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人性化
作者:董正遠 發布時間:2009-06-02 瀏覽次數:1239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法治領域呈現出法律人性化趨勢,越來越多的與公民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像《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等。還有,司法機關執法為民的各種舉措,如死刑犯臨刑前可以約見親屬,未成年犯實行社會服務刑等,令人欣慰。
推崇法律人性化,從中國的法制發展路徑梳理,具有突破性意義。法律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一脈相承。法律從野蠻、殘酷、專制,正走向人道、文明、民主。而人性化是法律進化的必然趨勢,就如同人權保障是社會發展之趨同目標一樣。過去人們把法律看成鐵面無私、冷酷無情,但更要看到,法律制定的初衷包含善意,有預測、教育和強制多種職能,既與人為難,又與人為善。
法律的“親民、便民、利民”之人性化形象是指立法、執法與司法實踐,追求保障人權為核心,具有關心人、尊重人并與法治精神不相違背的價值理念。換言之,法律是以保護公民利益為根本,法律是以打擊違法犯罪為對象。嚴懲不貸,這里的嚴不是嚴酷、冷酷、更非殘酷。
此外,人性化與法治化看似一對矛盾,實則既對立又統一。法律人性化是法治精神中人權保障思想的具體體現,會使其受到心靈的震撼和法律人格之感召。即使是對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本身,也應當把他們當人看待。
關于法律人性化之題解,無外乎其三:一是不能讓公民害怕我們的法律;二是能讓公民便捷地行使和保障自己的權利;三是法律人性化會推進文明司法。文明司法既是實現法律人性化途徑之一,也是法院深入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用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