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我國單親家庭的數目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單親家庭大致有三種類型,其中以離異形式存在的占主體;其次是因喪偶而形成的單親家庭;另外還有一種更特殊的形式??非婚生的孩子與母親組成的單親家庭。單親家庭,不論從什么角度來看,都是屬于有缺憾的家庭,就如一個圓缺少了一大塊,而孩子在這當中所受到的心理傷害是深重的。許多孩子在家庭變故幾年之后,其心理創傷仍難以愈合,甚至會影響到他將來的婚姻觀。

單親家庭的孩子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  內向自卑

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特別是父親,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萬能者,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處在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沒有了這份優越感。再加上單親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以及離異父母對子女的互相推諉,家庭中的長期冷戰或爭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久而久之,孩子內心的自我確認就是:我是一個生在不幸家庭的不幸孩子。

2、   抑郁冷漠

有的孩子對失去父親或母親十分痛苦,很長時間不能自拔, 或是由于生活動蕩及父親或母親的不負責任,心靈受到極大傷害,于是經常表現悶悶不樂,容易悲傷,情緒低沉,甚至見到別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嬌,自己心里就非常難受。在學校,他們不敢談論自己的父母,自我封閉,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 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甚至產生冷漠、反感、敵對的心理,最嚴重的導致與集體不合,無論在如何喜慶的日子和場景里,他們的想法是,快樂和熱鬧是別人的,對他而言只有悲傷和憂郁。

3、  充滿憎恨

有的孩子對父母的離異充滿憎恨,憎恨父母不顧自己的成長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撫養費的父親或母親,或站在父母其中的一方, 憎恨另一方。常常用離家出走、自我虐待、故意和父母作對等極端方式引起父母關注,發泄對父母離異不滿、抗爭的心理訴求。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初中孩子,父母突然離異后,他立刻門門功課不及格,接著就是離家出走,泡網吧,偷竊,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五毒具全的壞孩子,據了解,這一切都是他故意表現的。這種憎恨久而久之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良影響,進而擴展到對學校和社會生活不感興趣,甚至對他人、對社會產生不滿情緒。

4、  暴躁易怒

有些單親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悶的心情無處渲泄,于是表現為性情暴躁,遇事易沖動、好斗, 常會出現打架、斗毆等行為。單親家庭的孩子缺乏團結、友愛、寬容、合作的態度,敏感、狹隘、固執的個性使他們總是用苛刻、防衛的心態冷眼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常常假象、夸大周邊的不利因素,細小的誤解都可能引發他們偏激的行為。

5、  嫉妒敵對

因為家庭的不完整,他們嫉妒同學談自己的父母,談自己溫暖的家。嫉妒使他們產生了一種羞于啟齒而又十分強烈的自卑和憎恨心態。他們不相信周圍的人,排斥周圍的人,沒有愛的情感,與周圍人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評或好言相勸,看成是惡意的舉動。

6、對婚姻和家庭有失望和抵觸心理

離異家庭的孩子,因為目睹了父母婚姻解體的家庭戰爭,經歷了家庭解體的痛苦,對婚姻家庭美好的一面缺乏了解和認識,他們甚至會對為什么有婚姻,父母為什么生養他產生強烈的質疑,婚戀年齡后可能出現單身傾向,對婚姻有恐懼、抵觸心理,步入婚姻后對配偶比較戒備,不能完全信任。

單親孩子的心理缺陷并非與生俱來,家庭變故引發的心理危機本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予以有效避免,單親父母的教育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老師的正面疏導和關愛也可以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單親父母應該盡力避免以下幾種教育誤區:

方式一:專制式

專制式教育使家庭缺乏溫馨,使孩子易變得自卑、靦腆、孤獨、內向,以母親家庭為多。母愛的偉大和無私總讓人聯想到溫和、無微不至,但是女性一旦遭遇家庭變故,其自身的性情和心理往往也會產生裂變,她們往往把不幸歸結到對方身上,把自己看成被拋棄的人,有怨婦心態,她們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唯一希望,常常對孩子寄予極高的期望,試圖讓自己的心血化為孩子的成就,彌補婚姻的失敗和自身家庭不幸留下的遺憾。這種心態往往使單親母親的教育近乎瘋狂,她們只注意到了自己的想法,忽略了孩子不僅暫時還不能承擔如此重任,而且孩子的創傷還需要她悉心照料,需要她們用母親特有的溫暖去撫慰。
   
方式二:放任式

放任式教育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無著落,孩子在校表現有行為習慣極差,且難于管教。一般以單親父親為多。男性的粗心以及男性對后婦的愛情轉移使得孩子在他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輕,他們對孩子缺乏觀察、了解,對孩子的用婉轉方式表達的訴求不懂,少數缺乏責任感的父親甚至把孩子看成累贅,一旦孩子和其他新的家庭成員不和睦或者發生沖突就遷怒于孩子,給孩子的感覺是他同時失去了父母,是多余的人,這樣的單親孩子命運凄苦而悲慘。

方式三:溺愛式

溺愛式教育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只注重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處處遷就以彌補其感情上的缺損,而忽視在思想品德上對孩子進行教育,不知不覺養成了孩子驕橫、任性等壞習慣,使孩子成長出現了片面性。以隨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家庭居多。一些單親父母因為生活照料上的能力問題,或者自己再婚的原因,把孩子留給自己的父母照料,這種做法實際上本身就不可取,因為老年人的精力、教育理念都跟不上,能給的往往僅限于生活上的照料,父母不明白教育孩子和飼養動物是本質完全不相同的工作。祖輩因為可憐孩子,往往百依百順,誤解這樣就是對孩子的補償。

方式四:仇恨式

在一些離異的單親家庭里,婚姻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隨之而來的是無窮無盡的仇恨,一些父母爭吵不避孩子,離婚的時候夫妻和孩子早已傷痕累累,婚姻解體后,往往一方對孩子灌輸仇恨另一方的思想,故意在孩子面前歷數對方的種種“罪行”,毀謗對方的其他家庭成員,有的拒絕對方探視,有的任意改變孩子的姓氏,有的把孩子當作武器,借提高撫養標準等理由,動輒向對方發起訴訟,不讓對方安穩、好過。種種仇視的教育使孩子純潔的心靈備受折磨和煎熬,一方面他們誤解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仇恨日深,另一方面他們往往以自己有這樣“卑鄙”的父母而感到痛苦和自卑。離異夫妻相互攻擊的槍林彈雨中,受傷最重的是孩子。仇恨讓人失去思考的能力,失去理性。明理的父母應該對孩子夸贊另一方,甚至不惜編織美麗的謊言,因為那不是強迫自己愛對方,而是因為你愛自己的孩子,是為了讓孩子為自己的父母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既然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為什么不能有一點犧牲精神呢。

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古人說,人有旦夕禍福,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固難全。社會不可能避免單親家庭的出現,但是社會能夠并且應該給予單親孩子更多的溫暖和關愛,為人父母的,為人師長的更是責無旁貸,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真誠地和他們溝通情感,尊重教育科學,避免教育誤區,那份因單親而缺失的愛完全可以得到彌補。