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金峰:正確認識司法國情 努力提高司法水平?進一步增強法官培訓工作實效
作者:時金峰 發布時間:2009-06-25 瀏覽次數:1534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和神圣使命就是懲惡揚善、化解糾紛、維護公平,為實現全社會范圍內的公正和正義提供司法保障。人民法院要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就必須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狠抓落實,力求在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司法改革等各方面均取得實效。黨和人民對公正司法的期望在增加,對公正司法的需求在增長,對公正司法的要求在提高,為了交上一份令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我們必須對于現階段的司法國情有更清楚的認識,從而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加法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
一、必須進一步解放廣大法官的思想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的優良傳統,是我們黨的事業不斷取得進步的法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一個全新的司法制度,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在沒有法治傳統的中國推進現代司法制度的建設,更需要不斷解放思想,以解決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問題,可以說,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正是在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中得到一次又一次完善的。
1、解放思想是把握中國特色司法理論的需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在破除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又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后,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而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理論體系正是這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只有繼續解放思想,才能做到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既繼承了前人,又創新了內容,才能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理論。
2、解放思想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需要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關系人民法院工作的成敗。從清未的西學東漸,到二戰后的和平演變,直至今日的國際、國內利益集團對立法權的影響和爭奪,西方法學思潮對我國法治化進程的影響越來越大,各種西方法學術語在我國法律中俯首可拾,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也確實使部分人員思想迷惘、信念動搖。我們只有繼續解放思想,深入研究資本主義司法制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廣大干警的頭腦,牢牢占領意識形態陣地,確保司法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3、解放思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繼續解放思想,不斷深化對人民法院工作特點和規律的認識,著力轉變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法院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找準審判工作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全面加強法院各項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訟利益問題。
4、解放思想是履行歷史使命的需要
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力量,又是重要的捍衛力量。這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重要歷史使命。當前,我國各項發展均處于極其關鍵的時期。人民法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民主法制建設進程與人民群眾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還不適應,人民法院還有相當多的案件無法受理的現實與法院的終局裁判者的地位還不相稱。我們只有繼續解放思想,自覺把人民法院工作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全局之中,更加充分地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才能更好地維護社會安定、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民生改善。
5、解放思想是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需要
公平和正義,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靈魂和生命。科學合理的司法體制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保障。我國的司法體制總體上是好的,是與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相適應的,但是,在司法資源配置、工作人員配備、后勤物質保障等各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實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公平和正義的實現。我們只有繼續解放思想,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
二、必須進一步認清現階段的基本司法國情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司法領域內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現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與司法機關的司法能力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經過建國以來近六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和建設,我國的社會主義司法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但是依然帶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征。主要包括:
1、法治的社會歷史基礎還比較薄弱。
