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維護和諧的司法前哨

??南京建鄴法院南湖人民法庭妥處矛盾糾紛紀實

本報記者 趙興武 本報通訊員 杜 慧 金立安  

    5月20,江蘇省南京市委《信息快報》以《南湖法庭發揮司法“前哨優勢 大力構建和諧新型社區》為題,轉發了建鄴區人民法院南湖人民法庭的經驗。市委大內參刊發一個基層法庭的經驗,這在南京還是首次。南湖法庭有什么成績引起了市委的關注?這份發至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大內參認為,南湖法庭在保增長、促轉型中,小法庭發揮大作用。近三年來,該庭受理各類案件1000余件,無一責任性發回改判,無一矛盾糾紛激化,無一投訴上訪,實現了案結事了;指導民調開展工作,近2000件矛盾糾紛訴外化解。

渠道通暢了,民怨減少了

    49歲的農村婦女沈某是南湖法庭建立口頭立案制度的第一個受益者。兩年前,不識字的她來到法庭,要求與丈夫離婚,因為請不起律師,連訴狀也沒有。了解情況后,法庭替她口頭立案,法官又幫她寫了訴狀,最后在法庭的調解下解除了她的婚姻關系。

    同這位農村婦女一樣,在南湖法庭打官司,你另外還可以享受到其他11條的便民服務,包括對工作日訴訟不方便的當事人,可協商晚間開庭、假日開庭;對行動不方便的當事人,實行上門開庭;為節省當事人時間,可以網上電子立案,對經濟條件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的緩、減、免等。

    有困惑,有人真誠傾聽;有訴求,有暢通的渠道表達。院長陳佑松說,化解民怨的前提是溝通,是讓老百姓有地方說話。

    從2006年開始,法庭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先后制作下發了《便民訴訟手冊》、《法律知識問答》,每年定期到所轄17個社區、村委會、企業開展法律咨詢,面對面回答群眾遇到的涉法問題,分類開展企業負責人、學生家長、婦女干部等的法律知識培訓,每年受訓人員達300余人次;選擇典型案件到社區、村委會現場開庭,僅去年就現場開庭14場次,聽審群眾達3000余人次。

    法庭還廣泛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每年定期到困難群眾中訪貧問苦。近三年來,先后資助了50多戶貧困家庭,與一個村結成扶貧對子,幫助3名特困家庭的孩子完成了學業,拉近了法官與群眾的感情距離,增強了司法的親和力。

四項排查措施,及早發現矛盾

    去年夏天,雙閘街道江南村部分土地被征用,由此引發了34戶外來農民與當地村民關于青苗費補償的糾紛。村民委員會發現后及時將情況上報,經過法庭、村委會的聯合調解,一起可能發生的群體性糾紛很快被化解,江南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和諧。

    此案的快速解決,得益于南湖法庭建立的矛盾糾紛排查機制。該庭庭長謝洪玲介紹,矛盾糾紛的形成是有過程的,減少對簿公堂是防止矛盾對抗升級的有效方法,為此,法庭采取四項排查措施,使矛盾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一是聯合街道綜治辦、司法所每半年開展一次全面性的排查。二是開展專項排查,對涉及土地開發、拆遷改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策調整、企業改制等涉及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等方面利益的可能會誘發新的群體性矛盾和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定項排查。三是法官每月到街道進行一次走訪,隨時了解社情民意及有關矛盾糾紛的情況。四是各村委會、社區每季度向法庭上報一次所轄區域矛盾隱患及不安定因素。

    針對排查出的問題,他們梳理歸類,對誘因復雜、需要多部門聯動解決的,及時向黨委匯報,并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主動爭取有關部門配合合力化解;對單一涉及法律問題的,主動擔當。某合資企業因排污嚴重被停產。廠停了,職工的生計遇到了困難,矛盾糾紛由此產生。法庭在大排查中發現這一情況后,及時將情況向黨委、政府進行了匯報,并提出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見和建議,在黨委的支持下,有關部門積極解決職工社會救濟金及保險問題,并多渠道安排職工再就業,從而有效化解了有可能形成的群體性糾紛。

編外法官切實發揮作用

    在南湖法庭,訴外化解糾紛依靠的是一支兢兢業業的民調隊伍。這支建立在各街道、鄉村、社區中的編外法官,在法庭指導下,每年化解糾紛數百起。

    網絡好建,激活網絡要功夫。南湖法庭的經驗是三靠。

    靠激情喚發熱情。江心洲街道的一位民調員,紛繁蕪雜的民調工作曾一度讓他失去熱情,工作疲于應付。對這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民調,法官對癥下藥。該街道有一對中年夫妻鬧離婚,法官冒著高溫一趟一趟從市區坐輪船到江心洲指導調解。法官真心為民的工作熱情打動了他。在他在組織帶領下,江心洲民調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問題不出洲

    靠能力增強信心。南湖法庭有四個一工作學習制度,即給每個街道派一名法官負責民調指導工作;每月走訪一次街道,了解民調工作情況,指導開展民調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民調員座談會,交流工作情況,開展業務培訓;每季度通報一次民調工作新情況,明確工作重點,提出工作要求。四項制度幫助提升了民調員工作能力,民調員在享受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成果中增強了工作信心。

    靠訴調對接形成合力。他們建立了隨時指導民調,訴前組織調解,訴中委托調解、邀請調解、聯合調解等訴調對接工作機制,與政府有關部門、信訪調解組織、街道人民調解組織、社區村委會民調組織、婦聯、企業、工會、基層派出所等形成廣泛的訴調對接管道,充分應用一切社會力量,努力將社會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不久前,雙閘街道五星村43戶村民因拆遷補償安置與村委會發生糾紛。此事實際涉及上百戶村民的切身利益,處理不當,可能影響到穩定大局。法庭在了解具體情況后,立即啟動訴調對接程序,邀請街道部門協助參與調解。時值盛夏,法官們冒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10多次來到村委會、村民家中分析案件事實,耐心解釋法律規定,同時多方溝通,尋求有關組織機構的幫助支持,最終村民們與村委會達成和解協議。

 

200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