈品消費糾紛案件。
同時,與電子信息發展水平相適應,電信服務合同糾紛在某些區域也時有發生,網絡服務合同糾紛、物流服務合同糾紛、預付費合同糾紛等新類型案件逐步呈現。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教育培訓服務合同糾紛、旅游服務合同糾紛、美容服務合同糾紛等類型案件呈現增多的趨勢。
消費者糾紛案件中,還呈現一些新特點,例如侵害老年消費者權益案件呈上升趨勢。隨著老年人收入水平穩步提高,部分老年人有一定的積蓄,出于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追求,消費需求比較廣泛,但由于防范意識和識假辨假能力不強,維權能力較弱,容易被不法經營者所利用。如商家利用老年人花錢買健康的心理對保健品進行虛假宣傳,商家利用老年人生活節儉的習慣、向老年消費者出售打折的殘次商品等。
此外,過度維權甚至惡意索賠案件開始出現。隨著社會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消費者的依法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但也有部分消費者由于對法律理解的偏差或者維權觀念存在誤區,動輒向經營者主張“假一賠十”或是精神損害賠償,更有甚者向經營者漫天要價,甚至惡意索賠。例如蘇州某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經營者為某知名商家,考慮到企業聲譽和社會影響,愿意按照法律規定“假一賠十”,但該消費者不斷提高調解方案,直至高達商品購買價格的550倍,諸如此類的維權方式不利于維護穩定的市場秩序,不利于構建和諧的消費環境。
針對這些新特點、新趨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完善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立法、配套法律法規和相關司法解釋,統一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的執法尺度;支持消費者通過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建立消費者權益民事糾紛案件處理綠色通道;發揮小額速裁程序在涉及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中的作用,解決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審理中的鑒定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