由于受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國很多民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法治的意識,遇事“找后門”、“托關系”的現象還較為普遍,法律、規則和制度還遠未成為普通民眾處世待物的全部準則。這種現狀,必然會影響法治的現代化進程。人民法院必須恪守中立,公正執法,倡導公正、健康、文明的社會風氣和訴訟模式,推動法治進程發展。
2、區域之間的司法發展現狀還很不平衡。
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司法發展現狀的不平衡。部分發達地區的基層法院有法官數百人,而有的西部法院只有還到十人,城市里的律師事務所人滿為患,而廣大的鄉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則沒有律師存在。人民群眾對司法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人民法院應當切實解放思想,大力開展各種便民、利民、親民、受民工作,引導民眾以正確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既要改變只關心法律事實、一味坐堂問案的街門作風,積極調查,努力發現事實真相,又要消除當事人的合理懷疑,避免出現司法不公。
3、司法公信力偏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觀。
經濟的發展、生活的改善,并沒有必然導致人民滿意度的提高。包括司法公信力在內的公權力整體公信力的下降,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而不時曝出的司法不公、司法不廉的事件又加劇了民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危機。這種局面在短期內不大可能有根本轉變。廣大法官必須從點滴做起,從認真接待每一個當事人做起,從公正審理每一個案件做起,做好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的審理工作,充分展示人民法官對民生民權的極大關注和對公平正義的終極關懷,切實提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4、司法改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人民法院第二個五年改革綱要》以來,司法改革逐步向縱深推進,改革的內容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領域進一步拓展,司法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還有部分改革措施未能落實到位。我們要對照上級法院的要求和本院的計劃,全面梳理和評估前一階段司法改革的進展情況,明確目標,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確保成果。
5、司法職業化進程還有待進一步推進。
司法隊伍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與嚴格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審判人員與輔助人員的分類管理制度還未完善,書記員序列單列的做法在部分法院作為先進經驗推廣后又被取消,法官助理制度在各個法院呈現出不同的做法,司法職業化制度還遠未完善。為此,我們要大力完善審判人員與輔助人員的分類管理制度,爭取財政支持,切實解決聘任制書記員的待遇問題,努力探索法官助理制度在中國的最佳實施方式。
三、必須進一步完善法官的培訓內容
人民法院和人民法院在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的同時,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利益。司法工作的階段性特征在短期內依然會存在,當前,我們刻不容緩需要做的以及可以做的一件事都是: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法官的培訓,進一步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確保司法事業穩步前進。
為此,我們至少應當在以下六個方面加強對法官的培訓。
1、大力培養法官的政治思維。“法律與政治不是對立的,而是密切相關的。”人民法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的各項工作均被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法官是國家政治的維護者。是否具有清醒敏銳的政治頭腦,關系到法官能夠作出公正的裁決。法官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有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克服就案辦案的思想,能夠做到善于處理法律與政策的關系、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的利益的關系等各種關系。
2、大力培養法官的司法良知。司法良知是法官個人作為司法判斷主體時所具有的法律職業良知。法官對于法律正當性與合理性的必須有著遠高于一般人的理解與認識。我國正處于轉軌的關鍵時期,法律不完善的現象還一定范圍內存在,在部分地區裁判尺度不統一的現象還較為普遍,機械適用法律導致民眾不滿的事件也有發生,許霆案就是一個適用法律不當導致嚴重后果的典型。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解放思想,拓展對法官的培訓空間,加強對法官的品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使法官具有兼顧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平衡感,能夠作出與社會中的大多數成員相一致的善惡、是非評判。
3、大力培養法官的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是法治實踐的思想先導。法官作為社會的醫生,應當具有比一般人更濃厚的責任意識,在任何一個案件的處理過程中,都必須本著對法律的誠摯理解來運用法律。因為,理論知識教會了我們很多種法律方法,但并未明確知告知我們在何時運用何種方法,如法律解釋包括了擴大解釋、縮小解釋等各種方法,如何運用正確的法律方法推導、演繹出最符合正義標準的裁決結果,在其中起最大作用的就是法官的責任意識。
4、大力培養法官的公正意識。公正是法律的價值取向,追求公正是法官的行為目標。先哲說“公正不是德行的一部分,而是整個德行。”對處于轉型時期、利益與價值格局變動不居的中國來說,法官堅持對公正的信守與追求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因為公正的裁決不僅限于產生一個公正的案件,還有利于保持人們心中的公正意識不致泯滅。
5、大力培養法官的人本思想。法官必須認真研究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的認識、看法和需求,讓社會各界了解司法、理解司法,增進社會對司法的信心和信任;人民法院的一切工作要從群眾滿意的地方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必須切實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以讓人民群眾看得見、聽得懂、做得到、靠得住的方式實現司法公正。
6、大力培養法官業務素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過硬的業務素質是審判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在法制相對不完善的今天,法官不光要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規定,還要掌握法學理論、法律原則、立法精神、法律原理等系統的法律知識,除此之外,還應當對于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種知識均有所涉獵。
今天,作為共和國的法官,我們共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扎實工作,銳意進取,為開創法院工作新局面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